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会掌之精华——摇体式 | 揉球式

  肖氏八卦掌

八卦掌是我国传统拳术之一。它起源于何时,因缺 少历史记载,已无法考证,八卦掌广为流传是在清朝咸丰 年间。在北京一代最为盛行,董海川先生那时在北京授 艺,独创一格,自成体系,所收弟子甚多,影响最大。其实八卦掌并非始于董海川,在其公开传艺前,已有 其同门师兄李振清及肖海波传艺于任致城、刘学正、陈家泰等人。在董氏八卦掌真传尽失的今天,李、肖二公的传 人至今仍保留着八卦掌的原传功法,为了继承与发展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特将这濒临失传的肖氏八卦之真谛整理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

原传八卦掌的入门之基为夹马桩,其训练原则是通过间架的静力定型而拉伸人体的筋骨,及改 造内脏系统和呼吸的平稳状态。使周身形成一个整劲 后,再求上下肢和腰身各处形成的合力与分力的协调一 致。八卦掌对整劲的认识是上肢与背部的筋力相连结, 腰背与胸腹的筋力相连结,四肢、躯干、头、颈。整体腹背 两面各成系统的有张有缩的筋力连接,以及内脏备器官 在呼吸配合下与周身筋张缩的一致运动。八卦掌法之 桩形注重椭圆形的连结放长。

此桩法为津门学者卢正文先生经过反复体认实践后,又将原传夹马式升华为“内在统一结构拳法”其主要推进要诀为:“箭铭密集摆头忌,马鸟跷足急趋,身如拱梁拓朴变,身法四正补为一”。其 掌法运动注重走中发力,但任何掌式的互相连接,必须是 基本掌式的弧形变化。并强调无论身体在任何一个角度,都必须保持躯干的中正,双掌的弧线内外拧转滚动, 全由身体高低反侧的运动带动而得,故亦如卢氏结构一 样处处是桩与桩的变换,八卦掌运动的原理充分利用了 “关节为动力枢纽”的这一特点,掌式的变化和步法的运 动均由四大关节(双肩双胯)的360”的旋转而成。配合 手臂的螺旋拧转,从而芗证劲力直达指稍 ,碰哪哪有力的 均整状态。

大成宗师王芗斋先生对大成拳的创立,即从根本上吸取了八卦掌的功法,“摇旋”(平面螺旋力)的训练,就是八卦掌的入门之基,通过身与手臂的反称定型, 利用关节的功能,把身体象砣螺一样转起来,使关节象机 轮一样灵活、有力,故“关节若机轮”的明训就是八卦掌的 经验之谈。八卦掌的运动形式是起动游走法,就是通过整体劲力在关节和重力的反作用力下完成的,其步法基本形式 是摆扣步,即双足行进中提胯落胯的训练,并使身体不论 处于何种状态下间架不失。八卦掌中的身法步法极其实 用、相对形意拳的直中打法要灵活多变,而且身体的起伏 拧转是武林所独有的。随着西洋拳击的介入,中国传统武术必须把间架向高提起,不然下肢承受上体的重压,不 但步法不灵活,而且会被拳击手的居高临下攻击压着打。中国人种的身体素质不如西欧,相对而言中国人本来就 矮小,若再降低重心就更处于劣势。实践证明:八卦掌有 三盘练法,而以下盘最难,但下盘练法若当功法来练则未 尝不可,若以技法向当今武林挑战则不会乐观,其身法的 爆发起动不应局限于整体加惯性的推动式发力,而应通 过波浪起伏,脊柱带动躯干的蠕动式折叠倾压状态涨缩 来加大手臂的打击力度。如同形意拳的劈钻的运动轨迹 是身体的波浪起伏,较起对方的重心后再发力的打法,击打时只求正与不正而不管中与不中的意识,形体的无意 识发挥。肖民八卦掌鉴于建立一个内外统一运用的机能系统 是来之不易的,因此在整个拳技动作的编排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肖氏八卦将全部动作拳势分成八个组 (分别是;夹马式、鹰翻式、穿掌式、自行式、地盘式、龙行 式、猴纵式、穿林式),每组一个母势(大式)和七个子式 (小式)八组的练习顺序依次为桩法、腰肩法、掌法、腿法。步法、身法、手法和盘拳过手的走法——灵巧活变之法。

肖氏八卦的老传统是把桩法放在首位,就是要把人 体内外统一运用的机能系统,在较易自如控制的静态动 作结构中建立起来,以防止在运动性动作上干扰新的结 构关系的建立和无意识中反倒加强了习惯形成的局部用 力。

肖氏八卦桩法以后的各组拳式,对于拳掌臂腿等部 的练习,并不是都放在跑圈子似的“地盘式”中练习。因 为拳掌臂腿等动作,特别要求他们能够发挥整体劲力,那 么仅凭在走圈子中练习是不可能的,动作的次数也是不 够的;另外,拳掌臂腿等动作,如果脱离了腰身等动作关 系,不仅动作无力,而且用力也是低效的,所以肖氏八卦 全部拳式动作的编排,在桩法练习以后,由腰而腿而身, 逐一地通过锻炼,再练习手法的运用,直至最后行步活变 怕“穿林式”人一环接一环的前后程序,表现了整个拳技 动作组织结构的严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一大式是“夹马式”,通过“九诀一身之法”求取整 体劲力。各个变式,是在大式所产生的功力的基础上,进 一步加以运用的式子,拳技技术一个主要方面是击打形 式,在它形成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形成动作的技能 技巧,一方面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特别是通过内功拳 技的练习,除使人体运动系统得到很好的机能表现,内脏 系统及人的意志、性格等也都能获得完满的训练。第二 大式是“鹰翻式”它是在夹马式基本手法及劲力在定势中 已形成的基础上增加了腰部支撑运转和向走转之中施展 技法上的过渡,因为八卦掌必须在走转之中施展技法、表 现功力,要求一举一动都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因此又增加 了“拨扛式”内功训练,它反映了本!'〕拳法,劲力真正来源

第三大式为“穿掌式”为的是使央马桩功练就的整体劲力 作用到手掌上。

第四大式“自行式”中八卦拳腿法的基本 功,通过这些腿法动作的练习,以便求得完整的基本腿法 劲力。

第五大式是“地盘式”,是在桩法、腰肩法、掌法、腿 法的练习之后,向一个更高技法形式的过渡训练。原传 八卦产生的主要来源就是“冲锋陷阵”,这一式反映了八 卦掌法的本来面目。

第六大式“龙行式”是为了适应冲锋 陷阵来去自如,这样,就必须有连续不断的往复回旋和婉 延曲折的身法和步法,此式正是为此而设。

第七大式“猴 纵式”是提高拳术的手法技能技巧的训练。

第八大式“穿林式”是原传八卦最后锻炼阶段,本门传称“盘拳过手行 步活变之法”,将以上各式中整体劲力的变化,都贯穿于此式中加以运用。这一式在运动的技能技巧上,是六十四式功法和技法的全面展开,在精神意念上,如同闯进千军万马之中,往来自如,任 意冲击,如入无人之境。因此从整个锻炼过程来看,可以说原传八卦不仅在技能技巧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且在意志的坚强、勇敢等方面,可以养成无畏的精神。

八卦之技法原来仅有削、掖、塌三掌,也称老三掌,这三掌的技术是针对八卦掌有的步法及身法而设计的,如削掌是在走转中间架不动,拧裆反胯而成横向螺旋发力 拍图99人掖掌是在走转中身体突然前撞获得的后手掌 根向斜下方压缩发力(如图掖掌100),塌掌,是在身形拧 转中,突然扭动腰身向对方胸腹的发力轨迹(如图塌掌 101)。原传八卦之胸前挂印是在走转中突然 回身提膝,利用胯的催动把脚蹬踹出去,同时身体相应地 后仰与前蹬踹之腿形成互争。以维持一足支撑的平衡能 力。详尽练法请参见《阴阳八盘掌函授教程》 第三节 宋氏形意 明末清初,山西人氏姬龙峰,精于枪法,遂变枪为拳, 是为形意拳之始,依次传曹继武、马学礼、戴龙邦、李洛 能。形意巨擘宋世荣先生师从于李洛能,宋先生内功精 湛,独步海内,形成有独特演练风格和特击风格的形意拳 法一宋氏形意拳。宋氏形意素以“养练并重,技击性强”而称著武术界。下面就其基础功法介绍如下。宋氏形意拳的基本功,在于锻炼人体之本能,克服后天之僵劲、拙劲,进而转成通体活泼。为技击打下良好的 素质基础。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整套基础功法包括:摇体式、揉球式户龙回首、三体式。浑圆桩、内功盘根。既有定式又有动式,其目的是为技击服务。下面逐一介绍。

一、摇体式

摇体式是本拳最基本的功法,其中包括搅海结丹、无 极无端、指天划地、双回金环、侧旋风轮、察天观地、摇首 定慧、润面舒心八个动作。起式::两足并立,头如线系,尾骨内卷,颈椎后领两 臂自然下垂,两眼漠视前方,口似闭非闭,齿似扣非扣,舌 尖轻抵上胯。深呼吸三口,待心平气和后,左脚外开与肩 同宽,徐抬两臂,舒展十指,双手重叠徐按于脐下方寸之 地。尔后搅胯转腹左右各36次。是为“搅海结丹式”。徐抬两臂至胸前呈半圆状,十指舒展相对,手心向 内,然后保持间架,腰肩自然松落,作左右30次旋转,眼 亦随之左顾右盼,是为“无极无端”式。两臂徐放,左腿前迈一步,松举右臂作前后360°旋 转各36次,左臂随之摆动,左右动作相同,是为指尺划地 式。两足并立与肩同宽,两臂同时上举,做前后360°旋 转各36次,是为双回金环式。两臂松垂,两手松握,向体侧左右做360°旋转各36 次,是为侧旋风轻式。两臂松举,两手指舒开相对至头顶,腰身向后极仰, 以不失平衡为度,眼向上看。随后腰身向前下折叠,双手 亦随之动作,眼向下看。如前俯后仰各36次,是为察天 观地式。两臂松垂,双手徐按腹上,头做左右旋转360°,各36 次,做前后左右互摆各36次。是为摇头定慧式。两手摩擦至热,作洗脸式正反各36次,舒指梳头36 次,照后默立至心平气和,是为润面舒心式。至此,摇体式结束。通过此项基本训练,持之以恒, 可以通体活泼,僵劲渐除,灵劲渐升,打下第一基础,亦可 做为日常之修为手段。

二、揉球式

揉球式做为基础功法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习者通 过此式尽快得到螺旋和抽缠劲的体会,其动作如下:两足分开,宽可容肩,两手曲伸胸前,手心相对,作抱 球状,然后两手在保持间架的同时,作抽缠动作。腰胯肩 两臂亦随之旋转抽顿,姿式可大可小,动作可快可慢,久 习之自感妙不可言。

三、神龙回首

神龙回首式旨在锻炼人之腰身手臂之抽长,左右回 旋之精神,其动作如下:两足分开宽可容肩,两臂松沉,两手尽力舒卷,然后 右手在胸前,经面前划弧,旋卷伸出高过头顶,头随手转, 眼注右手,左式左手动作相同,如此往复,日久亦得其神也。

四、三体式

三体式是形意拳最根本的东西,有万法起于三体式 之说,各派均对其极其推崇。“入门先站三年桩”,就是来 源于此,宋氏形意也以同样高度重视它。其练法如下:两脚并立,两臂松垂,颈椎后领,尾骨内卷,两眼平视 .前方,平心静气,然后两手徐徐抬起,手心向上,至胸前徐 徐下按至小腹,舒指翻卷,从小指依次卷握呈半握拳状, 拳心向上。随后身体半面向左转,左腿加回收,左脚平抬 至右脚胫骨,左手回腰际,右拳从腰际向前旋转向前钻挤 而出,高与鼻尖齐,拳心斜向里,重心落于右腿,进而左脚 向前迈一步,同时右臂里旋回抽,左拳变掌沿右臂向前下 方劈出,是为定式。

要点:三体式整个过程,身形顶头竖项,裹肩坠肘,含 胸拔背,右拳上钻和左掌下劈要似直非直,似曲非曲,保 持半月弧形,劈掌与迈步协同一致,要做到鼻尖、手尖;足 尖三尖相照,同时要注意腹部松实,呼吸自然,以成桩法。

五、浑圆桩 浑圆桩是求整体笃实周身弹簧鼓荡的功法,故未派 形意尤为重视,其姿势如下:两足并立,一足向前迈出一步,两脚呈了八步,身型 看正似斜,看斜似正。臂往下坐,身往后靠,两腿弯曲,前 脚跟略离地面,膝盖有前顶上提之意,后腿根向里做裹。目视前方,两手舒指,曲肘环抱,肩撑肘横,手心向内,左 手心的位置与左脚的位置相对,右手心与右胸部相对,两 臂之弯曲不可小于90度,后手略低于前手,周身关节都 应有似曲非直之意,要做到头顶好象有线上提,颈直而微 拧,左足在前左拧,右足在前右拧,下颌微收,肩撑肘横, 背骨竖直,两手距离约三拳,十指分开,大指小指形成争力,中指前伸,两腿重心前三后七,两眼平视前方是为定 式。

六。内功盘根

通过正确的桩功和其他功法训练,就能使习者获得整体的劲力,但在运动中继续保持劲力就不容易了,为了解决劲力的由静到动的这个关键过渡,前辈们在实践中, 才研究创造了“内功盘根”。它不仅能加大下肢的连结拉伸量,增强下肢的柔韧和劲力,更能弥补站桩时,下肢的不足之处。详细练法见《宋氏形意拳函授训练教程》 七、五行拳,五行拳是形意拳之母拳,表面上是五个式子的演练, 实际上是五种劲力的修为。因此要求习者认真观摩,刻 苦修习,以达到五行合一的境界。通过劈拳的练习,要得到前下、前上、弹簧诸劲以及 步法的趋踩之法,通过崩拳的练习以求得周身的整劲,以及步法上的趟劲和手法上的穿透劲,通过钻拳的练习,能 获得周身拧裹之劲力,而通过炮拳的练习则可以得到腰 胯的拧裹劲力和双臂的抽缠击打劲力,通过横拳的练习, 要得到多种劲路能爆发于一瞬的本能。(其练法及用法 见《中国原传实战武学训练教程》及教学录相带)形意拳 散手及十二形均略去。详细内容见(宋氏形意拳函授训练教程》 第四节:心会掌(摘录) 一正面浑圆桩(同卢氏浑圆柱)求取整体劲力。

二、青龙出水式:两腿前后开立,两脚间距约两肩宽,身体重心在两脚 中间前脚尖内收向斜前方,后脚尖外展也向斜前方,两膝 微曲下蹲,两胯内合,十趾抓地,两手前伸,手臂旋拧,手心向上,十指朝张,肩撑肘横。本功为强化整体劲力。

三、抖大杆 在我国传统武技中都有抖大杆的训练,其目的主要 是训练发力和整体实力。大杆指的是白蜡杆,长约九尺,粗则宜握即可,抖大 杆是提高爆发力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蜡杆朝某个方向的 反复抖动,努力把劲力贯于杆头,使大杆与躯体浑然一体。

其练法如下:

1.劈杆法:丁八步站立,左手握大杆后端,手心向上,小臂拧裹, 手腕与大杆贴紧,右手握大杆的最后端,贴于肋胯之间, 眼睛顺着大杆盯视前方。如图,躯干由45”侧面,膝胯互 争,变为15”斜面,躯干斜面撞压,骶骨下插,前足踩后足 蹬,双胯横撑,肩胯互争,带动双臂滚翻,并带动双手前后 分争快速将大杆前劈至与腹齐,骤然停止,回复预备式, 再反复练习,速度越快越好,努力将整体之劲力贯于大杆 梢部。

2.崩杆法:下肢姿式同前,躯干以15”大斜面争拉蓄势,然后伸 15”,突然合为45”,头向前撞,脊柱压缩向前弹射,躯干同 时划立圆,下肢前踩后蹬,形成整体发力,带动双臂将大 杆向前突刺,但须间架不动,重心前移之惯性主要由 15o—45”的合胯形成,躯干合至45”时突然停顿。此法极 易获得崩拳之渗透力。

3.钻杆法:下肢同上,周身争拉蓄势,突然长臂缩身(钻拳发力 之要诀)将大杆抖出,此时须注意间架不可上举,(应肩架不动),躯干骤然下坐,带动间架反称,形成上下争力,由此式可体会到钻拳的秘诀,稍有体会,即可以此动作发力,将对手击飞。

心会掌之精华

1、张弓望敌:以技击桩站立,前三后七,以躯干催动 重心成前七后三、两臂内螺旋向上、向前、向下翻滚,使前 手与右手、前手与躯干成拉长侧面。同时顺胯开争,足蹬 步射,把前手摧出,精神上如蓄力开弓,浑圆争发。下肢 不动,以双胯立旋,搅动身体合面摧动后手,再成拗步拉 长状态,此为左右互换。调面闪动,连续发力。

2、青龙出水:敌我双方对峙,当敌以各种拳法向我进 攻时,我从技击桩式,小臂拧旋而出并合身而进,这样既 防住了对方的来拳,又因为整体的前撞,把对方的重心破 坏。再有当敌我双方发生纠缠,对方手臂压在我手臂之 上,我无须以力相抗,而是突然沉肘竖臂,让其手滑入我 的臂弯处,我突然上挑发力,拳锋直兜击对方下颏,咽喉, 如果对方手臂在我手臂下方,我可用挂劲捻压对方,先使 其后跌重,然后突然钻拳(或穿掌),击打其胸部和面部 (或咽喉),如果我掌或拳锋走空也无需担心,而应加大发 力的路线,把整条小臂当做发力的面,(而不是点)哪接触 放哪。从结构原理分析,双臂拧施而出与八卦拳中拳从 口出的要诀一致,双臂横向支撑中为了防护左右抡击的 来拳,这一拳式的动态形式为射腿单炸和身体突然失重, 但不完全失重的躯干斜面撞压,以及突然把身体的正面变为45一25°的斜面,双臂的运动角度相应加大成钝形 三角,但主动运动是手臂与身体以肩关节为轴的争拉运 动,躯干的斜面撞压,是为了增强整体的穿透力度,所以说青龙出水三面顾定(防护正面及左右两面的来拳,集中中线突然发射)。

3.童子挂画:敌我双方对峙,当敌欲发拳或已发拳之际,我已起动以蛇形步向对方接近,同时利用揉球的拳式,左右斜行调动两面,当对方的拳头已基本接近我的身 体,我迅速加快身体的关节螺旋运动,并螺旋上升,把放于中盘的拳式逐渐旋至对方的腋下,整体螺旋发力,把对 方挑起来,由于对方是根节受创,往往会双脚离地腾空摔出。

心会掌之实战绝学及训练体系,我们将在《赵道新格斗体系训练教程》中详尽阐述。一九九O年三月十一日,赵道新先生病逝于内蒙古,先生为当代搏坛高手,他那双以骇人劲力震撼搏坛的双掌,将永远激励后学之士,向人生的目标义无反顾的前进!

(0)

相关推荐

  • 庞老师推测:张占魁前辈三体式,竟暗含八卦掌抻筋拔骨玄机?

    张占魁前辈站的三体式有什么奥秘,都有什么要点,观看下面视频了解详情 张占魁前辈站的三体式,前手的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后手松沉圆活 现在很多练太极八卦形意的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老前辈年轻练功时非常注重这一点 ...

  • 宋氏形意拳 五行拳

    作者:宋光华 蔡卫东 五行拳是形意拳中的基本拳法,在形意拳门内,也被称为"意拳"."五拳"."形意母拳",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五行拳在形意拳中所 ...

  • 一口气读完心学40句精华,品读王阳明的人生大智慧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甚至有人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 下面,一起读完心学40句精华,品读王阳明的人生大智 ...

  • 董针掌诊精华

    [掌诊说明] 1.察看掌上浮起之静脉管(筋脉),色青者主寒.主虚:青黑愈甚,病则愈重.颜色红.紫红主热.主发炎. 2. 呈青色之诊为多. 3.肉软内陷者属虚. 4. 掌背三焦经上,中白.下白一段诊脾, ...

  • 中医临证经方论坛记录(8)心静心宽,轻摇缓步,看天边云卷云舒

    2017-07-23中医临证经方论坛群聊精华记录 南宁-陈朝经: 6.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 半夏扁豆绵黄耆, 芡实莲肉共百合, 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 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与大黄 ...

  • 董针掌诊“精华”

    优质公众号推荐: 古医经方 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 关注 [掌诊说明] 1.察看掌上浮起之静脉管(筋脉),色青者主寒.主虚:青黑愈甚,病则愈重.颜色红.紫红主热.主发炎. 2.呈青色之诊为多 ...

  • 扎心:掌控情绪是个伪命题,真相是看人下菜碟

    扎心:掌控情绪是个伪命题,真相是看人下菜碟

  • 中国诗歌报第一临屏诗创作室《默默的情怀》《心如月》精华作品247期

    中国诗歌报第一临屏创作室编辑部成员 总编: 海底月 主编: 舟儿 副主编: 贾成恒 孙秋鹏 李玉文 巡查编辑: 牛仔很忙 一组参选编辑: 舟儿 孙秋鹏 静雪 岁月风铃声 赤峰文学艺术 贾成恒 冰熊妹妹 ...

  • 《心的重建》精华摘录

    ​作者露易丝·海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被誉为"最接近圣人的人"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 ...

  • 【武学文库】心会掌六十四式详解 (上)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原文首刊于<武魂>杂志1996年第5期) 图为原刊版页   编者的话:郭继明.于国权二先生提供的"心会掌64式"套路在 ...

  • 摸鱼滚球揉球功

    (一)预备式 松静站立. (二)动作方法 1.左(右)脚上一步成左(右)弓步.两手从体侧提至腹前.然后随身体前移后坐,两手手心向下,由一侧向另一侧弧形划圈(两手可以自然更换方向).有如"摸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