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吃野菜的讲究,原来这么多……
『 你的菜篮子里,也有野菜么?』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惊蛰一过,万物萌动,草木新发的速度格外慰人心目。仲春伊始,虽是有晴有雨,却是一路向暖,愈发明媚。而更令人眼前明亮的,是餐桌上的鲜绿清新。
春盘里的绿,无分高下,势在先后。生命力顽强的野菜,总是最先诱惑着人们的味蕾。从南到北,无论城乡,春天一到,大家都会默契地吃起来野菜。
最先给人们报春的野菜,是荠菜。
纪录片《风味人间》
春寒尚料峭,荠菜却已经迎着阳光慢慢舒展,迫不及待地和人们分享春意。绿莹莹的荠菜苗剁碎了和油腻腻的肉一起做馅,不需要复杂的调料,北方人喜欢用它来包饺子,南方人则更爱用它做馄饨,有了面皮的包裹,一口下去汁水丰盈,一抹幽绿映入眼帘,那是冬去春来的鲜香与清爽。
“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荠菜更诗意的吃法,莫过于入羹汤。荠菜豆腐羹,豆腐柔嫩,荠菜清鲜,看起来清雅细腻,喝起来酣畅舒放。“京城名菜”翡翠蛋羹,说碗里一边是蛋花,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颇为讲究。荠菜的吃法很多,还可以炒年糕,包春卷,包汤圆,烙饼,凉拌……但也无外乎是些家常的做法,一家人坐在一块儿,赶着吃个新鲜,毕竟,这是春日里头一口清香。
敢与荠菜叫板开春第一鲜的,是香椿。我所在的广东,四季并不算分明,野菜更是难觅,唯有超市里每年上市的香椿,让人笃定春的到来。市面上即便几十块钱一斤的香椿,买回去尝鲜的大有人在。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香椿的吃法,大多是拌豆腐,炒鸡蛋这样妈妈们在家就能信手拈来的小菜,可端上桌即刻春意盎然。不过曾经出门就信手拈来的香椿,摇身一变成了城市菜篮子里的精贵,仍让人不禁觉得这口春味儿有点贵,原来老家门口的那颗香椿树是个宝矿呢。
话说回来,很多东西远远不是价格能衡量的,香椿那股或香或苦或涩或怪的独特气息,承载着儿时的记忆,早已成为牵动人们味蕾的一缕乡愁,在有限的春日里“椿椿欲动”。
吃一把野菜,尝一口春,似乎已经成了全国人民不约而同迎春的仪式感。南方的春日山水宜人,野菜也争奇斗艳。尤其是丰腴润泽的江南,春天里的菜市场俨然一场野菜的大型秀场。
对于江浙人来讲,不吃马兰头就像有负春光。开水焯过的马兰头,加酱油、醋和香油凉拌,清淡的香气却异常解腻。更用心点的吃法,是马兰头焯熟沥干水,切成细碎,再加入豆腐香干切成的碎粒一起凉拌,保准口口余香萦绕。
电视节目《寻味上海》
春天枸杞冒出的嫩叶,就是枸杞头。汪曾祺老先生笔下的枸杞头带着春日里雨雾的绵柔。“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郭近村的女孩子,声音很脆,极能传远:卖枸杞头来!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叫作元宝篮子。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称,给几个钱,她们就能把整篮子倒给你。女孩子也不把这当作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
枸杞头可焯水凉拌,极清香;至于油盐炒枸杞芽儿,那可是《红楼梦》中探春和宝钗格外垂青的香嫩美味,胜过山珍海味。不过,我私下以为,枸杞头最诱人的是一抹回味悠长的清苦,似青涩又似味本之源。
春风又绿江南岸,何止包邮区的野菜丰富,长江两岸的篓蒿生机勃勃,四川的豌豆头娇羞讨喜,云贵的折耳根则是另类的乡愁。春日里的野菜,是谁都不想错过的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纪录片《奇食记》
尽管南方的春总是先暖一些,但在吃野菜这个事儿上,北方人不带落后的。因为,我们有野菜中的王炸:婆婆丁。
婆婆丁,又名蒲公英。在北方,尤其是我们东北,它的王者地位无可撼动。婆婆丁很苦,非常苦,记得小时候一小片叶子就能把我弄的面目全非。但也是它的苦,成就了它神一样的存在。
小到清热解毒,大到消肿利尿,被写进医书中的婆婆丁俨然春日里的万金油,没事吃两口,枝棱绿加上极致苦,保准让人精神抖擞。春天里,长辈们一身装备挖野菜时,别问挖啥,挖就是婆婆丁;吃婆婆丁时,别管怎么吃,怎么吃都是对身体好。
音乐节目《苦苦菜婆婆丁》
和婆婆丁不同,默默散落在广大北方土地上的苣荬菜,要低调的多。虽然我妈的意思是婆婆丁不好挖了,才吃苣荬菜,但苣荬菜毋庸置疑是北方吃的最多的野菜。苣荬菜吃起来没啥讲究,多是沾酱吃,也有包饺子、包馅、凉拌的时候。苣荬菜吃起来口感不错,虽然也有一丝丝苦味儿,总是引得长辈们忆苦思甜一番。
单就味道讲,无论南北,野菜多带点苦味和青涩,谈不上什么纯粹的美味。可闷了整个冬天,最先冒出的野菜,绿的亮人眼,无论是走进大自然亲手挖的,还是菜市场淘来的,人们为的就是吃个头鲜。
灿烂的春日,手里提着野菜的人们总是不紧不慢。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平凡的日子总有生机。
你的菜篮子里,也有野菜么?
监制:L.L.
作者档案
近云
美食的情感搬运工
探寻食物温度
抚慰瘾性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