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内容花样翻新,适合你的万里挑一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在古代,著述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只有圣人才能创造出新的思想来,而普通人干的只不过是传播的工作,这就是所谓的“为往圣继绝学”。
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认为自己也不过是传播前世圣人的思想。在他看来,圣人是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创立了礼乐制度,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些传播下去。
从他的一生来看,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开班教六艺,修订六经,为《易经》做传,编《春秋》,删定《诗经》等。
因为觉得自己的东西没有创新性(这当然是谦虚),所以孔子一直坚持“述而不作”,只管讲而不写作。《论语》还是后世的弟子们根据他所讲的内容而整理出来的。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一个人想向社会和世界传播自己的观点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20世纪90年代,无外乎是通过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方式传播,但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出版书籍,杂志的版面也是严格限定的,广播电视的传播要求就更加严格。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如果一个青年可以在某一份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一篇哪怕是不超过200字的文章,都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甚至会带来职务的升迁和物质的奖励。
即便是现在,一个科研工作者能够在《科学》或者《自然》这样的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除了会得到学术圈的认可外,还会带来各种额外的收益,甚至有的高校会给予上百万元的奖励。
/02/
互联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一代的互联网主要通过建立网站然后发布内容,那时主要是各类机构建立网站发布信息,然后读者去阅读。对于个人而言,如果你想将你的想法、见解和观点告诉世界,就需要建立一个网站才能做到;而建立网站需要网络空间、域名,还需要了解建网站的技术、美术设计等工作,并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但当发展到Web 2.0时代,尤其是博客(Blog)出现以后,每个人都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譬如只需要一个电子信箱地址)申请一个免费的博客来发布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让每个有想法的人都可以展示自己,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上的知识生产和传播。
也正是在Web 2.0以后,互联网上的内容暴增,导致原来依赖于网站导航的知识发现方式不能满足需要,以致后来谷歌、百度这类以关键词搜索而获取内容的方式成为主流。
进入21世纪以后,数字化出版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智能手机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自媒体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见解、性情与趣味传递给其他人,加上知识付费的火爆,各种所谓的知识产品层出不穷。
从整个社会层面看,这当然是好事,促进了有价值内容的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世界上有许多自己原来不知道却很有价值的内容,提高了社会整体的认知水平,也提升了劳动者的能力。
另一方面,内容的极大丰富对人们评估内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有人说我们现在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还只能适应农业和工业社会的模式。
在那个模式下,书籍、杂志的编辑或者电台、电视台的相关人员作为“守门人”帮我们甄别了内容的质量,只要经过这样的流程出来的信息和知识,其准确性、可信度和实用性有了初步的保障。
再通过市场的评价,人们就能够大概判断这些内容的价值和实用性了。
/03/
在自媒体普及的时代,已经没有人帮我们去做这些事情了,信息和知识评估的职责交到每个人手上,需要个人去评价可信性、准确度;
但这有个前提,就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评估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和素养。可悲的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和环境造成大部分人其实不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结果就是一些耸人听闻、伪科学、忽悠的内容大行其道,而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却被淹没了。
那该怎么办?
从社会角度看,一方面需要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监管,提升内容生产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但这些都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致力于成为专家的人,为了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该如何做呢?
第一,基于自己所处的阶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从探索、新手、胜任,到高手和专家,不同阶段的人需要学习、借鉴的知识内容是不一样的。
当你对一个事情没有初步了解的时候,其实是很难有判断能力的(这个阶段大致在探索、新手的时期)。
社会总在变,但其基本的逻辑和规则很难变化,在大部分领域和专业内,其基本框架和结构早已成熟,所以新手期之前,建议少读非经典内容,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经典的、被验证过的内容上,然后通过实践将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
对于你不熟悉的领域,最普遍的教科书可能比图书排行榜的畅销书对你更有帮助,也比你听一些大咖的讲座更有价值,有了这些相对客观的内容打底,再去看各种说法时你就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了。
对于胜任期以后的人来说,这个时候可以去看各种观点,但切记这些内容最大的作用是启发而已,不要将这些作为根本。然后就是要保持不相信的心态,对于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都不盲目相信,要去验证和对比。
对于你的偶像可以学习和借鉴,但别盲从。整天嘴里念叨这个大咖那个大神,除了暴露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外,其实没什么用。那些真正有水平的人更愿意与能和自己交流思想的人沟通,而不是与崇拜者和粉丝交流。
对于高手,应紧盯用户进行研究,了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你能帮助他们干什么,你干的这些事情是不是有价值,他们是不是认可,愿不愿意为这些付费,这个市场有多大,需要如何去做、如何创新,这些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
在解决用户需求和问题的过程中,别人的说法都只能作为参考,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知道哪个更靠谱。
/04/
第二,要警惕互联网上的伪知识。
按照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幼童有时候会无意识地说谎。
原因在于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健全,他们有时候会将自己想象的事情当成真实存在的东西,说给爸爸妈妈听,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意识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关系,所以会说得信誓旦旦像真的一样。
在互联网上许多所谓的知识提供者中,真正有意识欺骗人的还是少数。大部分不靠谱的知识更类似于幼童无意识的说谎:
因为当时他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相信,甚至还这么干了,只不过后来发现不对而已。
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传递知识的人受个人能力限制,他传播的知识是有缺陷的,而许多人却不具备评估的能力。
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传授销售之道的人,可他们从来就没有卖过商品;有许多教授企业管理之法的人,可他们顶多当过小组长;有许多给别人传授夫妻相处之道的“专家”,而他们自己家庭中却常年“冷战”。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甄别真伪。
在知识的定义上,我们更倾向于柏拉图的说法,知识当然跟个体有关联(基于个体的实践而产生),但它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客观性:不因你知道或者不知道而改变,不因为对你有没有用而改变。
另一个核心特征是,知识在某个较长时间范围内被验证过,它有自己的正确性。所谓正确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确定的,能够指导人类的工作。如果理解了这些,你就会明白,你写的工作总结不一定是知识,发表的旅游攻略也不一定对大家有价值。
原因在于你的总结和攻略欠缺了验证和确认,其来源是个人的体会和经验,要想成为可以指导普遍性工作的知识,则需要更多的经验和体会,包括其他人的实践、总结和对经验的验证;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经验才可能成为指导我们行动的知识。
如果明白了上面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看的许多东西其实根本不是知识,大都是个体的体验。
这种体验有对的部分,也有不合理、不全面甚至错误的地方。你去学习、研究这些体验虽然有价值,但效率一定很低。
这也是许多人推荐经典的原因,因为它们都已经被验证过了。有人曾说过,自己从来不看活着或者死去不超过50年内的人的作品,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还没有被验证过。
不幸的是,很多人更愿意去看、读那些个人体验的作品,因为这些更容易读、更好玩。可是我建议,如果你的目的是提升自己,那么读这些内容,还不如看小说,小说里更能了解人生百态、世态人情。
/05/
在传统的知识生产和分发条件下,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把关机制。
学术圈的同行评议保证了大部分公开出来的内容在正确性上没有大的问题,出版机制也包含了对知识内容的评估。
但在当今自媒体的环境下,各说各话,比的是谁嗓门更大,而内容是否客观和正确则是最不重要的东西,耸人听闻、不客观真实的内容却更容易传播,个人体会比抽象普遍的内容更受人欢迎。
社会上大部分所谓的知识付费,其实它所提供的根本不是知识,只不过是某个人在某时某刻的所思所想。
当然不是说这些东西没用,而是需要你鉴别之后再去借鉴,不要认为有了这些东西就可以照葫芦画瓢。如果时间证明它们是错的,或者虽然没错但适用范围很窄,怎么办?这都是需要你去思考的问题。
你是自己的CEO,你决定自己消费哪些内容。
一个简单的建议是,凡是过多采用一些概念而故弄玄虚的(这些概念别的地方很少用),或者很高大上地渲染的事物,你都要警惕,因为很多传销组织就是这么干的。
经验告诉我们,选择更可靠而不是更知名的内容,或者更平实而非更有快感的内容,可能更有益。
警惕任何披着知识外衣的内容,因为这些可能有用,也可能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