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杂谈:浅说阴阳五行的产生及发展
随心杂谈:浅说阴阳五行的产生及发展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被视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指导思想,至上的不二法则,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至少在我国是这样。尽管笔者孤陋寡闻,但是国外未必就是这样,比如吧,众所周知的古希腊-阿拉伯医学是四元素土、气、水、火四元素学说及四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学说,而印度阿育王吠陀医学则有古印度哲学思想地、水、火、风和空五元素学说及三体液气、胆汁、粘液学说。同样是医学,在遥远的古代因地域、民族差异于是产生了不同的民族医学理论。参考百度百科,在我国目前的中医定义是这样的,“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所以,中医的实质是汉族医学,与藏族医学、壮族医学、蒙古族医学等各民族医学一样,是民族医学中的一支。不过,现实中很多人将中医与西医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极其荒谬的错觉。试想,为什么不将其他民族医学与西方医学人为对立起来呢?所以中医这个词汇极其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和误导,正规的叫法是汉族医学,或者叫汉医学。君不见而今所谓的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中医课程并不包括其他民族医学内容么?如果你问有没有中医,回答也是肯定的。那么什么是中医呢?笔者认为真正的中医应该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医学的融合汇通大一统后产生的医学,这种新的医学才是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医学,简称为中医。不过,很遗憾,至今尚未有人能够做到这种大学问,同时兼通三四门不同民族医学,这也是不小的难度,更何况我国境内存在数种民族医学。那么,形成了这种完全高度融合的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是与西医对立的吗?抱歉,也不是。西方传统医学也好,中国传统医学也好,印度传统医学也好,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应该相互兼容并包的,既有共性,又因地域、人种、民族的差异而存在区别。不过,现如今西方的传统医学已经摇身蜕变为现代医学,而我们的汉族医学依然固守2000年的封城,却也再也找不到与之相对的那个西医了。
扯远了,之所以扯这些,是为了首先有个比较清晰的前提,明白大致的轮廓。先说阴阳学说,现今学界较为一致的共识认为汉医理论的阴阳学说源于先秦《易经》、老子道家思想。究之历史渊源,阴阳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据考古出土的远古文明,这或许与原始社会生殖崇拜密切相关。据百度百科“太极”,六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双鱼纹样图形(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双凤纹样图形(新石器时代骨刻与陶绘、河姆渡文化中有这种纹饰),反映出原始先民对男女、雌雄交合的直观认识。由两性生殖器、男女、雌雄、日月等人体现象、生物现象、自然现象,逐渐体悟出“阴阳”概念,进而有了阴阳的矛盾统一思想理念,这种理念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阴阳文化。春秋时期,《国语·周语上》中伯阳父用“天地间阴阳二气失调”解释地震,《国语·越语下》载范蠡论“治国之道要因循阴阳变化的规律”,当时社会的学者开始用阴阳来解读自然及社会事件的发生。阴阳作为哲学概念,最早见于《易经》。《易经》用“--”表示阴,“—”表示阳,《易经·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约活动于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7年间的先秦道家老子首先明确提出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在《道德经》更是留下了“道”的著名语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也提到了“阴阳”。之后,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生命观的《内经》则首先将阴阳的理念引入到对生命现象的解读,深入地探讨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阴三阳的理论。把阴分为太阴、少阴、厥阴;把阳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共6个层次。《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奠定了基础。可见中医三阴三阳理论和《周易》、《老子》二分为三理论密切相关。如是,阴阳学说或肇始于原始的生殖崇拜,滥觞于《易》,发乎于道而渗入医学。
溯源五行学说,会发现学界对于其起源时间及最初的样子各持己见,异议较多。比如说,有人认为五行的起源时间有人认为是夏商时期,也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关于五行由来,有人认为是来自古人的历法概念,有人认为是来自占星术,更有手指计数说,等等。疏览世界民族医学,其实不难发现,不同的民族医学都有自己的哲学指导思想,而地、火、水、气(或风)是古希腊、古印度文明与古华夏文明共有的现象。而我国之所以有木与金,则大概是源于中国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古代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埋、沉、燎、卯等祭祀方式,分别将牲畜进行埋葬土神、扔进水里祭水神、燃烧柴木祭天神、将牲畜挂在削尖的木头上祭木神。对金的崇拜应该较晚,毕竟金在历史上产生的较晚,但并不否认早期的人类社会也能发现并使用原始的天然金属。以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著名的金属莫过于商代的青铜器。也就是说五行的概念至少不会晚于商代时期了。自然崇拜是人类原始阶段必经之路,五行之所以会来自于自然崇拜,也是因为五行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缘故,这一点也不意外。五行的产生或晚于阴阳,但五行也和阴阳一样,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群逐步走向文明的标识。春秋时期《尚书》是最早记载五行的文献,其中有两篇提到五行,分别是《尚书·甘誓》、《尚书·洪范》。《尚书·甘誓》中的五行为五种德行,与后世所指五行的含义不同,但可说明五行的概念在夏时就已经存在。《尚书·洪范》中的五行描述是后世至今五行的经典记载,箕子对周武王答问,其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目前最早全面详细记载五行内容的文字。但此时的五行并无哲学概念,而是五种自然物质。但是五行的发展却在后世悄然发生了变化。
历代学者认为《尚书·洪范》五行实际为物质概念的不在少数,梁启超就曾明言“此不过将物质区分为五类,言其功用和性质也,何尝有丝毫哲学的或术数的意味?”汉代孔安国的《尚书大传》也将五行解释为:“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不过,据《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讲“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交媾、交合)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增加、增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是用五材来解释“和实生物”这个哲学问题,这是把“五材”作为方法论的开始。至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把黄帝学说与老子学说常常放在一起说,并称“黄老学说”。稷下学宫大咖云集,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甚为壮观。在此背景下,五行学说也便逐渐脱离了真实世界,步入虚幻。该时期的管仲(B.C.719~B.C.645年)道家著作《管子》中出现了五行相生,并用五行配五灵、五音、五味、五色、五祀等。史官左丘明(约B.C.502~约B.C.422年)《左传》中则有了五行相胜的体现。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约B.C.324年~B.C.250年)提出“五德相胜”的理论,他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水。”“五德”即五行;“相胜”,即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所以,“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这种论调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层利益而将五行予以神秘化,也便将五行拽入了迷信的泥潭。即便是经过焚书坑儒后的大秦帝国,也未免能摆脱其影响,梁启超曾言“五行学说之极怪诞而有组织者,始见于《吕氏春秋》之十二览”,“将宇宙间无量无数之物象事理,皆硬分为五类,而以纳诸所谓五行者之中”。在黄老学说成为社会主流思潮的时代背景下,五行渗入医学也是在所难免的,稷下学宫内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和黄老之学的精气学说也便成了《内经》颠破不变的“真理”流传至今。幸哉?悲哉?历史迟早会做出它自己应有的判断。
我多想穿越历史,回到过去。
去追寻那失去的美好,回归真实。
Beijing778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