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释义:

废:不再使用;不再继续。这里解释为停下。

说:音yuè,同悦。

画:划定界限,停止。

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焉:表示肯定的语气。尔:文言指示代词,这样。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

澹台灭明:人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后来也是孔子的学生。

径:《说文解字》:“径,步道也。”只能小步走的路,就是小路。

偃:停止。这里引申为下班。

孟之反:又名孟之侧,鲁国大夫。伐,夸耀。

殿:在最后。

策:鞭打。

祝鮀(tuó):卫国大夫,字子鱼。他是祝官,名。善于外交辞令。

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貌而惹起祸乱的。

免:去除

户:单扇门。亦泛指门户。

何莫:何与莫都是副词。何表示“怎”,莫表示否定。连起来解释为怎么不。

译文:

冉求说:“不是不喜欢老师(孔子)的学问。(而是)能力不足(以实践这学问)啊。”孔子说:“能力不足的人,会在(实践)学问的途中停下。你现在是(还没开始就)停下。”

孔子评价子夏,说:“你做(就是)君子儒,没有做(就是)小人儒。”

子游做武城宰(的时候)。孔子问道:“你得到了这样的人才吗?”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做澹台灭明的人,不走小路。(例如)不是公事,未曾到过我的私人住处。”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打败仗)逃跑时殿后(掩护)。快进城门时,用策赶马,(追上同袍时)说:'不是我胆子大敢殿后,而是马不跑啊。’”

孔子说:“没有祝鮀之才,却(长得)像公子朝一样漂亮,这个世上是难免的啊。”

孔子说:“谁能不从门走出(房子)呢?怎么不遵循这个规律呢!”

解读:

前文说了领导德行的总体外在表现,孔子表扬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在实际做,在执行孔子的学问。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种精神的。比如冉求就抱怨能力不足。孔子批评道,不是没能力做,而是还没有做就因害怕而停止。所以,仁的精义之一就是“做”,要实践。下面一句话就是对这个的总结。做了才是君子,不做就是小人。

对“汝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都是有问题的。就是因为没有联系上下文。不能理解做还是不做。

好吧。我做。那么,“做学问”的人还有其他表征吗?有。比如澹台灭明这个人,他做的是走正道,不走歪门邪道,不搞小动作,不私下里谄媚领导。又比如,孟之反这个人,兵败逃跑时就怕无组织的跑,因为会被有组织的军队绞杀干净。所以,兵败逃跑一定要有殿后的,才叫有组织的逃跑。孟之反懂得这个道理,主动承担了这种组织的作用,而且不居功,还把自己的功劳掩饰一番。这样做获得了全员败军的顺利逃跑,还给了其他败军台阶。当然,这么做是符合“仁”的,但是顾全大义,牺牲自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所以,孔子总结说,外表漂亮,但是没有里子的人,这个世上总是有的。不仅今之世,后之世同样如此。虽然如此,但是出门总是要从门走出去,这是规律。遵守这样的规律就是正道,不遵守就是歪门邪道。比如,从窗子跳出去,那几乎就是小偷。那就走正道呗。遵守规律,坚守仁,实践仁。

关注我爱多嘴,看更多解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