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多久起效?快的超出你想象。名老中医朱进忠告诉你

中药的疗效是快,还是慢?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与很多同道进行过交谈。在一次畅谈中,某个医生说:有人说中药的疗效慢,副作用小,西药的疗效快,副作用大,所以治疗急性病、危重病时应尽量用西药,慢性病再用中药。

又说:在我开始看到你们宝宝一贴灵的研究报告中有4小时即可见效的说明时,我非常怀疑。因为我认为中药不可能那么见效快,更何况它是一个外用药呢?及至临床一应用,却屡屡发现患者反映:有的贴后3~4分钟即腹痛泄泻消失,有的一贴上即腹痛缓解,有的一贴上即上车旅行而不晕车。才使我发现我的认识有偏见,有成见,有错误。

通过这一事实的教育,使我不得不修正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得不重新研究中药疗效发挥的时间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逐步发现中药对某些证候不但作用快,而且副作用少。这个快,有的竟达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我看古人说的覆杯而愈一点也不夸张,这完全是客观的,现实的描述。

我说:你的观察是科学的,是实事求是的。对于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在中医界是件大事,而且在中、西医合作上也是件大事。

因为:

①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关系到中医、中药能不能参加急性病、危重病的抢救,而且关系到中、西医合作抢救危急重病时能不能当主角。

②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直接关系到应用中药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而且关系到中、西医合作治疗疾病时中药作用有无的认识。

③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关系到对所用中药副作用的认识,而且关系到在中、西医合作治疗中,中药副作用的评价。

④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关系到中药配伍中的相反、相须、相畏、相使,而且关系到中、西医合作治疗疾病时的药物协同、拮抗作用的评价。

⑤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关系到对辨证论治中正确与错误的评价,而且关系到中、西医合作治疗中中药应用得正确与错误的认识。

⑥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关系到所用中药剂型正确与错误的评价,而且关系到中、西医合作治疗疾病时,应用中药剂型恰当与否的认识。

⑦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关系到对中药给药方法、给药时间正确与错误的认识,而且关系到中、西医合作治疗疾病时给药方法、给药时间正确与错误的评价。

⑧对中药疗效快、慢的认识,不但关系到对所用中药给药途径正确与错误的认识,而且关系到中、西医合作治疗疾病时,对中药给药途径正确与错误的评价等等。

对于中医、中药能不能直接参加治疗急性病和抢救危重病的问题,早已通过中医药的数千年发展史得到了证明。对于中、西医合作治疗过程中中医药能不能当主角的问题,这在近百年来的医疗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不但是可以的,而且很多是恰当的。

对于中医、中药疗效评价的问题,虽然已经通过历史画上了句号,但是由于中、西医的学术观点不同,某些西医对中药疗效的认识仍然存在着鸡叫天亮,鸡不叫天也亮的观点。

这种观点固然与他们的学术观点和不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非科学态度有关,也与我们中医不够了解什么中药可以多长时间出现疗效,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改善有关系。

所以我们要想正确评价中药的疗效,必须深刻了解什么中药多长时间出现疗效,出现什么样的疗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药出现疗效大致有以下几种规律:

①局部用药出现的作用快,内服药出现的作用慢。其中局部用药疗效快者可见用药后的一刹那间即症状缓解,而内服药则需15分钟至4个小时才能出现疗效。

②辛散药用药后出现的作用快,苦降药次之,甘缓药作用最慢。其中辛散药内服大致在30分钟至1个小时即可症状缓解;苦降药则需30分钟至2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才出现效果;甘缓药常常1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后才出现效果。

③表证用药后疗效出现的作用快,里证用药后疗效出现的作用缓。其中快者常常在2~8个小时,慢者则需8~48个小时。

④虚证用药后疗效出现的作用慢,实证用药后疗效出现的作用快。其中实证快者15分钟至2个小时,虚证慢者约在4~48个小时,甚至以上。

⑤寒证用药后药效出现的作用快,热证用药后疗效出现的作用慢。其中快者仅需几分钟,甚者1小时;慢者则需40分钟至48小时方才有效。

⑥气分证用药后疗效出现得快,血分证用药后疗效出现得慢,其中快者十几分钟即可见效,而血分证则必须40分钟以上方可有效。

⑦亡阳证用药后疗效出现得快,亡阴证用药后疗效出现得慢,其中快者约需十几分钟,甚者1个小时;慢者则需40分钟,甚者2个小时至4个小时。

对于中药有无毒副作用的问题,在当前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即使有也只能说很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药不但有的有毒性,而且有的有严重副作用。我本人同意后一种观点。但如何评价每味中药的毒副作用,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过临床观察,大多:

①胃肠道的毒副反应出现于用药后的一瞬间至1~2小时左右。

②心悸心慌的毒副反应出现于用药后30分钟至1小时左右。

③头晕,四肢麻木的毒副反应出现于1个小时左右。

④大汗不止的毒副反应出现于用药后1小时左右。

⑤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的毒副反应出现于用药后1~2小时,甚至3~4小时以后。

⑥烦躁狂乱的毒副反应出现于用药后1小时以后,甚至更长。

⑦荨麻疹的毒副反应出现于用药后4~12小时,甚至48小时以后。

⑧鼻衄、斑疹的毒副反应出现于用药后1~2小时,甚至48小时以后。

对于中、西药联合应用中的协同和拮抗的认识,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要想了解它们的联合作用,必须首先清楚地认识中药、西药单独应用时的疗效发挥时间,而单独应用时的疗效发挥时间我们常常是不清楚的,所以对联合应用后的药效发挥时间就很难分析清楚其是发生了拮抗或协同,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观察,还是可以知道的。

对于辨证论治的认识,绝大多数医家认为它是中医的精髓。但是怎么衡量辨证论治中的正确与错误,则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反正是中药都疗效慢,因此不能在短期内说明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只要继续服药就是了。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同的病,不同的证,不同的药,在用药出现的药效作用时间是不同的,如果在应该出现药效作用的时间内没有出现应有的疗效,那么就应该说明该种辨证的认识是错误的,在此情况下,我们就应该继续根据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精神处理。

对于中药剂型与疗效快慢的认识,前人早有汤者,荡也;丸者,缓也的论述。对于用药途径的搐鼻催嚏的不同用药途径疗效的评价,前人也有一定的论述,这些问题均需在临床上认真地总结经验。

以上这些意见仅是我数十年经验的初步总结,正确与否,还需同道们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