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人最容易“虚不受补”

什么是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首见于《本草新编》:“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其补剂之未可全侍乎”。

吴鞠通所言:“不知虚不受补之症有三: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而然。”

“虚不受补”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补品之谓也。
“虚不受补”这句话从中医的角度至少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
,一个身体十分虚弱的人,要想一下子变得十分强壮,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往往是事与愿违的。药力太猛的补剂,对这类人并不合适。这类人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补品服用后要经消化吸收才能起作用。
第二,一些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状况很差,甚至湿热很重,舌苔厚腻,平时吃饭都觉得不太消化的人,再服用滋补品,症状必然加重。对这些人,医生往往要给开路药,使其肠胃中的湿热得以清除,肠胃功能恢复,舌苔干净,吃东西不觉得胀满,方能进食补品。

第三
,对一些新近患病的人,首先要将疾病彻底治愈。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咯痰,则应先将感冒咳嗽治愈,所谓“祛邪务尽”,方能进补。否则,就像“关门留寇”般,不但补药吃进去令人难受,感冒咳嗽还会粘腻难愈。
还有一种人,吃了人参黄芪之类的补气药后会流鼻血,口舌干燥,这种人可能也气虚,适合补气,但在气虚的同时一定还有阴虚问题,他们的身体偏瘦,舌质也偏瘦,而且舌质偏红,这些都是阴虚的征兆,多是气阴两虚。这种情况下,是不宜单独补气的,如果单独补气就相当于单纯挑亮了生命的火苗,却没有给这个火苗添油加料,至少要加重阴虚。
这类人的虚要阴阳双补,气阴双补,比较适合的是西洋参和太子参,它们能补气而不伤阴,如果用人参,黄芪类的补气药,也一定要用在阴虚已经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或者是要与补阴药物相伍,比如配以沙参,生地,白芍等之类,否则就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中医的补药分补气补阳与补血补阴两大类,前者的药性多温燥,后者多滋腻,所以后者适合消化功能强的秋冬服用,前者适合季节偏湿,又消耗极大的夏天服用,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根由所在。

虚不受补的成因是什么

一、经络不通是虚不受补的主因
经络是沟通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联系内外的重要通道。《灵枢·海论篇》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针灸大成·卷四》云:“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外布一身,为血气之道路也”。经络系统遍布机体全身,起着疏通气机、运行气血、联络沟通内外的重要作用,如《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二十三难》:“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素问·举痛论篇》:“人身十二经脉,乃血气出入之道,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及四肢百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藉以行气血、营阴阳、濡养脏腑组织,使人体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并使脏腑器官之间产生联系。经络不通,气机不畅,则气血不行,机体无法受纳而致虚不受补。尽管导致“虚不受补”的病因不同,但均与经络不通、气机失常相关。可见,经络的通畅与否是治疗虚不受补的关键。

(一)、因虚致经络不通
虚即正虚,包括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及脏腑的亏虚等。中医认为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脏腑器官、形体官窍、经络组织以及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这些精微物质的代谢又需依赖脏腑器官、形体官窍、经络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精、气、血、津液可反应出脏腑器官、形体官窍、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因此,正虚包括精、气、血、津液的亏虚导致脏腑器官等功能失调,运送气血和营养失常,经络失养形成虚不受补。
1、精虚致经络不通:精包括先天之精、后天的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精除了繁衍生命外,还具有濡养、化气、化血、化神等作用;精虚,脏腑组织、形体官窍得不到营养支持,经络失去濡养,长期以往而致不通;
2、气虚致经络不通:气为人体内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虚则推动无力,气血不行,经络失养致不通;
3、血虚致经络不通:血在脉中运行,通达内外,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如《难经·二十二难》曰“血主濡之”,血虚经络失养而致不通;
4、津液亏虚致经络不通:津液起滋润濡养脏腑、充养血脉的作用,津液亏虚,血液化生不足,经络失养致不通;
5、脏腑亏虚致经络不通:脏腑与精气血津液关系密切,脏腑亏虚,精气血津液化生不足,经络同样失养而致不通。由此可见,正虚则气机推动乏力,气血不通、经络失养均可致经络堵塞。吴澄《不居集·诸痛》曰:“虚劳之人,经不化气,气不化精,先天之真元不足则周身道路不通……”。
(二)、“邪气凑”致经络不通
正邪交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正气亏虚,则邪气凑之,正虚无法抵抗邪气,导致邪气壅滞经络而致不通,如《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张介宾《类经》注曰:“邪必因虚而入,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正气的亏虚导致邪气阻滞体内是促成疾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正虚无法抗邪,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疠气等邪气入侵,阻碍经络而致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另一方面,正虚致脏腑功能下降,有形实邪如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化生,阻滞经络致不通。
补益不当加重经络不通。虚证当以补之,然临床上由于辨证失误、误用补益之剂、补益过度等所致经络不通,形成虚不受补。
1、补不对证:由于辨证失误,患者本为实证,误用补益之品,导致经络堵塞不通;亦或误用滋润补阴、呆腻之品补益阳虚证,加重气机阻滞、经络堵塞;
2、补益过度:人体气虚,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气化功能下降,运化无力,过度的补益导致机体受纳无权,无法运化而加重经络堵塞;
3、补益之品搭配不当:由于过度注重补益,一味地滋补,而未能搭配相应的行气活血通经之药,补益之品停滞不行,加重经络之不通。由此可见,虚证时人体经络濡养不足,气机不畅,误补、滥补等均可致经络不通,加重经络堵塞形成虚不受补。
二、虚不受补的治疗,当以疏通经络为先
(一)、调气以通经络
《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的通畅与否在治病及调虚实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经络是气血运行通道,而气在气血运行中起主要推动作用,如《医学真传·气血》曰“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灵魂,中医认为气是世间物质的本原,气的运动变化构成宇宙间的万物。《内经》中提出气不仅构成人体,同时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并且能体现机体脏腑经络等器官组织的功能表现。如《灵枢·营卫生会》中提出:“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
此外,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保证,如《灵枢·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虚证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导致脏腑、气血津液等亏虚而致“气伤”,气的运动失常而致气无力运行,形成气滞以及病理产物的堆积,而致经络不通。在此情况下使用补法治虚往往适得其反,加重经络的阻滞。因此,补虚应先通经络,而经络通畅的关键则在于调气。
(二)、祛瘀以通经络
外感邪气(如风寒湿邪等)及内生病理产物(如痰湿、结石等)均可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致瘀。血瘀经络不通,气血不行则补益不得。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行,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清代外科大师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言“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寓攻于补,补乃得力。虽少减补力,而气藉以达到,且邪不去,补也无益”“俾令攻决滋助,无不如志,一归于气血流通而病自已”。又《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说明补虚之时要先除邪祛瘀,保证气血流通,气血的运行通畅病当自痊愈。可见经络的畅通、气血的条达在治病中的关键作用。
三、治则以通法为首
善用调气活血作用的腧穴,除辨证所取之穴位外,更注重于选取具有调气及活血作用的穴位。气机是经络畅通的关键。虚不受补之病人正气受损,补气之余亦要注重行气活血,选取相应的具有调气作用的腧穴可使疗效更加明显。

如:合谷、曲池均为多气多血之大肠经要穴,善行气血、通血脉,临床用于治疗上肢肿胀痹痛、活动不利等;足三里为胃经之下合穴,调理胃气,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脘部疾患;委中为膀胱经合穴,可疏导腰背部经气,在治疗腰背部疾患时具有显著疗效;太冲为肝经之原穴,具有疏导肝气、调畅气机的作用,是治疗肝气郁滞所致胁痛、胃脘痛等气机失调的重要腧穴;大椎为阳脉之海,可通一身之阳气;膈俞为血会,善治一切血证,且具有宽胸理气作用;郄门为心包经郄穴,治疗心绞痛具有明显功效;三阴交为三条阴经(肝脾肾)交会穴,具有调理肝脏气血、疏导脾气、补肾之功。以上腧穴都具有调气活血化瘀之功用,辨证选取可加强通经活络之功效。

经络是沟通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联系内外、运行气血及营养的重要通道,经络不通是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而在虚不受补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正虚、邪气凑、病理产物的堆积以及补益不得当均有可能导致或加重经络的不通。虚不受补的前期治疗应注重通经络,行气血。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自行,气血行,经络通,故临床上先予以调气通经络,后进行补益,同时注重以神调气、调补脾肾等。
本文选自吉林中医药2019年7月第7期,作者黄小珍、粟胜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