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惊艳过时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如今正在渐渐消逝……

时间回溯到20多年前,手艺好的师傅在村子中是最受人尊敬的人。十年学徒,十年副手,十年操刀,十年坚守,十年传承,手艺人的生活简单而顽固,登峰而造极。

这些从事手工艺的师傅们,在各行各业中留下了智慧的结晶。而如今,这些民间传统的手艺,一个个的逐渐离我们远去,有些甚至都已经消失,剩下的仅有温暖回忆,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进程。

下面这些民间传统手工艺,其中很多已经为了属于70、80后的童年记忆,你有见过它们吗?

打铁

“叮当——叮当——”清脆的打铁声已沿着长街传来,又飘出去很远。那些斑驳的墙壁,古旧的货台,小小的店面,让人忍不住回想过去的时光。

一张铁砧,几杆铁锤,几把夹剪,风箱、火炉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将锻打的铁块,烧红放在铁砧上,大锤、小锤轮番对打,千锤百炼间,一件件锨、耙、镰、犁、铲、刀、叉、钉等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工具、用具便打造出来了!

手工制秤

手工制秤是个精细活儿,在“斤斤计较”之间,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子秤的普及,这种手工杆秤的手艺人已经少之又少。但在一些老街小镇,依旧有一些制秤人坚守着这个传统的老行当,成为最后的手工杆秤制作人。

弹棉花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旧时,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逼,整年在外地为人弹棉絮,俗称“弹棉郎”。

如今,手工弹棉逐渐为机械所代替,已经很难找得到了。

竹篾

在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吃过晚饭,出来纳凉,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村里总有几个老人会编竹篾,饱经风霜的双手上下翻飞,向围聚在周围的孩子讲述过去的故事,休息的间隙吸一口烟斗,吐出的烟圈上升,在漫天星光下氤氲地散开。

一切都在改变,我们不会再在晚上摇着蒲扇出来纳凉,记忆里编竹篾的老人也日渐稀少。

捏面人

面粉,刮子,竹篓,梳子,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行当,灵巧的手捏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神奇的记忆把我们带回了美好的童年。

面人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人,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人。用于收藏的面人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人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吹糖人

吹糖人是老北京特有的一个行当,老北京话叫做“吹糖人儿”。每天小贩们挑着一把特殊的挑子,一边是展柜和凳子,一边是带架的长方柜。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明朝宰相刘伯温。

伴随着生活的变化,吹糖人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一并消失的还有那香喷喷的糖稀味、锣声和那渐行渐远的童年。现在有些景区依然还能看到,但味却已经变了。

虎头鞋

家里老人说,小孩子穿虎头鞋能保平安,保佑孩子驱邪避凶、平安顺遂、繁荣昌盛。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

制成虎头鞋是想将这种美好的寓意带给孩子们,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充满情怀又耗费时间精力的手艺,也被机械生产线冲淡,逐渐走出人们的视野。

提线木偶

三尺小舞台,十来条丝线,三两个木偶,顷刻之间,一台好戏就上演了……不论是《西游记》还是《哪吒闹海》,提线木偶总能不负众望的精彩表现。唐玄宗在他的《傀儡吟》一诗中这样描述提线木偶: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我国的木偶产生可追溯到商代,由此可见木偶发展历史之悠久。

如今,当机器高速运转的轰鸣声湮没不紧不慢的精雕细刻,整齐划一的流水线生产逼退独一无二的手工制作,宣告了传统手工艺黄昏的到来。

曾经的珍贵民间手工艺渐渐消逝在时光中,后人也只能在橱窗外遥想、惊叹当年巧匠们的娴熟技艺和绝妙构思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