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太极拳,关键先具弟子相!
心不正,自己的位置就摆不正,自己的行止就把握不好。
心不正,思路就会偏,指导思想就会有问题。指导思想错了,路子就会走错。路子错了,成功与否也就别奢谈了。
学太极拳的正心,就是要具足太极拳弟子的弟子相。
何为具足弟子相?
一句话,就是,弟子要有弟子的样子,弟子要有弟子的德相,弟子的身心要具备弟子的素养。
具体来讲,首先,要有恭敬心。对“师父”要恭敬,要尊重,要尊敬,发自内心,不得有丝毫轻慢。这里的“师父”是广义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正式师父,也包括所有给予自己善意指导的拳师和同道,都要谦逊恭敬,不可轻慢。一字之师,铭记不忘。
要明白,恭敬的是师父,是拳师,是同道,也更是拳术!恭敬的是自己的心地,自己的渴求,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毅力,自己的恒心。
要注意,恭敬不代表完全接受和认同,更不是唯命是从。恭敬是品德,是德行,是尊重别人的劳动和智慧,是对给予教诲的感激,是对善意、善行的感恩。
对于所给教诲的正确与否,要用自己的悟性和智慧去判断,而不是一股脑地全盘接受。
教诲需要聆听,要懂得去聆听。懂得聆听,是高超的智慧,是学好任何一门技艺的必备素养。
聆听教诲的对象不同,方式方法也要有所调整。对于自己的师父,不明白的可以问询,可以讨论,不要争辩。依然不懂的,不要急于搞明白,先放一放,用心练拳,用心体悟,慢慢消化,没准哪一天就开窍了。绝不可以贸然否定,除非悟性超群且与师父印证确认过。
师父也不是完人,不可能全是对的,不可能完全没有偏差。有师父认识不到自己的局限,也不奇怪,关键是,自己如何把握分寸,把师父的好东西继承下来。而不是厌离师父,也不是怨懑师父,更不是诋毁甚至指责师父。
对于道友、拳师教诲,也要像师父一样恭敬和尊重,不要去争辩对错高下,要认真去聆听。如果不理解可以问,可以讨论,如果见解相左,不求一致,也勿须盲从。即使观点不认可,也要充分尊重,尊重别人的不同,求同存异,不加褒贬。正确的,接受,错误的,不理也就完了,人家好意一定要领情。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放下自我,放下身段。如果碰到不如自己者,所言,也要认真听取,即使对方可能道听途说而来,也可能是自己没听说过的好东西。对方可能理解不了,也可能做不到,但是,如果自己具有慧根,一样从中受益。
别人好心指点,不管对错,都要听着,不懂可以问,不要去争辩。即使指点没有意义,也要一样感恩,一样友好分享,友好交流。
即使别人身上有很多缺陷,也不要以为意,要能从别人缺陷中受益,这等慧根,才会有所成就。别人身上好的东西,学了,不好的缺陷,避免了,怎么可能不进步呢?
常人对师父恭敬还好,对同道、拳师就差了,其主要原因是不具足弟子相。具足弟子相的,人家才愿意教你,才愿意指点。换言之,具足弟子相,才会找到好的老师。
具足弟子相,碰到高人,能学到东西,能学到别人的好处。碰到水平差的人,也能学到东西,也能学到人家的长处,避免人家的缺陷。
不具弟子相,看到的常常是人家的缺点,常常是人家哪里哪里不如自己,无论是遇到高手还是低手,都难以学到东西。自己都高高在上,一副师父的架势,谁还敢教您?
某曾与同道交流,同道说拳,某耐心细致聆听。同道示范,某配合动作。同道示范摔技时,某本能反应,反摔同道,半途醒悟作罢,某随被同道摔倒。后同道与某交流、指导良多,示范良多,虽然有些并不认同,但还是受益良多。试想某若不醒悟,把同道摔地下,哪来接下来的指导和交流?
某与众多同道、拳师交流,以上情况,多有发生,强某者,弱某者,大有人在,某俱从中受益,岂非侥幸哉!
其次,具弟子相,对拳术要去孜孜以求,对拳术要去钻研。心地要纯净,要质朴,要专一,要投入,不要掺杂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有些人不是对拳术去纯粹希求,而是为了求取自己取赢人的愉悦,为了彰显自己的厉害和水平。这样与人交流,看到的,常常都是别人的不足,常常都是别人哪个哪个地方不如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如何能学到东西?如何能进步?
这样交流,见过再多的高手,再多的同道,都不会有太多益处。自己都满满的,哪里还再装得下别的东西?
更有甚者,赢了人,沾沾自喜,指指点点,好为人师。想一想,别人那里即使有点东西,哪里还好意思说出口?
总之,要学好太极拳,具足弟子相,非常关键。与同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