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离婚后,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真相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来源:闲时花开(ID:xshk369)
谢谢你 刀郎 - 谢谢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昨天的原创故事:《老公失踪后,我在网上讲了个故事,他马上就跳了出来》,没看的点标题阅读。
01
在我两岁那年,父母离婚了。
关于父母的战争,我已没什么记忆。
唯一记住的,就是舅舅开着皮卡车,拉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载着我和母亲回县城姥姥家。
多年后,长大成熟的我向身边人求证父母亲的离婚原因时,才渐渐拼凑出他们之间的战争。
02
那是1991年,父亲出轨了,性格刚烈的母亲知道真相后,拿刀逼着父亲离了婚,然后带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省城。
“你妈眼里揉不下沙子哪。”坐在老屋的桂花树下,外婆叹着气说。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眼里揉不下沙子,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
直到后来,我逐渐长大,开始叛逆,惹母亲拿刀自残时,才渐渐明白,或许,这世上就没有褒义词和贬义词之分。
每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都有不同的况味。
就像,这世上的好妈妈和坏妈妈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03
母亲之于我,曾是神一般的存在。
她离婚回老家后,凭借在省城饭店工作的经验,很快和舅舅、舅妈盘下县郊的一个园子,开起了农家乐。
她头脑活络、勤劳能干,不仅把园子收拾得干净利索,还开辟了渔场鸡场,种了蔬菜瓜果,根据不同时令推出特色农家菜。
又通过半送半卖的自主采摘方式,很快让农家乐声名远播。
机关大院的领导和个体老板们,来了贵客都喜欢来园子游玩吃饭。
母亲不仅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还准备好多礼物。
随着农家乐生意的红火,大家也都知道了母亲婚变的事实。
“你妈真能干啊;你妈养你不容易啊;你要好好学习啊;你妈为了你,吃尽了苦头啊;你妈不再婚,是不想让你受委屈,你要感恩啊。”
当舅舅、舅妈、姨妈、姨夫,还有各路熟人有意无意给我说这样的话时,我渐渐体会出,这赞美不仅仅是对妈妈的讴歌,还有对我的某种期许。
作为母亲唯一且最爱的儿子,我是自带使命的。
这种使命,就是不能让妈妈失望,要成为她的骄傲。
这似乎是我必须承受的命运,大概也是很多单亲家庭孩子无法逃脱的宿命。
04
我并非聪明的孩子,之所以成绩还不错,得益于母亲的严格要求。
母亲爱我,对我的生活和学习,都格外关注。
为了陪我学习,她在园子里最清静的角落,给我留了一个房间;她认为剩饭对身体不好,从不让我吃一口剩饭;她不相信外面的食材,我12岁之前,除了自家园子的饭菜,我没在外面餐馆吃过一顿饭……
以至于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竟然是像邻家孩子一样,毫无顾忌地吃顿方便面。
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对读书却有迷之信仰。
“要学,就要学好。”这是她的口头禅。
为了建立“凡事都做到最好”的标准,她曾在我小学一年级时,因我书写潦草,罚我抄100遍作业;也曾在我因计算失掉2分后,长达6年里每天要求我做100道口算题;还为了让我学好英语,她和我比赛记单词……
园子里来来往往的客人,听说我在母亲的教育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时,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
母亲在众人的肯定里,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也在母亲的笑容里,获得某种满足。
05
我至今都不否认母亲对我的爱。
但直到今天,我才敢承认。
母亲对我的爱里,有着发自本能的爱护,也有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焦虑担忧。
她害怕教育不好我,害怕我出任何闪失,害怕把我从省城带回来是个错误,害怕因为离婚被人看扁……
她潜意识里的担忧,让她无时不刻不敢放松,甚至有点神经质。
06
12岁那年,我升了初中,功课愈发紧张。
母亲把农家乐全权交给舅舅,在学校家属院买了套二手房,就为了方便照顾我。
她不让我在学校吃饭,不让我和成绩不好的人同桌,不让我买任何和学习无关的书籍。
她甚至和班主任成了朋友,把舅舅园子里的东西,一筐筐地送到老师家,只为老师能像她一样全方位照顾我。
自主觉醒的我,开始对她这种密不透风的照顾,感到反感。
我故意和学习不好的同学玩,一起躲到厕所抽烟;和几个爱玩游戏的同学,翻院墙去打游戏;甚至在课堂上屡次顶撞老师……
我试图通过犯错,去反抗母亲的掌控。
07
母亲很快知道了我的劣迹。
她把我关在房间里,一边用鸡毛掸子打我,一边逼问:“你改不改?改不改?”
看着母亲发疯的样子,我竟然有种莫名的快感。
母亲见我死活不回答,就跑到厨房拿起菜刀,用刀刃指着自己的脖子,瞪着双眼,一字一句地问:“你改,还是,不改?”
我以为她只是吓我,索性闭眼不看。
谁知道,母亲真的割伤了自己,鲜血顺着她的脖子流下来,我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妈,我改!我改!”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忽然同情起陌生而遥远的父亲。
当年,他和母亲离婚时,是不是也曾受到这样惊心动魄的威胁?
08
从那以后,我不再和母亲作对,一切按她要求的来。
我又变成听话的乖孩子,母亲也恢复了往日开心的模样。
她盘下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给我订最新的教辅材料,成了陪读妈妈的优秀代表,屡次在家长会上发言。
我的成绩在短暂下坡后,又重返学霸高地,成为母亲的骄傲。
但我知道,从那时起,我就不再快乐了。
表面上,我对母亲毕恭毕敬,但内心的快乐源泉,已经一寸寸干枯。
09
初三寒假,我悄悄买了车票,第一次去省城找父亲。
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忐忑不安地站在火车站的商店里,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话未出口,泪已落下:“爸,我不想和我妈一起生活了。”
父亲把我带回家。
他和母亲离婚后,很快和青梅竹马的女孩结了婚,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
油泵厂倒闭后,他又和战友合伙开了汽配厂,随着私家车的增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两个妹妹都被送进省城最好的私立学校。
父亲带我到西餐厅吃大餐,还提议让我到省城来读书。
坐在优雅高档的餐厅里,看着彬彬有礼、窃窃私语的客人,和老家县城农家乐的客人完全不同。
就连窗外车水马龙的夜景,看起来都有种别样的流光溢彩。
“爸,我不想回去了。”我对父亲说。
父亲当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宣布了他准备接管我此后学业的决定。
电话中,母亲的控诉声顺着父亲的翻盖摩托罗拉传来,瞬间打破了餐厅的安静:“叛徒!叛徒!都是叛徒!”
10
第二天,母亲一大早就坐车来到父亲家楼下。
我深知自己的行为,会给母亲带来了怎样的伤害,毕竟她把我看得比命都重要。
父亲让我下去和母亲谈谈,我害怕崩溃的母亲,躲在房间里不愿出来。
父亲把我从房间里拖出来,送到楼下:“你既然想留下,就要当面和她说清楚。”
寒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她红肿着双眼质问我:“你当真要跟你爸吗?”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低着头用微小的声音回答:“嗯。”
母亲用冻红的手,擦了擦眼角,又问:“你就这么讨厌妈妈?”
这一次,我没有回答。
我用脚踢着绿化带旁边的石块,心里默默说:“对不起妈妈,我让你失望了。”
母亲转身离开。
三天后,她将我的全部衣物和书本,打包从县城邮寄过来。
我翻遍了整个包裹,希望能像过去每个新学期开始那样,找到一封鼓励信。
但这一次,我什么也没找到。
我明白,母亲放弃了我,她再也不愿和我多说什么。
我以为挣脱了母亲的控制,必将迎来自由和重生。
但这一天真正到来后,我才发现,相比逃离母亲的喜悦,我更害怕的,是被母亲抛弃。
11
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不同,让我内心愈加自卑。
我想给父亲打电话,诉说内心的苦恼,但长久以来,他就像个陌生人一般,从未为我打开过交流的渠道。
我想给母亲道歉,告诉她我之前太任性,我一直都很爱她,但又怕她趁机把我带回县城,活在那种窒息的爱里。
那种无助和孤独感,让我彻底抑郁了。
12
我开始失眠,莫名地落泪,凌晨三四点醒来,坐在宿舍楼道里假装学习,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还患上严重的拖延症,作业迟迟无法完成……
下半学期的考试,我的名次已经退至几十名。
我在周围人鄙视的眼光中,想到了死,一了百了,不必浪费父亲的苦心,也不必再让母亲失望。
有天晚上,同学们都在上自习课,我以头晕为由,给数学老师请了假,偷偷跑回宿舍。
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剃须刀片,割向了手腕……
就在我以为自己就要死掉时,宿舍门被打开了,我被数学老师连抱带拖地带到一辆车上。
醒来时,数学老师就坐在床边,温和地说:“你醒啦,想吃点什么?”
13
后来我才知道,当晚我离开自习室后,数学老师察觉出异样,悄悄和室友要了钥匙,去宿舍找我。
她打开门,发现我割了腕,情急之下,她用毛巾勒紧我的手臂,把我弄到自己车上,送到医院,一直照顾我直至出院。
我自杀的事,她没有对任何人说。
直到今天,我的同学,包括父母,都不知道我在迷茫而困顿的高中时期,曾以如此激烈的方式抗横过。
数学老师一直给我保守着秘密,也给我保留着尊严。
比我年长10岁的她,成了我心灵上的朋友,或者说精神的导师。
她鼓励我规律运动,给我补落下的功课,肯定我的每一点进步,监督我定期和校内心理咨询师谈心,也和我分享她读书时的种种糗事,一遍遍地告诉我:“你没有错;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你不必太在乎别人的感受。”
14
后来,我渐渐明白。
母亲爱我,但的确也用控制折断了我的翅膀,让我在愧疚惶恐中,觉得做真实的自己,对她是一种背叛。
但,渴望做自己的念头,从未在灵魂中消失过,所以我才逃离母亲,投奔父亲。
我的逃离,让多年辛苦养育我的母亲,视我为叛徒。
摆脱母亲的控制后,我并没有和陌生的父亲建立亲情链接,就像迷途的小鹿一样,迷失在陌生的森林里。
我抑郁,是因为觉得自己活在孤岛上;我绝望,是因为觉得这世上没人能理解我。
妈妈那样爱我,是源自恐惧,爸爸这样待我,是源自愧疚。
在数学老师的教导和宽慰中,我慢慢回到正途。
也明白我可以做自己,而不把他们各自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变成无法承受之重。
15
高二时,我的抑郁症状逐渐减轻,成绩慢慢追了上来。
高三时,我再次重拾初中的荣光,成了班级的佼佼者。
但高考时,我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国外留学。
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我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我接受命运的无常,不再苛责于完美,愿意就读普通的本科。
16
上大学后,学理工的我,选修了心理学。
后来,大三考研时,遇见了现在的爱人,也就是我的妻子。
她是富养大的女孩,来自健全有爱的家庭,身上自带明媚阳光。
我们偶尔也有分歧,但我常常从她的平和与冷静里,体味到女性的辽阔和柔韧。
那是灵魂舒展的人,自带的能量。
多年前,我在数学老师那里得到过这样的能量。
如今,我在妻子这里再一次体味,并获得治愈。
我想,这种治愈,并不是什么灵光一现,或大彻大悟,而是客观看待过去,温柔地接受自己。
尽管,我依然有沮丧和泄气的时刻,偶尔还是想躲避,但我不再撕扯自己。
在爱和被爱中,我不再执着于对错,而是倾听内心所有好的坏的声音。
我想,所谓治愈,就是如是如实,随心随意。
17
研究生毕业后,我和妻子定居杭州。
如今,我们已有两个可爱的孩子。
我始终和高中数学老师保持着联系,将她视为心底最敬重的人。
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辞职后创业,成了省城一家在线教育机构的创始人。
我不再逃避母亲。
我来到了她无法企及的远方,她也逐渐放弃了对我的过度期待。
我和孩子们,每隔两天都会和母亲打视频电话。
她曾那样捧出所有爱给我,尽管这爱曾给我带来伤害,但我内心仍是爱她的。
56岁的母亲和初中时给她写过情书的男同学结了婚。
俩人如今住在城郊的一栋二层小楼里,种花养鱼,散步遛弯。
57岁的父亲把大妹妹送出了国,小妹妹留在身边,还招了个上门女婿。
我,母亲和父亲,分散在中国大地上的三个不同地方,都有了自己的家,也都有着各自残缺的圆满。
18
我们没有在一起,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从未奢望,与父母亲完全和解。
我想,和解与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理解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并在这种理解中,如何回到现实中,重建自己内心和外在的秩序。
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和妻子一起给两个孩子撑起一片天。
争取和孩子们一起,成为舒展而敞亮的人。
我相信,作为父母,活在真正的爱里,孩子才不会孤独无依。
这是爱的信仰,也是我的信仰。
PS:这是昨天的原创故事:《老公失联后,我在网上讲了个故事,他马上就跳了出来》,没看的点标题阅读。
这是我的故事,也是他们的
▼
谢谢你 刀郎 - 谢谢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