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兰亭雅集》

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初春,煦风和暖,右将军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一众名士在会稽兰亭行列坐放言,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这千古一聚,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书法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中都写下了有不可磨灭的一页。在“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同时,他们达到了文人最向往的“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潇洒境界,却又痛快真实的表达了自己对“一死生”无法掌控的无助。

“兰亭”一聚,成为了中国文人心中永恒的圣地和港湾。这一题材,也成为了傅抱石先生在同样动荡的时代,陋居重庆一隅时心中的一处寄托。王右军酒后书出千古诗篇《兰亭集序》,“往往醉后”的傅抱石也在千百年后,1944年的夏日画出了这张令人叹为观止的《兰亭雅集图》。

画中人物的衣冠踞带随风飘荡,小童在溪边的戏耍流觞,春日润泽的空气,葱郁的草木,让安乐的气息弥漫了整个画面。背景中乱峰卷云的山石,潇潇君子般的竹林和密翳的松荫,与魏晋名士们的风度相得益彰,似正是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体验。

傅抱石 《兰亭雅集》

104×60cm

设色纸本 镜心

1944年作

款识:甲申长夏写于重庆西郊金刚坡下,新喻傅抱石。

印文:傅、抱石大利、抱石斋

兰亭这一题材,虽令人向往,却不同于“竹林七贤”等魏晋故事,雅集中列位了42位名士,如何表现这么多魏晋名士的风骨,对于历代画家来说都是一个头疼的挑战。但是,傅抱石却在这个挑战中赢得毫不费力。

明 文徵明 兰亭修褉图卷(局部)

传世关于兰亭的名作多为横向构图,易于多个人物的安置,但很少有画出全部人数的作品。而傅抱石不但才用了竖向构图,更在画中大胆布置了58个人物,其中42位名士,以12个群体或列坐溪边,饮酒赋诗,或在松荫下侃侃而谈,桥上拱手作揖,身裁、面容、动作神态无一重复,但都透着一样的散淡、清高与才情。

傅抱石 《兰亭雅集》 局部图1

傅抱石 《兰亭雅集》 局部图2

傅抱石 《兰亭雅集》 局部图3

稚趣盎然的侍童藏布在各个角落,衬托了名士风流,也可爱了整个画面。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之稚童1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之稚童2

傅抱石是严谨的美术史论家,对于魏晋六朝历史又极偏爱,所以在画中细节也严格尊重魏晋历史,在人物角色中,因魏晋时代儒学、佛教、道教的融合,所以画中三种人物角色都有表现,而器物如酒具、茶具虽然以写意几笔带过,但謹遵古制,不会像古装剧一样全靠想象。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之僧人

可以说,王右军诗中的所有关于兰亭的具象和抽象世界的一切,都在他这张画中用飞扬的笔墨满分还原了。

但这样满分的作品,即使作为傅抱石这样的天才艺术家,也没法重复作业。傅抱石存世作品中,关于兰亭的作品,流传甚少,除了中国美术馆所藏1956年所作横幅《兰亭修禊》,大尺幅的兰亭主题作品鲜有公开露面。如此多人物的作品,花费心力、经营画面时间都不可计,所以天才偷懒也可以理解。此件作品,经藏家秘藏二十余年,一直作为心头最重之好,此次重现公众视野,既展示了傅氏天才绝学,又重现了兰亭那群贤闪耀的一刻,也是兰亭精神传承的一大幸事。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

另:据现在所知记载,傅抱石先生大约是在1942年在重庆的壬午画展,画展的序言中间就讲到他画《兰亭》,也谈到他的取法,谈到人物的取法从哪里来等等。“壬午”画展中就有兰亭雅集的题材画作,所以兰亭对傅抱石而言也是他心中所向往的一片圣土。

现在看到的这张《兰亭》作品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比较早的一张作品,这张作品带有一些鸟瞰的角度,从上往下,那个时候他未必去过兰亭,但是对于文人而言,去过没去过都没有关系,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兰亭。参照兰亭序文中有关环境的记载,加上自己的许多想象,竹林、丛林、曲水、流觞等等都去在画面中呈现出来。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

这张《兰亭》比较可贵的地方在于描绘了一个比较大的场景,是傅先生所画过的兰亭画作中最完整的,人物也是最多的,共有五十几个人,而高士就有四十几个,这些人物跟别的兰亭也不一样,大家都在曲水的旁边,似在饮酒赋诗之后或是之前,聚成若干,三五成群地在一起交流,一些童仆伺候他们,人物神情姿态非常丰富。

总体上看,热闹的场面中有一份清幽,后面的高山用的是他所惯用的乱麻皴,非常简略的几笔就勾画了兰亭的水榭、亭阁,画面看上去非常饱满。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

从技法上而言,这样的章法也是不容易控制的。但对傅抱石先生来讲,举重若轻,这一组组的人物,他用丛林、远山加上曲水青松构成一个环境,人物则用带有行草书性质的游丝描写其大意,这是傅抱石先生的特点,行笔非常自由圆转的,这种手法得自于和王羲之同一时代画家顾恺之。傅先生用顾恺之的游丝描来表现王羲之这批文人参与的兰亭雅集,很有意义。

傅抱石 《兰亭雅集》局部

这件《兰亭》的确称得上是傅抱石最为用心去画的一张特别的画作,让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兰亭”景象再次生动呈现在今人的眼前。

(0)

相关推荐

  • 距今千年的古画,画中仕女如天仙下凡,感觉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

    画仕女的名家有很多,但如果从画中来聊,每一个名家笔下的仕女都拥有自己的风格.傅抱石的刘古仕女漂亮,而且古意很浓,很受大家喜欢. 而下面我们聊到的这一位画家,他画的仕女有另外一层意思,严格来讲更有古意, ...

  • 傅抱石《虎溪三笑图》

    虎溪三笑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 ...

  •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722)明 陈洪绶《虎溪三笑图》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 第1722期:明 陈洪绶<虎溪三笑图> 明 陈洪绶 虎溪三笑图 嘉德2009秋拍 成交价67.2万元 作品鉴赏 陈洪绶(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 ...

  •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80)明 担当《虎溪三笑》

    担当(1593 一1673 )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担当.云南晋宁人.俗姓唐,名泰,字大来.其先祖原籍浙江淳安,明初从戎来滇,世居晋宁. 国变后,礼无住老人出家,遍参吴越诸名宿.出世弘法,住鸡足山石钟寺 ...

  •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580)明 担当《虎溪三笑》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 第1580期: 明 担当<虎溪三笑> 明 担当 虎溪三笑 北京文博苑2012春拍 成交价25.3万元 作品鉴赏 担当(1593 一1673 )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担 ...

  • 秦嗣德|浅析虎溪三笑

    此图绘参天的古树下,虎溪蜿蜒奔流,水花飞溅, 雾蔼沉沉, 三位气宇轩昂的老者面对淙淙的虎溪仰天长笑,几个童子或肩负包袱,或牵驴等候,样子朴实天真.图中远山用淡墨勾染,浓墨点小树,古树用细笔勾勒,山石则 ...

  • 什么是中国文化的“虎溪三笑”

    记得很小的时候,在北京故宫见过一幅名字叫一团和气的画,画中远看是一个胖大和尚的画像,听人解释说这是明代的人画的画,画中其实不是一个人,再仔细看,才看出这一幅图内原来是三个人,当时就只是觉得惊奇于古人绘 ...

  • 聊聊《三笑》这部电影,但不是聊唐伯虎,而是陈思思扮演的秋香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出品<三笑>(1964年香港首映),在内地巡回放映,播映之初,在全国风靡一时--无论从城市到乡村,男女老少都爱看,似乎超越了审美观念和趣味 ...

  • 唐伯虎与秋香“三笑”缘:一笑遇美,二笑惊艳,为何说经不起考证

    唐伯虎点秋香:历史上这两人的段子是如何形成的?能经得起考证吗? 唐伯虎与秋香"三笑"缘:一笑遇美,二笑惊艳,为何说经不起考证? 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与秋香,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诙谐.浪漫 ...

  • 唐伯虎:溪山渔隐图

    唐六如先生小像 局部  清  方筠临 明 钱谷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 ...

  • ​唐伯虎:溪山渔隐图

    提 升 文  化 品 位,体 验 生 活 美 学   文化 | 国学 | 艺术 | 哲理 | 生活 | 视觉 | 情感 | 养生 唐六如先生小像 辛丑年 九月廿二 编辑:最美文化 渔舟唱晚 音乐: 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