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割据西北,为何前凉能稳居凉州数十年,而后凉却要到处平乱?
前凉和后凉,都是十六国时期,曾经占据凉州的政权,但前、后凉虽然都曾割据西北,甚至强盛一时,但两者的遭遇却千差万别。
前凉建立后,迅速稳固的西北局势,得以在河西稳居数十年,最后在前秦强盛攻势之下才覆灭;而后凉建立时,虽能傲视西北各政权,但却无法彻底平定西北混乱局面,没有什么消停日子,最终在群敌环伺之下覆灭。
是什么造成的前、后凉这两种迥异的结局?结合前、后凉所处的时局等因素,来一起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前凉和后凉的可比性
其实五胡十六国时期,在西北割据的除了前、后凉之外,还有北凉、南凉、西凉以及西秦等政权,前凉覆灭之后,前秦也短暂统治过西北。但除了没有什么可比性的前秦之外,北、南、西凉以及西秦,其实政体和统治都未能达到前、后凉的程度。
前、后凉疆域对比简示
即便是疆域堪比前、后凉,以及实力甚至强横一时的北凉,其实也没有如前、后凉那般的相似开创局面。是的,前、后凉之所以能够有可比性,其实更多的是两者都率先开创西北割据局面。如北凉、西凉等政权只能算是在后凉割据西北的事实之上,起兵反叛割据一隅而已。
前凉在五胡之乱初起之时,趁北方丧乱,割据西北;而后凉,则是趁淝水之战后,前秦衰败,北方混乱再起之际,割据西北。两者在所处时局,及初期实现的规模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也就有了可比性。
二、前、后凉自立西北之后,完全不同的遭遇。
前凉建立后,经历前、后赵、前秦统治北方,知道前秦消灭前燕等强敌之后,才彻底攻破消灭前凉。而至此西北已经在前凉统治之下,经过了七十余年。虽然向前赵、东晋等势力称藩,但前凉的确在十六国乱世前期,在西北创造了短暂的安定局面。
而反观后凉政权,吕光建立后凉政权之后,用兵和平乱就几乎没能停止。吕光自西域返回凉州开始,便先后消灭了前秦凉州刺史梁熙、前凉宗室张大禹等反叛势力。其主簿尉祐、大将徐炅、张掖太守彭晃、西平太守康宁等人,也纷纷反叛后凉。西秦、北凉、南凉等政权更是纷纷自立,与后凉之间展开了频繁的交战。
虽然前凉建立之初,也有过鲜卑和地方大族的反叛,但张氏很快就平定内乱。终前凉国祚,都未发生规模巨大的反叛之事,主要强敌为中原政权的攻伐而已。那么,为何同为割据西北的政权,前、后凉之间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呢?
三、为何前凉能迅速平定西北,而后凉却需要四处平乱?
从几个方面来看同样割据西北, 为何前凉能稳居西北数十年,而后凉却要四处平乱,没过上多少安定日子的缘故。
1、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时局影响
五凉及西秦等政权的建立,其实都西北地处偏僻,并未与中原势力产生直接冲突,以及这种特殊地利条件下,受中原时局的影响分不开。前凉是如此,后凉也亦是如此。
前凉建立之时,胡族之患初起,西北经历西晋末期的氐、羌等胡族叛乱被平定之后,经历短暂的统治空档期,这才有了张轨在永宁初年(301年),出任凉州刺史进而图谋西北的结果。
可以说,从大环境上看,当时中原正遭遇“八王之乱”的内斗,以及之后对抗胡族侵扰,晋室与胡族势力对西北的掌控都是十分微弱的。这才有了张轨、张寔父子,能够迅速在匈奴、羯迅速统一北方各地势力之前,割据西北建立前凉政权。前凉的建立,正是得益于这种契机。
而后凉虽然初立之时,西北面对的时局与前凉建立时颇为相似,当时北方都陷入乱局。不过,吕光妄图割据西北之时,经历前、后赵、前燕、前秦等政权相互征战过程,诸多如沮渠蒙逊、乞伏国仁、秃发乌孤等胡族酋帅,慕容垂、拓跋珪等亡国宗室,以及诸多依附强大势力的野心之人,都在前秦打造的统一局面出现混乱之际,纷纷展露出自己的野心。
这种时局上的差异,让张轨父子和吕光同样割据西北时,需要应对的辅政局面有了很大不同。
前凉建立,弥补了西北凉州的统治空白,加之当时晋室自保尚不及,根本无力统御西北。而胡族势力妄图覆灭晋室参与势力,占据中原,对远在西北拥有地利优势的凉州,也暂时并未大规模劫掠西北。因此,前凉才得以占据西北。
但后凉建立,正值原本松散、充满弊病的前秦北方统治破灭,各势力包括当初被迁徙到中原、关东的西北氐、羌等胡族势力,纷纷图谋自立割据一方。因而面对前秦无力统治西北的局面,各势力纷纷起兵反抗吕光妄图平定西北的盘算。
2、开创者的身份对稳定西北局势的影响
除了地利、时局的影响以外,开创者的身份,也是影响前、后凉不同境遇的重要因素。在《》当中我们讨论过,前凉张轨出身西北大族,与当地士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也造成了张氏能够借助西北当地大族的力量,迅速平定了西北胡族等反抗势力。
并且,在张氏任用宋配、阴充、氾瑗、阴澹等诸多西北士族子弟,也对于与统治地方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诸多士族参与其中的前凉统治,避免了如吕光建立后凉之后,诸多地方郡县势力的反叛。
再看吕光仅为前秦部将而已,虽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可以西域的数万精兵,能够在西北迅速打开局面。但在长期的统治过程当中,如果无法安定地方势力,就会出现诸如张掖太守彭晃、西平太守康宁等人这样的起兵自立。
因此来看,开创者的身份对前、后凉的统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前凉虽然因与西北大族的关系,导致西北大族在前凉中后期出现了反叛情况,但整体局势上尚算稳定,前凉政权也并未因大族的反叛,出现张氏统治的不稳。而正是后凉开创者吕光出身氐族酋帅,无法与西北当地势力建立联系,最终导致政权统治的不稳固。
3、前、后凉施行教化的影响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同样是导致前、后凉的统治,会出现如此大差异的结果,那便是两者在建立统治之后的教化问题。这是汉族政权与胡族政权之间,十分具有鲜明差异的例证。
以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股肱谋主,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晋书·张轨传》
张轨在平定西北之后,最先做的事,并不是穷兵黩武、骄奢淫逸,而是推行儒学、施行教化,设立学校、崇文祭酒等,恢复西北凉州因胡族叛乱而产生的教化缺失问题。张轨教化凉州,对于前凉政权的统治,影响十分巨大。利用推广儒学的方式,不仅笼络了大批人才,而且儒学治国延续了中原汉族王朝一直延续的统治方式,让西北前凉政体愈加稳固。
反观后凉等胡族政权,建立之后试图武力消除反叛,反而导致叛乱越来越多,最终走向覆灭。缺少像前凉政权这般的统治思想,让后凉无法实现内部统治的稳定,因而才导致了内部诸多叛乱的愈演愈烈。甚至吕光死后的后凉宗室,也出现相互争斗的局面,这也与其缺少如儒学这这样的统治思想,有着十分大的关系。
最后
前、后凉在建立和规模上,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因此有着不容忽视的可比性。而前、后凉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境遇,这与特殊地利下时局的影响、开创者的身份以及施行教化问题上,都密不可分。前、后凉的不同境遇和结局,正是十六国时期,汉族政权与胡族政权的鲜明对比。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