声音、气味中隐藏的疾病信号
小编导读
大家都知道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对于望、问、切三诊,因为在诊疗过程中需要大夫和患者进行配合,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而闻诊其实就悄悄隐藏在医患的对话过程中。闻诊包含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习以为常的声音和气味中隐藏着什么样的健康信号?今天为大家介绍一部分——
听病人说话声音,就可以对一些特定的疾病作出判断,比如咽喉不利的患者,说话声音嘶哑;慢性鼻炎的患者,鼻音较重;咳嗽的患者,说话时常伴有咳嗽;咽干的患者,说话时,边说边咽唾沫。
在病人说话的时候,可以闻及患者口中及身体散发出的异味,这对于一些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比如:
1.烂苹果味:糖尿病病人并发酮症酸中毒时,呼出的气体就会带有烂苹果味。
2.尿臊味: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病人,病程进展到慢性肾衰竭阶段,由于无尿,尿素氮、肌酐等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就会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臊味或氨味。
3.粪臭味:大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大便,其身体也可散发出难闻的粪臭味。
4.大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其呼出的气体、呕吐物可散发出刺激性蒜味。
5.口臭:口腔发出难闻气味,一般见于口腔炎症、胃火亢盛。吃大蒜过多,也会有异味。
6.馊腐味:患者胃中停食,消化不良,说话或打嗝时就会有馊腐味。
7.狐臭味:腋臭的病人,由于腋窝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细菌的作用,散发出特殊的狐臭味。
8.酒味:大量饮酒后或者醉酒者,口中会散发出浓烈的酒味。
9.呕吐物散发粪臭味:应考虑低位肠梗阻的可能。
10.痰液具有恶臭:肺痈的患者,痰液中可以闻到恶臭。
除了听声音、闻气味之外,中医通过望面色、望神、看舌头、看眼睛等方法,也可以探查人体的气血阴阳是否平衡。作为中医独具特色的“望闻问切”四诊,其中同样隐藏着众多规律和奥秘。
在本次“诊治篇”中,翟双庆教授将在前5季内容的基础上,带领我们探寻中医诊治的奥秘。
中医中药为何有效?诊治遵循什么原理?这些问题都可以溯源这部中医第一经典获得答案。
中医看似神秘的“望闻问切”四诊的原理是什么?具体如何进行?这些在书中都一一有解答。
“五运六气”是不是在算卦看病?望诊中的望面色和看相有什么不同?其中的道理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方剂仅仅是功效相似的中药进行简单堆砌吗?武侠小说里的点穴,人体上真的有穴位吗?这些经络腧穴有什么作用?千年之前的《黄帝内经》中早已给出了答案。
既然是“解读黄帝内经”,自然脱离不开典籍原文。但在这本书中,没有照本宣科地逐条翻译,而是围绕同一主题,将《黄帝内经》中的相关原文融会贯通地进行论述。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原文,书中还特意将原文进行了重点标示,并注明具体章节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