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的“一体两翼六品”
家校共育的“一体两翼六品”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大教育,即:家校社合育。而家校共育是落实家校合育的最根本途径。一个优质校往往是家校共育的样板校,一个优秀班级常常是家校共育的先进班。
“一体”就是牢牢确立家校共育的理念。教育的效果与效度恰在于家校联手,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势在必行。有品位的教育正是要打通家校的藩篱,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实现“1+1>2”的“共赢”,而不是“5+2=0”的“两败”。常常见到这样的无奈与尴尬: 在校五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意识和生活习惯走向正规,身心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然而一到周六和周日,由于疏于管理的放任,或者不当管理的放松,甚至所谓释放天性的放纵,孩子好不容易在校形成的作息规律等良好习惯,常因家庭教育的不当而“荡然无存”,有的孩子“周一恐惧症”就是明证。促成和引领家校共育能力,是班主任的第一能力,这要成为一个“铁律”,成为班主任成长课程的“第一章”。
“两翼”就是: 一方面是课程和课堂,另一方面是框架和评价。所谓家长成长课程,也就是每位班主任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基于本班家长的实情,进行家校共育和家长监护力提升课程的建设;所谓班本化的家长成长的课堂,也就是由班主任定期“分层”给不同家长进行“监护要点”和家校合育能力的培训。而所谓框架,就是架构班级家委会的管理框架,对家长社会背景和能力水平要进行科学管理。新学年,要进行家委会班子的“竞选”活动,在竞选演讲上,家长的参与力、组织力、协调力就“彰显无遗”,这样产生的班级家委会才有工作活力和“公信力”。每学期开始,进行精心的学期计划的论证与发布,每学期都要进行述职报告,严格审视学期开始所定下的各项目标的达成情况;所谓评价就是班主任要对家长参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机制是确保家校共育持续共进的前提,要把每天家长参与的“一日常规”设计成量化考评表,参与则得分,不参与则无分,进行“积分评价”,定期汇总参与情况。并进行“爱心家长”的评选,极大促进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与配合的实效性。
每个班要形成自己家校共育的“六大品牌”:“家校合一”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宜定期召开,并形成家委会例会纪要,及时归档,并装订成册),家校共育草根论坛(宜分主题进行,分享就是培训,切实提升家长的自我成长力),书香家庭和亲子共读(让书香班级与书香家庭“比翼双飞”),班会与家庭会议的“联动”(班风与家风的“共建共进”),研学课程(学校课程设计,家委会负责组织实施。研学是大课程,要分专题,比如红色研学、传统文化研学等),家校共育日志(班主任制作卷首语,每两天“漂流”到一位家长手中——第一天家长“翻阅”并写“读后感”或者是简单的“批注”,第二天写好自己的“亲子日记”或者是班级管理合理化建议,由学生带回上交班主任)。
家长合育的“一二六”工作机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视不同班级实情、不同管理节点进行合理化的“升级版”。
作者:谭金辉
编辑:和善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