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情感来自于细节刻划

程宜文,笔名普雅,山东高密人,现居诸城市。诸城市诗词楹联学会、潍坊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潍坊市楹联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东鲁诗词》副主编,《对句园地》《联珠墨彩》责任编辑。

潍坊诗词学会轮值指导教师组组长,诸城代表。

.

真实的情感来自于细节刻划

程宜文   诸城

诗人吟诗填词各有不同风格,有的像个生动的故事,有的读来有着浓郁的情感。遗憾的是也有些咏物作品不明就里,明明要写泥瓦工,但看内容,把题目改成《木匠》也无不可,写桃花的作品可以改题目为《杏花》等等。个人以为,这都是细节失真造成的。

我年轻时写过小说,成绩不大,发表有二十几篇,其中《心透》获全国“鹿鸣杯”小小说大赛三等奖。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小说创作必须重视细节描写,如果细节失真,读者就会说作者胡编乱凑。至于诗词的创作,这里试作分析,欢迎探讨交流。

卜算子·咏竹

程宜文   诸城

人道腹中空,我自铮铮节。听任西风不肯弯,瘦骨宁堪折。

秉性记千秋,曲直凭公说。一览云笺太史篇,历历忠奸别。

应当说,逐词看来,空腹、有节、瘦骨、宁折不弯,哪个词汇也不足以单独代表竹,但每个用词都抓住了竹的细节特性。不是吗?这几个词用到一起,有谁会以为写的是桃、松、荷、菊呢。

生动的细节来自于日常的观察和积累。小说界又说,细节可遇不可求,情节是必须编的,细节是没法编的。在咏物诗中,善于抓住同类物品中某一物品的独特个性,以区别于同类物品的共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可真的要泥瓦工写成木匠,桃花写成杏花。

上片描述了竹的形象,下片用竹的秉性进行拟人抒情。这里用了春秋时的典故,在齐国,一位太史把国君的一些不良行为记录在册,被国君杀掉。他的一位弟弟仍然那样记录,又被杀。可他的另一位弟弟还在那样写,国君没法了,只好作罢。于是就留下了文天祥“在齐太史简”(《正气歌》)的诗句。

以竹喻人,是这首《卜算子》的立意所在,上下片连贯起来,相信读者会觉得不言自明。

生动细腻的细节刻画,无论小说的构思还是诗词的创作,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抒发真实的笃情挚感过程中,其他技法手法是无可替代的。

如果这篇小文能对诗友们有些许参考价值,那就幸甚至哉了。

诗语锤炼不该局限于顺口溜

程宜文   诸城

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各种文体都有着自己独属的语言特性和语法逻辑。虽然有时是相通的。

诗语,自然是一种简洁冰凝的特殊语种,一字多义,包罗万象。诚然,有些诗家的口语化诗词写得很棒,但他们的作品绝不等同于真正的口头交流语言,更不是生硬直白的凑字和干巴名词的堆砌。所以,窃以为我们爱诗者,还是要习一点诗语词汇,多向“赋比兴”的句法靠拢,谈一点个人体会供参考。

听林峰会长论《诗词的炼字》

程宜文   诸城

寻幽素锦翠屏中,敷展丹青喜露融。

林下潇潇桑柘雨,峰头娓娓碧瑶风。

淘金莫惜沉砂力,凿玉终须镂石功。

春染江南成一绿,斑斓闪处更无穷。

“寻幽素锦翠屏中,敷展丹青喜露融。”——用比的技法开头,先融自身于寻幽(炼字)的环境中。下面几联尤其中间两个对仗联,尽量在这个“环境”里进行操作,不可出“圈儿”。

“林下潇潇桑柘雨,峰头娓娓碧瑶风。”——“娓娓”一词本是形容说话声音的,娓娓道来,娓娓动听……现在这样用在这里,除跟潇潇对仗外,我的思路是把风拟人化了。又因本联嵌入林峰老师的名字,我以为自然会让读者联想到他的讲课。还是“比”。

“淘金莫惜沉砂力,凿玉终须镂石功。”——欲说炼字事,指三却道四,也是用了比的技法。这里,相信喜欢诗词的任何一位朋友是不可能迷惘的。

“春染江南成一绿,斑斓闪处更无穷。”——很明显用了典,春风又“绿”江南岸。一首作品的结尾,尽量多用兴的笔法,“霞光辉映处,绿野尽斑斓”,思路在于以此增强吟哦的余味,意境的高远。

当然,诗人的作品风格千姿百态,各有不同。这里只是建议,如本文主题,多在林峰会长说的炼字方面下点功夫。

刘汉泽,山东省昌邑市人。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诗词学会、潍坊诗词学会、昌邑作家协会和昌邑诗词学会会员及潍坊诗词学会理事,昌邑《文山诗词》主编。

潍坊诗词学会轮值指导教师,昌邑代表。

从“踏雪寻梅”说开去

刘汉泽   昌邑

每逢冬天雪花飞舞,“梅花”情结就会在人们的心底泛起涟漪,特别是经常耍笔杆子的人,更是会产生不写梅花不罢休的冲动。这与从学生时代开始,耳闻目睹了大量的与梅有关的诗文不无关系。唐诗宋词里写到梅花的作品比比皆是,大家都能吟诵几首或几句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特别是伟人毛泽东的“咏梅”,今天的国人更是耳熟能详,每逢听到看到都会心潮澎湃。

赏梅写梅、赞颂梅的品格或借梅抒发自己的情感,本无可厚非。若一到冬天就“暗香涌动”,一看见雪就“踏雪寻梅”,甚至无论何时何地,作者未见到梅的真容,却偏要跟风充数,仅是从古人那里“借用”一些词句敷衍成篇,就显得有点附庸风雅了。

有一次我所在某社团,统一要求写梅花,对我来说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话说我见过梅花,次数少时间短,仅仅是惊鸿一瞥。少时也养过一颗“桃梅”,也算与梅有过亲密接触。但一时很难产生所谓的“灵感”,可以说是无从下手,情急之下我直抒胸臆,写了首“梅寻何处”如下:

梅寻何处

刘汉泽   昌邑

故壤平川尽莽苍,缺山少水乏遗芳。

只将奇友当寒友,也趁时光赏素光。

村外纵然无胜慨,心中依旧有骚肠。

从来未遇罗浮梦,每借诗文识暗香。

虽然对梅无限向往和心存敬畏,却始终没能拿出时间到梅花凌寒处细细品味欣赏过。但也在当地观察过梅的“远亲”蜡梅,蜡梅虽然也有些许梅的气质和风骨,毕竟和梅不是一家。虽然能把身边的腊梅写好也难,但毕竟是看得见摸得着。是身临其境是情有所起,较容易表达出不做作不虚假的真情实感。

未见过的事物不熟悉的东西不是不能写,很多文学大家的确能够驾轻就熟,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对大多数普通的诗词爱好者来说,诗词写作与其它文学样式的写作一样,最好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熟悉的意象和情景。本短文仅是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纯粹是一孔之见,欢迎指教。

孟庆平,男,山东寿光人。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潍坊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寿光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

潍坊诗词学会轮值指导教师,寿光代表。

写诗当有感而发

孟庆平   寿光

诗当有感而发,这是古往今来诗人的共识。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你被那事那人那景感动了,写出来的东西才可能感动别人,因为首先感动了你自己。

去年九月看过一部电视剧,剧名忘记了。剧中有这样的情节:一个九十二岁的抗美援朝老兵,为自己当年的战友造了衣冠冢,并逢年过节前来烧纸祭奠。因为他的战友太冤了,为救战友而死在了敌人的抢下,后来却被当作逃兵处理了。直到这个老兵临死前,战友才得以平反昭雪。该剧情节感人,催人泪下。于是我想,何不写点东西向党的九十九岁诞辰献礼呢?写绝句?字太少,写律?填词?都不能顺畅地表达,所以最后决定写曲。因为曲较之诗词更自由,更灵活,更能表情达意。经过简单地构思,便写成了【中吕?山坡羊】并作为庆祝建党九十九周年的作品在金秋笔会上亮相。

胡彭老师在给辅导时说:“我只以为你的散曲创作可能进了一大步,不想能写得如此感人。读着小曲,想不流泪都不行,太感人了:“一个坟头两个碗:娃,在这边;哥,在那边(冬娃是老兵的名字)。幸运来时不算晚:哥,没去远;心,请放宽。不用改,改就变味了”。听了老师的鼓励,心里很高兴,现把小曲粘在下边,供读者品味:

【中吕·山坡羊】看电视,抗美援朝老兵双节祭战友

孟庆平   寿光

痴情老汉,深情哭奠,魂牵战友难相见。酒一盏,话连篇,眼含老泪连声叹。一个坟头两个碗:人,在这边;哥,在那边。【幺】何须哀叹,何须埋怨,青山溢彩人间变。忆从前,看今天,当年梦想全实现。幸运来时不算晚:哥,没去远;心,请放宽。

说实话,这支曲子我是流着泪写成的,不知能感动您否。

潍坊诗词学会编辑部

主   任   李   然

副主任   陈延云   沈佃荣

编   辑   孙   燕   邢建建   刘清华

编辑:程宜文

制作:陈延云

初审:李   然    沈佃荣

终审:郭顺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