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指读认字?这件事做不对,可能毁掉孩子的阅读兴趣

指读,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着文字,一个一个地辨认、朗读出来。
但启蒙时期的孩子要不要指读,一直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赞成的人觉得,指读能提高认字效率,避免分心,全面调动手眼口脑,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反对的人则觉得,指读会破坏阅读连贯性,影响孩子读图和发掘细节,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那么,指读认字,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些事,爸爸妈妈们必须知道。

指读有没有必要?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提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明代《教子良规》这样解释这“三到”:
小儿须先令其认识所读之书之字,然后教以习读。必令其逐一手指,挨字而读,庶心口相应,耳目不分,久之识字愈多,则习读愈便。
况目能识字而读,读此一句,即心在此一句,习读愈多,心志愈敛,古人所谓眼到、口到、心到也。

也就是说,古人觉得,读书时要“逐一手指,挨字而读”,才能认识更多字,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进一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到阅读上来。

美国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有一条研究结论:孩子阅读时,左右脑是同时运行的,左脑负责语言工作,右脑负责图画功能。

指读,可以帮助孩子迅速在左右脑完成读音、字义的配对。

由此可见,指读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识字方法。

但之所以倍受争议,根本原因很可能是,家长们没有把握好指读训练的时间及目的。

首先,对于低龄幼儿来说,色彩丰富的图画,吸引力更高,这种时候以识字为目的去读书,不论什么方法都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很多家长带宝贝指读,就单纯只读书上的字,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自然会影响阅读和理解的流畅性。

所以,指读应当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并且,注意方式。

什么时候开始指读?

指读认字的时间,应当和识字敏感期配合,在孩子对识字不感兴趣时,不要强化认字环节,所以,指读训练的时间有两个原则——

  • 3-4岁前,尽量不指读

带三四岁前的小朋友阅读绘本,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这个阶段,如果热衷用指读教孩子认字,本就是违反宝贝生长规律的。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认为:4岁前是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读绘本,第一关注的是图画。

很多家长也会发现,低幼阶段孩子关注绘本,大部分注意力也只会放在色彩艳丽的图上,因为图画是这个阶段孩子理解故事的第一途径。

家长们更应该做的,是引导宝贝观察图画、寻找细节、启发想象,保护孩子的探索兴趣。

而指读,完全聚焦在黑白文字上,强制孩子的注意力转向具体文字。

孩子会忽略图画里的细节,无法通过画面产生情感和联想,读绘本就失去了乐趣和意义。

这种时候,指读就会破坏孩子阅读兴趣。

即使非要指读,也一定放在孩子已经通读过故事、观察过图画之后,并且,绝对不要追求识字量。

  • 4-6岁,从指读逐渐过渡到默读

4岁之后,大部分孩子都进入了识字敏感期,也开始上学。

单纯的读图,既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也无法满足孩子的兴趣:

幼小衔接,阅读必须进入精读阶段,识字量也有了一定要求;

孩子们的注意力会从读图向读字转变,开始好奇“这是什么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字为什么这么像?”

这就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到来,阅读方式也可以顺势“升级”。

这里,有一种“阅读梯级训练法”,可以帮助宝贝们从指读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
1、指读出声
2、“指读不出声”和“出声不指读”
3、默读
也就是说,4岁起,指读,就可以作为辅助阅读、认字的手段出现。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幼儿的专注力普遍较差,阅读时很容易跳行、漏字添字,而指着字逐个读出声来,能最大程度上帮孩子集中注意力,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其次,指读出声,能让孩子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培养语感,并且建立起“字音、字形、字义”的联系,大大提升认字效率。
当然,指读阶段也不宜过长,否则有了依赖性,反而不利于自主阅读。
大约半年时间,孩子有了一定识字积累、语感输入、专注能力,就可以逐渐向默读过渡。


指读究竟怎么读?
综上所述,指读很有必要,但读得不对,变成了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对阅读和识字提升也不大。
这里,为爸爸妈妈们推荐一些指读的小方法:

1、用“魔法棒”代替手指
世界记忆大师托尼.博赞在《快速阅读》中提到,指读会让眼睛跟随手指的引导,运动得更加轻松高效,但缺陷在于,手指和手对会对视线造成遮挡。
他建议用笔、筷子之类的物品来代替手指。
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可以用纸卷一根“魔法棒”,做一些小装饰,把指读变成游戏:
“魔法棒”指到书本的哪里,就大声读出来,读得更连贯,就能得到更多“魔法能量”。
也可以跟孩子比一比,谁能不跳行、不漏字添字地读完整本绘本……
用游戏的方式,增加阅读乐趣,降低孩子的压力,顺利从读图转向读字。
2、带着问题指读
读字,比读图枯燥,即使孩子对认字有兴趣,也不能一味只盯着字。
所以,在阅读前,我们可以先给孩子准备几个问题。
一开始可以是容易回答的概括性问题,慢慢变成需要观察、组织语言的细节性问题。
也可以让孩子拿一本他们熟悉的书,给家长提问,家长指读后回答。
有挑战,有成就,孩子们自然会更加专注。
3、由易到难来指读
对大人来说,阅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对孩子,却是一个要从头学起的“大难题”。
所以,千万不要追求阅读量、识字量,从最简单的“图多字少”的绘本开始指读。
慢慢向字多的、语句复杂的过渡,每周读书量,也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酌情增加。
灵活一些,没必要每本书都要求孩子指读,兴趣第一,理解第二。
不要给孩子定太多任务,徒增自己和孩子的压力。
写在最后:
其实,要不要指读,怎么指读,终究都是看孩子的能力,和教导的方法。
有些孩子,不经过指读也能流畅完整地认字、阅读,那就没必要强求孩子练习指读。
指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图片对启发孩子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
爸爸妈妈们,还需多多观察宝贝的习惯和成长进程,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