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医案,看看没坏处:孙培荣针灸验案(十二)
孙培荣:台湾针灸四大家。出生于山东临沂县。拜师于其表伯『钱曾文』学习针灸,钱曾文医师当时即以针灸有名,名震遐迩。钱曾文医师教导孙医师由熟读『针灸大成』入门,并配合古籍的钻研,参以临床经验。
孙培荣医师一生共收有入室弟子40余位,以指导针灸大成与各种古典配穴法为授课内容,并将一生经验不藏私地传授给弟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弟子为武仲瑛、周左宇、孙宝琳。
孙师针法神乎其技,观其医案每每收获良多,今天整理出来希望能
对古典针灸爱好者有所帮助!
主治病名 飞扬喉风
歌诀 飞扬喉风热上壅,上腭红肿气不通,饮食难进恶险症,急于患部用针攻。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飞扬喉风症:此病生于上腭,亦名悬痈,形如紫李,气息不顺,饮食难进,木痛不堪,此脾经蕴热所致,倘不急治,惟恐毒气攻脑,则不可救矣。(见验方)
古人治疗经验 用三棱针喙刺患部,放出毒血即愈。
医疗案例
【案例一】:陈先生:六十六岁,浙江定海人,住基隆市东明路,患飞扬喉风病,上腭红肿,呼吸困难,头面肿胀,饮食难进,民国五十五年十月二十日来所求治,即于患部,上腭红肿处,用棱针排刺,出血而愈。
【案例二】:季君年五十一岁,安徽人,住台北县北投镇,上腭红肿,饮食不方便呼吸困难,有时轻,历经半年,民国五十九年七月二十九日,求予诊治,即依上法施针,先后两次而愈。
主治病名 对口疮
歌诀 对口疮疡颈后寻,约近发际与痖门,人中一针灸三壮,继泻身柱效若神。
穴位介绍 人中:在鼻柱下沟中央,近鼻孔陷中。身柱:在第三椎之下。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对口疮症,此疮生于项后正中,发际哑门部位,名曰对口疮,偏生者,名曰偏对口,亦名偏口,根盘宽大,不红不肿,或微微作痛,色暗不明者,乃阴疽也。对口之上生疮,名曰落头疮,亦名截头疮,又名砍头疮,倘若失治,最为险恶也。(见验方)
【分析二】:对口疽,病名,亦称脑后疽,发在枕骨之下,与口相对,故名。初如粟米,焮肿作疼痛,气粗鼻塞,渐大如盘,如盌,红活速溃出稠脓者易治,紫暗难溃,时出血水者难治。此疮生在项部,于发际正中与口相对,名曰对口,在发际偏生者,名曰偏口:初起色白,大如黍米,粒中含极微细之黑点,奇痒难忍,若指甲抓破,至十数小时,则粒下即起硬核,于外不见,以手摄之为知,数十日则内部坚硬,渐时高起:久则疮口横裂如口,甚者其口能裂耳后,若疮灰紫,其人昏迷,即无救矣。
医疗案例
【案例一】:王君,约四十岁,山东人,住台北市长安东路,颈后中处,发际哑门部,生一疮,红眼白头,疼痛难忍,民国四十二年秋,余诊所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时,求予诊治,经施针人中、并灸三壮,身柱一针泻之,其疮霍然如失矣。
【案例二】:郭X扬,男,年五十四岁,湖南人,住台湾省台北而建国南路,菜市场内,在项后发际哑门部位而忽生一疮,初起疮头微小,似有发痒,渐致根盘宽大,不红不肿,微似有作痛,后变成红根白头,痒极难忍,寝食俱废,痛苦不堪,日夜不得安眠,二目昏花,颈不能转,顶不能抬,此人系贫民。无力医治,于民国六十年七月十二日,经友人介绍,免费予以治疗,经取人中,身柱,委中放血,每日一次,继续诊疗六天,日渐消失,痛止而愈。
【案例三】:李君,年四十岁,山东平度县人,住台北市信义路三段九十九巷,项后右边生一偏口疮,白头红根,小如黍米,痒极难忍,三日之久,民国六十一年二月六日,求予诊治,施针大椎、身柱、委中两次而平复矣。
主治病名 颈项强直
歌诀 颈项强直难仰视,二目急瞪气息促,大杼风池并阳陵,或针风门与绝骨。
穴位介绍 大杼:在第一椎下,去中行一寸五分。风池:在脑空之下部,发际陷中。
阳陵:在膝下外侧,尖骨前之陷凹处。周门:在第二椎旁,相去脊一寸五分。
绝骨:在外踝上三寸,动脉中寻摸尖骨者是。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颈项强直,此病原属肝肾二经受风,以致颈项强直,二目急瞪,气息喘促,头不能仰视,颈不能转动。(见验方)
医疗案例
【案例一】:李君,三十七岁,山东平度人,住台北市松江路。患颈项强直病,二目急瞪,头不能仰,颈不能转,疼痛难忍。民国五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求予诊治,经施钳大杼、风池、绝骨、阳陵、风门,三次而愈。
【案例二】:彭君,五十五岁,湖北人,住台北市南京东路三段。患颈项强直病三月余,经注射按摩,反而加剧,气不能粗喘,咳不敢高声,卧不得安枕,痛苦之状难言,民国五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求予诊治,经施针上穴,医治而愈。
主治病名 青盲
歌诀 青盲失明不见物,瞳孔无损眸如常。肝俞络却循天柱,曲泉养老灸商阳。
特效主治 青盲、眼底退行病变、或继发于多种眼病的视神经萎缩、或黄斑变性、皮质盲、脑部肿瘤等引起的视物不清,患者视力逐渐下降,但眼睛外观正常
特效穴道 肝俞,络却,天柱,曲泉,养老,温灸商阳
穴位介绍 肝俞:在第九椎下,去脊一寸五分。络却:在百会后一寸,去中一寸五分。
天柱:在项之后部发际大筋外廉之陷中。曲泉:在膝内辅骨边,屈膝横纹大筋上小筋下陷中。
养老:在手腕后一寸,踝骨上陷中。商阳:在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青盲,诗疏:有眸子而无见曰蒙,即今之青盲者也。生理学名词:色盲之一,患者于诸色中,独不能辨青色。
【分析二】:青盲眼:青盲者瞳孔如常,无损无缺,略无变态,惟视物不见,其原因多由七情内伤,损其精血因以致目失所养,最为难治,若高年及病后,或心肾不充,而成斯症者,虽治不愈。雀目俗称雀盲,亦称鸡盲,目科谓之高风内障,其状至晚不见,至晓复明,乃由血虚所致。内经曰:目得血而能视,血虚则不能视也。(见针灸学)
生理分析 瞳孔,生理学有云:睛球前面之小孔,由此摄外物之光线,以达于网膜之黄斑,常应光线之强弱,而伸缩其虹彩膜,以增减瞳孔之大小。眸,目中瞳仁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江X台,男,十六岁,河南人,住台北县景美镇中正路,患两目青盲,历经年余,对面看不见物,其行路似盲人,经其至友崔先生推荐,于民国五十五年二月十九日,求予诊治,即取天柱、养老等穴并按上法施治,先后针疗十一次,而告痊愈。
【案例二】:刘X玉小姐,十四岁,台湾人,住台北县石门乡老梅村大丘田,患眼疾,右眼看不见物,左眼微轻,经眼科名医检查,系属青盲眼,后经蒋女士介绍,于民国五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求予诊冶,即依上法施治,先后针疗七次,完全复原而愈。
工作小组加注
【中医病名解释】:青盲:古来有三种解释:(1).乃是指色盲的一种,患者于各色中,唯独不能分辨青色者,故称为『青盲』。(2).病名,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眼病。由眼内压力增高所引起,类似『青光眼』。(3).乃是指眼睛的黑睛与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但视力却严重下降,甚致失明的慢性内障眼病之一。相当于西医的『眼底退行病变,或继发于多种眼病的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皮质盲、脑部肿瘤』等。孙培荣医师医案的『青盲』乃是属于第三种种说法,此种说法始见于《神农本草经》、隋代《诸病源候论》对本证作了详细描述,认为青盲之证,眼外部及瞳神、气色、形态无异,仅视物体渐糊不明。需注意:不要认为目盲就是青盲,若看不见且眼睛瞳孔气色稍有改变,此乃内障,而非青盲。本病常以疏肝解郁,活血祛瘀,益气养血,补肝益肾为治则。青盲多由肝郁气滞,血瘀,精气不能升养于目﹔或因禀赋不足,纵情嗜欲,肝肾不足,精血耗损,目失涵养,而致神光泯灭。亦有命门火衰,以致脾肾阳虚,精微不化,不能运精于目,或头目外伤,脉络瘀滞,目系受损而致者。青盲初起视物不清,似有薄纱遮挡,以后日渐加重,犹如隔雾视物,终至失明。但黑睛与瞳神的形态、气色皆如常人,眼底检查,可见到视神经乳头色泽变淡,直至苍白,血管正常或变细,视乳头边界清晰或模糊,或见视网膜黄斑区,色泽紊乱,或有渗出。若病于脑部,初起眼底无明显改变。
青盲的临床证型有﹕(1).若头晕耳鸣,腰脊酸楚,两目干涩,畏光少泪,视物昏糊,脉沉细,苔薄质红,证属肝肾亏损,治宜补益肝肾,方用明目地黄丸加减。(2).若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眼底视神经乳头色淡,脉细弱,苔薄质淡,证属气血二亏,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丸加减。(3).若纳少便溏,头晕肢冷,眼底见有黄斑区光泽紊乱,或有渗出,脉沉细,苔薄舌质淡嫩,证属脾肾阳虚,方用右归丸加减。(4).若见胸闷胁痛,情志抑郁,脉弦数,苔薄黄质偏红,眼底可见视神经色淡,边界模糊,或在黄斑区有光泽紊乱,脉络有弯曲者,宜疏肝解郁,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5).若见眼内作痛,或有头痛隐作,痛有定处,脉涩,苔薄质边有紫点,眼底可见网膜血管弩张或细,视神经乳头边缘模糊,或苍白,证属气血瘀滞,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主治病名 牙噤
歌诀 牙噤俗称锁口风,紧闭难开瞪眸恟。合谷颊车如无应,复针下关与人中。
穴位介绍 合谷: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颊车:在耳下八分,曲颊端,近前陷中。
下关:在耳前颧骨桥端之下,合口有空,张口则闭。人中:在鼻柱下沟中央,近鼻孔陷中。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曰:中风、口噤不开,此皆风痰灌注,气血错乱,阴阳不升降,致有此病。
古人治疗经验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疾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百症赋:阳谷侠豁,颔肿口噤并冶。
医疗案例
【案例一】:庄君,三十四岁,山东人,住台北县中和乡,于民国四十四年秋,突患鎻口风病,牙关紧闭,二目急瞪,数日饮食少进,已至危急之际,经同乡李先生偕同,至台北市安东街十五号投本诊所求治,视病情危极,当即施针、合谷、颊车、下关、人中,先后针治六次而愈。
【案例二】:林君,年六十五岁,台湾人,住台湾省台中县清水镇中山路。患鎻口风症,牙关紧闭不开,九日夜少进饮食,于民国五十七年十月十五日,经其女儿陪同,来本所求予诊治,经施针、下关、颊车、合谷、人中,先后诊治四次,其病如失。
主治病名 中消
歌诀 中消原属胃热盛,食多肌瘦体无力,三里内庭上中脘,脾胃二俞针最宜。
穴位介绍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两筋间。内庭:在足次趾与中趾叉缝尽处。
上脘:在脐上五寸。中脘:在脐上四寸。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去脊一寸五分。胃俞:在第十二椎下,丢脊一寸五分。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素问奇病论:「脾瘅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病。马藤注:「胃中热盛,津液枯涸,水谷即消,谓之曰消,有上消、中消、下消。
【分析二】:此病初起,口渴引饮,多食善饥,大便秘结,自汗口臭,甚则面赤,善饥而瘦,此乃脾胃郁热,邪在脾胃,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津液枯燥,故渴饮多食,而不能化生津液,以致渐形瘦削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刘女士,四十八岁,山东人,住台北市信义路三段,患中消病三月余,口渴咽燥,日夜数餐不饱且食而再食,腹中仍饥难忍,身渐羸瘦,疲惫不堪,以至行动须入扶持,曾服中西药数十剂,全然无效,民国五十四年十月,经予施针、中脘、内庭、三里、复溜、合谷,先后针冶六次而愈。
【案例二】:陈太太,年五十七岁,河南人,住台北市,士林区忠勇街,患中消病年余,日食数餐不饱。咽燥口干,身体羸瘦,疲惫不堪,行动须人扶持,以至弱不禁风,眼中西药均无效果,于民国六十一年,二月六日求予诊治,经针上穴六次,其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