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鉴高手们的思维框架?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做出一个适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框架一定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这里面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才能够有机会构建、验证、提升,真正的成熟起来。

它的构建过程也是从点、线、面到体的过程,跟学习中知识体系的搭建一样,要经过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

但如果有了可信、可靠的框架,就可以用来解决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从上到下的思考。就如上文提到的,当我们有了这个知识管理实施的框架时,无论跟什么类型的准备实施知识管理的机构交流,我们都有了思考的方向和目标,这也是我们评估一家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现状的标准与规则。这样在我们帮助企业推动知识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做到从上到下思考,站在比较高的位置上往下思考,保证了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成就专家的过程中,从新手、胜任、高手到专家,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在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我们是被动的工作,上级和领导会给我们分配任务,这些任务通常都是比较小的点。

这样的过程,就养成了我们做事情和解决问题都是从点开始的习惯。但这种做事方法缺点是,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自己所负责的那一点,而不能全面系统的思考。

这在高手眼里就容易变成“脑袋里缺乏大局的观念”,而框架思考则是从上到下思考,这也是高手的习惯。

/02/

参观一个景点需要认知的框架,购买哪一只股票需要判断和决策的框架,还有方法论的框架、流程的框架等内容。

只要你有心并且有足够的实践,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你可以总结出许多或复杂或简单的框架来指导你下一次的工作。

但不同的框架的复杂度和对于工作指导的价值却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复杂的工作,构建其框架需要考虑的维度就会更多,要求的深度更高。

而许多人之所以做不好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认识深度和思考问题的缜密性上有所欠缺,因此所构建的框架就有问题,那么他的工作一定是疏漏百出的。

举个例子,许多散户的股民,大部分是没有自己的投资框架的,而即便有框架的也就从三四个维度考虑,然后拍脑袋决策。这样的投资方式,跑赢大盘的几率很低,而专业的投资者其考虑投资的维度则多很多,有的甚至超过数十个维度。

譬如他除了做我们常说的技术分析、财务基本面的分析外,还会去分析投资对象在行业的地位(追随者还是领跑者,垄断还是充分竞争)、投资对象的行业状况、高管团队状况、核心产品和服务及其竞争对手状况等等。

而按照渗流理论,思考分析的维度越多渗流阈值就越低,这样可能做出高质量的决策几率越高。

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他们的投资决策考虑的维度就更加多,而且更深入。

芒格认为科学准确的决策需要理解不同学科的核心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投资时考虑到许多普通人不会考虑到的因素,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融会贯通的格栅,是投资的最佳决策模式。

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思考同一个投资问题,如果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样的投资决策更正确。

懂得越多,理解越深,投资者就越聪明智慧。芒格说:“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股票市场、金融学、经济学知识,但同时要学会不要将这些知识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看成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

用这样宽广的视角就会发现,每一学科之间都相互交叉,并因此各自得以加强。

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能够从每个学科中总结出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会将其联想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

/03/

而所谓高手和新手,只不过是在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高手的头脑中不仅积累了许多细节,更有许多框架;而新手具体的细节可能是知道的,但由于学习不够、实践太少或者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总结提炼,欠缺相应的框架,这样的结果就是无法全面的认知、判断、实践。

所以,专家和高手的思考一定是框架思考。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细节的掌握,也不满足于曾经,做过有基本的印象,他们会有意识地去总结提炼成处理不同情境的框架,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自如的拿出来。

当然,这些框架除了自己总结,也可以去学习、借鉴其他人的,经过内化成为自己的。

/04/

借鉴别人框架时的问题:

没有框架思考积累和习惯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会出现以下的状况:

有一个问题交给你,你不会做。交给另一个人做完了,你却发现,他比我也强不了什么啊。因为他用到的方法你都会,差距就在于你缺乏框架思考。

还有一种情况,你的领导、导师或者大哥,你求助他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不一定做过,但也给了你许多指导,你觉得很有道理,背后也是他在用框架思考的方式,之前已经积累了这个问题的相关框架。

但也有人头脑中积累了许多框架,就是不会具体的干活。譬如有人说他们公司有一个MBA,分析问题时思维缜密,提纲框架俱全,但就是执行力差,在按照框架执行时完全找不到感觉。

出现这类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他弄反了框架和具体执行的关系

在实践中,是先有的框架还是先有的细节。上面提到KMCenter知识管理实施的框架时你可以发现,我们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总结提炼出来的。真实的框架一定是来自于实践总结,是在干活中摸爬滚打不断地提炼、修正而来,所以如果是你真正产生出来的框架,再用它解决问题时是知道细节和过程的。

你在用框架的时候知道其中的细节和蹊跷,这样子才能真正落地。

而咱们通常说的书呆子们的问题是,只学习到了人家的结果(框架、结构、模型等),但对这个东西的适用范围、土壤和文化却不清楚,生搬硬套,效果一定不好。

但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借鉴别人的框架,而是在利用框架时还要知道其“情景知识”,任何知识都有情境,在什么时候能够采用必须对情境知识也要掌握,否则就成了死搬硬套、刻舟求剑,弄出笑话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