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箱防跳/开关防跳区别详解

电气圈

19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防跳回路的作用:防止因控制开关或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未能及时返回(例如操作人员未松开手柄, 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粘连) 而正好合闸在故障线路和设备上,造成断路器连续合切现象。

对于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式的电气防跳回路还有一项重要功能, 就是防止因跳闸回路的断路器辅助接点调整不当(变位过慢),造成保护出口接点先断弧而烧毁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微机保护装置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而这一点却常被人们忽视。

有跳闸指令时,11TBIJa、12TBIJa(a相)电流线圈启动,1TBUJa动作,2TBUJa动作自保持,将n104至合闸回路断开。

由此可知,保护装置内的TBJ防跳原理是只有在保护动作后(或有跳闸指令后)才启动,是一种电流启动,电压自保持的“串联防跳”。

当断路器机构有问题(如机构脱扣,发生偷跳),不能使断路器正常合闸,而断路器合闸脉冲仍未解除,断路器反复合闸分闸的现象。(注意理解第二种情况,容易忽视)

其原理为:当合闸脉冲发出后,断路器合闸轴转动,如果由于机构上的原因,如合闸轴未停留在合闸后位置,则机构仍旧返回到分闸状态(如机构脱扣,发生偷跳),此时如果因各种原因,合闸脉冲未撤消,防跳继电器K3励磁并自保持,K3的常闭接点断开合闸回路,使开关不会再合上,直到合闸脉冲解除,K3继电器自保持回路解除(合闸脉冲在,K3即自保持)。可见,它是一种电压启动并自保持的“并联防跳”。

从上述可知,保护防跳与机构防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当系统故障时,避免电气元件多次受短路电流冲击而扩大故障的有效措施后者是保证开关机构本身发生故障时且合闸脉冲未消除的情况下,断路器只能合闸一次,避免开关主触头承受连续的多次合闸冲击,所以它是确保开关本身安全运行的一种有效措施。

另二十五项反措规定:使用开关本体防跳。

声明

本号所刊发文章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无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敬。因某些文章转载多次无法找到原作者在此致歉,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及时删文或者付费转载并注明出处,感谢您的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