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拒绝父母的样子真丑!
上期文章:离婚了,前夫前妻怎样相处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海风讲故事(ID:haishangfeng2016)
01
我回老家探亲的第二天,一位伯伯心急火燎地找上门来,请我给他帮个忙。
他在省城的一位朋友的母亲去世,他因腿脚不便,不方便赶去省城出席葬礼,急着给朋友转账一笔1000元的帛金。
从朋友的母亲去世的第一天,他就四处奔走,一趟趟跑银行,当地的银行网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不能办理跨行转账。工作人员建议他去镇上或者县城的银行咨询,他急得团团转。
到了朋友的母亲出殡的当天,这个事还没有办妥,伯伯想起早晨看到我在街上跑步,赶紧跑来找我。
我说:只要你有对方账号,转账应该不难。我在支付宝上帮他试了试,账号和账户名对不起来,别说移动支付转不了帐,任何银行网点都办不了这个事。
我问他:你的朋友有没有微信?
他找出朋友夫妇的电话号码,打过去问了一下,女主人的微信号不管是手机号还是用户名都搜索不到,男主人的微信号倒是有,但是人家母亲过世,家里人来人往,忙得很,迟迟不通过好友验证。
我请伯伯回家等着,只要对方通过好友,我就给他打电话通知他。中午时分,伯伯的朋友终于通过了好友验证,伯伯赶过来,我当着他的面给对方转账,他付现金给我,还问我需不需要手续费。
我笑着说不用,我母亲问他:你怎么不找孩子们帮忙?大老远跑这里来了!伯伯连连摇头:二女儿昨天帮我弄了一下午,一会儿说不会用移动支付,一会儿说玩不了微信,小女儿和女婿都说忙,没空,儿子儿媳不搭理我这茬,大女儿很少到我这里来。
伯伯生养了四个儿女,平时和儿子一家住在一个院里。他和老伴在二女儿的房子里做点小生意,大女儿在同村,小女儿离他也很近。
他的儿女个个精的像猴似的,拔根毛都能升天。四十岁左右的人,要说不会用移动支付,不会用微信,说破天都没人相信。
四个儿女拒绝老父亲的理由很奇葩,这个说忙,那个说没空,这个说不会,那个说不懂。老父亲就蒙了,拿着一沓现金,举目无亲,不知道该找谁帮忙。
据说,这位伯伯在儿女们中间信用不好,借了儿女的钱,欠债不还或少还。儿女们在他这儿都吃过亏,平日里都防着他。
天底下,每对父母和子女的相处模式都不同,我们的父母不完美,我们为人子女也不完美,不管怎样,大事小情都不至于拒绝父母,敷衍父母。
02
女友桃子的父母已经是一对耄耋老人,是一对很可爱的老顽童,怕老怕病怕死,没病也要吃保健品,身体不适就往坏处想。
桃子跟着操碎了心,既要哄,又要劝。
一次,她回家探望父母,带了一兜亲手蒸的发糕。我问她:你什么时候学会了做面食?桃子笑笑:我偶尔回家带过一次,我爸喜欢吃,又不直说,拐弯抹角的问我,从那以后,我每次回家都提前蒸一锅发糕,带给他。
桃子素来是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主,煎炸烹炒的手艺一般,一日三餐都很少自己料理,为了蒸好发糕,她一次次地试验,一次次地返工,终于把发糕做得像模像样。
一位同学的父亲久居乡下,晚年喜欢上了文学创作,经常吟诗作文。同学把父亲的文章发在公众号、朋友圈,以此鼓励父亲的创作热情。
同学谦虚地说:父亲学历不高,文笔一般。
哪怕父亲水平有限,至少有儿女做他的读者。对父母晚年培养起来的兴趣爱好,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支持,而不是打击、压制。
我不是个好脾气的人,和父母的相处经常是相见欢,渐生厌,别亦难。
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不同,在一起待久了难免磕磕碰碰。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耐心地和他们交流、沟通。
父母老了,不知不觉间就老了,他们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看不透这个社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不容易。
母亲唠叨,琐碎,耳朵越来越背,做事越来越慢,我陪她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尽量做一个好听众。
她只会唠叨,除了父亲,没有人听她唠叨,她文化水平有限,知识储备不够,遇到事情,说不出合情合理的理由,连父亲都说服不了。
我经常劝她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学学唱戏,学学跳广场舞,学什么都好,多关心自己,少操心别人,哪怕是老伴、儿女。
父亲不服老,他要学智能手机,我一步步地教他,教他拍照,教他看新闻,看视频,他学了半天,吵吵着:这也太费脑子了,不学了。
他要学车考驾照,我说:好,秋天,你到市里来,我给你报个驾校。
我一直主张,不管年轻还是年老都要有自己的事做,不要把重心放在别人,哪怕亲人身上。
父母培养什么兴趣爱好,我都尽心尽力支持。任何事情,父母可以自己选择放弃,我们不能拒绝。
当父母渐渐老去,当父母耳背眼花,当父母看不懂儿女的眉高眼低,为人子女,我们更需要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宽容,因为他们是赐予我们身体发肤的父母,不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