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我只是个捡垃圾的老爷爷
去年年底,《鬼灭之刃》剧场版在日本上映。最终超越《千与千寻》,成为日本影史票房冠军。当时有记者“碰瓷”宫崎骏,而宫崎骏的回答可谓教科书级别的“高情商”。
△来源:隔夜说动漫宫崎骏淡定如斯,真的是因为性格够刚吗?或者他真的认为捡垃圾比看同行作品还重要吗?并不是。是因为既往的作品已成过去时,他的身心已经投入正在创作的作品,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前方。也是因为,捡垃圾就是他的创作方式之一!
宫崎骏的创作观:角色不重要,背景才重要!
当宫崎骏在捡垃圾的时候,他在捡什么?他在打扫故事的背景画面,他在寻找画面深处的支点。凭着这个支点,他可以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宇宙。不仅是我,整个吉卜力的作品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描写自然的方式。我们不认为自然依附于登场人物,只是充当舞台的背景。应该是先有自然,然后才把角色安插进去。唯有潜在画面最深处,或是从画面边缘溢出、向左或向右延伸的这个世界——灿烂的太阳、各种草木,才能支撑人们生存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总能在宫崎骏的电影里看到这样的画面:静谧的夜晚,龙猫送来的橡果子在土里悄悄“爆炸”,一棵大大的橡树伸开枝叶,无限膨胀起来。小月、小梅、龙猫围着大树跳起舞来~
暴风雨来临前,海面掀起巨浪,鱼儿们奋力扭动身体,为波妞助威。风儿,再大些吧!把踏着浪花的波妞送到宗介的身边。
宫崎骏如何找灵感:闲逛
工作狂宫崎骏有不画画的时候吗?有。成天窝在工作室,封神作品可不会自动降临。大神也有灵感枯竭的时候,只要一没灵感,老爷子就会开启街区采风模式,还会拿小本本记下沿路的可爱风景。长满榉树的小巷道:说不定正有一辆猫巴士突突开来~草木参差的庭院里:啊呀,刚才那个身影,是小龙猫在捡果子吗?幽暗的老房子前:你听,窸窸窣窣的声音,是煤煤虫吧!
要是能跟着宫崎骏逛逛街,窥一窥他的眼睛落在了哪片屋瓦、哪根枝叶,听一听他在自言自语地感叹什么,我们也能从普普通通的街巷、平平常常的房子中,开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吧!
宫崎骏的闲逛笔记竟然出!版!了!
也许是当时的触动与灵感太珍贵,也许是这6则闲逛笔记已足以滋养出温柔的宫崎骏世界,擅长用画面讲故事、作品无数的动画大师,有且仅有这本书是亲自撰写、执笔手绘。宫崎骏看到的,他用水彩速写画了下来;宫崎骏想到的,他用简白的文字记了下来。书中还有可资对照的实景照片,以便我们了解:实际的风景vs宫老的画——他删减了什么,突显了什么,他想表现什么……最终如何演化成了人见人爱的宫崎骏动画。比如:宫崎骏眼中,什么是“龙猫也想住的家”呢——铺有橙色西式瓦片的屋顶、建有装饰性烟囱的客厅,还有安装了西式窗户的和室。
和宫崎骏小时候的家一模一样!那个家在永福町(东京都杉并区),只有客厅是西式,其他全是和室,是昭和三十年代之前日本中产之家的常见样式。《龙猫》里出现的家……我的哥哥和弟弟们看了这部电影都说:“你画的就是我们小时候住的家啊。”
又比如:《崖上的波妞》的创作缘起,也在其中——人生第一次借一本全是字的书,也是在那个房间。那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美人鱼没有灵魂,而人类都有灵魂,年幼的我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一点。
宫崎骏心中种下的这份遗憾,在《崖上的波妞》终于开花结果。在《波妞》的企划案中,老爷子提到:将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的舞台移至今天的日本,描绘孩子们的爱与冒险。通过展现少女与少年、爱与责任、海洋与生命等最本源的东西,给予观众对抗这个焦虑时代的勇气。
还有,是什么契机让宫崎骏成为了“退休真香怪”呢?在书中也能找到蛛丝马迹。他不仅描绘了好看的宅子,还讲述了宅子主人的故事——我们总是把退休挂在嘴边,常说些趁着健康赶紧退休、想住这里想住那里、憧憬田园生活的话。同时,我们又害怕切断与社会的联系,深知自己无法彻底回归田园享受生活。于是,在我们被推出社会之前,会手忙脚乱地紧紧抓住“在职”的身份,对此我们隐约明白又深感厌烦。所以,当我看到真正潇洒退休的人,看到老先生如此悠然的生活状态,不禁失神半晌。
不仅如此,就在这栋宅子里,他还找到了煤煤虫的灵感!小时候旱厕背面那片阴影,不就影响了我们这代人的想象力吗?
与整齐划一的街区、宽敞明亮的中高层住宅相比,宫崎骏更喜欢探访上面这些看上去不起眼,其实美好得不可思议的“理想之家”。年头久、屋子深、庭院杂乱、涂漆剥落……住在里面的人一边嫌弃“可真要命”,一边又不舍搬离。因为岁月沉淀了情味,长廊连通了想象,庭院积攒着自然的声息。这样的房子龙猫也一定会想来住上一住呢!
有这样美好的家、这样美好的人,宫崎骏怎么舍得退休呢。打开《龙猫的家》,寻找宫崎骏作品的钥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