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箱防跳/开关防跳区别详解
防跳回路的作用:防止因控制开关或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未能及时返回(例如操作人员未松开手柄, 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粘连) 而正好合闸在故障线路和设备上,造成断路器连续合切现象。
对于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式的电气防跳回路还有一项重要功能, 就是防止因跳闸回路的断路器辅助接点调整不当(变位过慢),造成保护出口接点先断弧而烧毁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微机保护装置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而这一点却常被人们忽视。


有跳闸指令时,11TBIJa、12TBIJa(a相)电流线圈启动,1TBUJa动作,2TBUJa动作自保持,将n104至合闸回路断开。
由此可知,保护装置内的TBJ防跳原理是只有在保护动作后(或有跳闸指令后)才启动,是一种电流启动,电压自保持的“串联防跳”。
当断路器机构有问题(如机构脱扣,发生偷跳),不能使断路器正常合闸,而断路器合闸脉冲仍未解除,断路器反复合闸分闸的现象。(注意理解第二种情况,容易忽视)
其原理为:当合闸脉冲发出后,断路器合闸轴转动,如果由于机构上的原因,如合闸轴未停留在合闸后位置,则机构仍旧返回到分闸状态(如机构脱扣,发生偷跳),此时如果因各种原因,合闸脉冲未撤消,防跳继电器K3励磁并自保持,K3的常闭接点断开合闸回路,使开关不会再合上,直到合闸脉冲解除,K3继电器自保持回路解除(合闸脉冲在,K3即自保持)。可见,它是一种电压启动并自保持的“并联防跳”。

从上述可知,保护防跳与机构防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当系统故障时,避免电气元件多次受短路电流冲击而扩大故障的有效措施;后者是保证开关机构本身发生故障时,且合闸脉冲未消除的情况下,断路器只能合闸一次,避免开关主触头承受连续的多次合闸冲击,所以它是确保开关本身安全运行的一种有效措施。
另二十五项反措规定:使用开关本体防跳。
本号所刊发文章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无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敬。因某些文章转载多次无法找到原作者在此致歉,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及时删文或者付费转载并注明出处,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