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系方剂(8)苓桂剂
仍然把桂枝汤放在最前面,方便对比:
桂枝汤
桂枝9g 芍药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4枚
苓桂术甘汤
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6g 炙甘草6g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160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晕、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肾气丸亦主之。
感冒经过不当的治法打伤了,使得水气运化不良,体内留存有痰饮(死水),胃部满闷、气上冲胸,奔豚的症状吧?有心阳虚,也有痰饮,会导致头晕、身体振振摇(痰饮表现)。
解决方法就是用桂枝甘草汤补心阳,茯苓、白术运化水气,去除痰饮。如果阳虚的比较严重,就要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这一类补肾阳的了。
临床应用:
刘渡舟老师的医案是治疗有梅核气的老年女性,用半夏厚朴汤无效,舌苔水滑,六脉俱弦,还有气上冲的感觉,气冲到咽喉部时,堵闷特别严重,伴随心慌、心跳,这就是奔豚了,要注意有的奔豚不严重需要与梅核气做区别。
还可以治疗多种心脏病,刘渡舟老师认为:“冠心病发生于血脉瘀滞者不过十之三四,而发于心阳不足而致水气上冲者,则达十之五、六。”这是我们现代临床要借鉴的地方。
大冢敬节老师的经验是治疗重度眩晕,辩证点是起身会头晕,躺下不会晕,腹诊时心下有哗啦啦的振水音。(原理是脾阳虚营养不能到脑部,或者死水压着营养,所以一起身特别容易眩晕。更进一步,死水上冲,所以心慌、眩晕。死水在心下所以有振水音。)
另外可以治疗多种眼病(眼睛几乎就是一个水球了),以水毒上冲为应用指征。
加减法:
1.痰湿重的加二陈汤;
2.眩晕严重加泽泻;
3.干呕、巅顶疼痛的加吴茱萸;
4.还有面热、心烦的虚热现象的,加白薇;
5.有血压高的,加牛膝、红花、茜草;
6.肾阳不足,心悸,身瞤动的,加附子;
7.有脉结代的,去白术,加五味子;
8.有咳喘、脸肿、小便不利的,去白术,加杏仁或者薏苡仁;
9.有夜间惊悸不安的,加龙骨、牡蛎等;
10.如果有上腹部有水声或有呕吐腹泻,可以重用生姜健胃散饮。
体质:
这种患者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
黄煌老师的体质学说认为,苓桂剂的舌苔多为舌有齿痕,舌体胖大伴有浮肿、腹泻。
总结:
苓桂剂的特点相对于桂枝汤加减多了茯苓,就多了水运的效果,对于水运化不良导致的痰饮从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本方是苓桂剂“祖方”,所以用了一整个篇幅来解释。
我们可以从各大家的解释中看到水运不良会导致什么疾病,有奔豚、眩晕、冠心病、呕吐、眼病、肌肉跳动等等。
接下来我们还要学习一些苓桂剂,比如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五苓散等,本方可以说是去痰饮的基础方,只有四味,有各种变化,这是经方的迷人之处。
本系列是以冯世纶和张长恩老师主编的《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为框架整理,其中的解释和见解也总结了很多其他中医大家的意见,感谢各位中医前辈的经典著作,可以让我们学习进步。
因为本人知识局限,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指出更正。
谢谢大家的支持!
关注我点击下方👇设为星标不容易走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