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该发生的冤案:杀人凶手却是厨役、鲫鱼汤、藤花离奇的合谋
闽南有黄姓与许姓两位绅士,因为二人各自把持着一部分地方权力,所以,两个人就时常发生一些这样那样的矛盾。久而久之,这黄许二人就势成冰炭、水火不容了。
如此一来,凡黄氏想做些什么事的话,那许氏就一定在暗地里活动,千方百计地设些障碍,进行阻拦。或是许氏要有所为的话,黄氏自然也是如此,背着对方暗设绳索,极力掣肘破坏。外边的人都非常明白,这两家之所以成为仇人,相互敌视排斥,实际上都是为了争夺自己的名利权威,设法巩固各自的势力。因为各人都有各人的实力和特长,所以就互不相让,结果使对方产生恩怨,变成仇人。
其实,双方都有其不当之处,很难判断出个谁对谁非来。然而,双方却并未彻底打破脸面,把关系彻底闹翻,不管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对方还依常规备下礼品,前去庆吊。双方见了面,仍然问答寒暄,礼貌周全,真如同一对莫逆之交似的。外地人,不知底细的人,绝不会发现这黄许二人私下竟然形同仇敌,互不能容,彼此排斥甚烈。
后来,许氏忽然曲意向黄氏献媚。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是以为这样长久对峙下去对谁都不利?还是因为心中有什么不安自我忏悔?还是又有了什么新的阴谋?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反正许氏的这种行为较之过去,都是一种反常的举动。对于许氏的曲意谋合姿态,黄某也一反过去那视如仇人的态度,仍然以礼相待,更见恭谨,更不有意相违其意。黄某年长于许氏十余岁,对许氏的变化,他在内心也颇觉得奇怪。以为许氏想改过从新,他也就乐于从此两家重修于好,再不冲突。不几日,在一次酒席桌上,二人相过交欢,愿从今以后,尽释过去多年的宿怨仇恨。
许氏所居住的宅第面积很大,又有如同园林一般的胜景,此乃全县第一的好庄园,为当地人时常钦羡。只是常年大门紧锁,外人很少有人能进到里面去观赏一下其中美妙情景。黄某既然与许氏消除了前嫌,也就推心置腹地没有了任何顾虑。有一天,偶然间说笑着对许氏讲:我是久慕你那名园之胜,私下想什么时候可以去那里看看,不知这想法能否得到东道主人体察,让我在那园中把酒赏园,尽偿夙愿。
听过黄某此言,许氏笑笑回答说:这有何难,我只是怕那蜗居辱没高贤枉驾,怕你看了失望啊。倘若不嫌弃,现在就可以前往。
黄某立即笑着说,那太好不过了。说完,就随着许氏驱车奔许家去了。
不大功夫,即到许家门下。入园之后,果然到处花草繁盛,幽静旷达,美不胜收。黄某不住地点头称好,只顾高兴,渐渐地,竟有些乐而忘形了。手掀着胡须笑着对许氏说:我这人,扪心自问,无疑是俗骨一架,可是,不知是何原因,竟然能走到这样美好清静的环境中来。如今,我若真的死在这里,也真没什么遗憾的了。
许氏也笑着回应说:你如果真的死在这里,可千万别来扰搅小弟我啊!
黄又笑着说:我现在身体很好,精神强健,吃饭如同古代赵国廉颇将军,怎么会那么轻便地就死去了。莫非是你要想毒害我不成?
许又微微笑着说:是啊,今天,你可千万别动筷子,你要知道,那备下的酒肴中已秘密地放置了毒药矣!
许氏的话刚说完,二人竟相狂笑起来,彼此都感非常有趣。随后,这二人就对坐于园中开樽对酌,别有一番情致。对饮数轮,就有各种形色的佳肴美馔不断地端上来,许氏不住地殷勤相劝,以尽主人之职。
黄某询问。厨房离这里好像比较远。这样来回地奔走跋涉。佣人真是辛苦。许对此似不在意,也就没有回应。这时,有仆人捧着鲫鱼汤来。只见这汤汁极为清鲜可口,但许氏却不动筷,只是对黄某说:我好久以来就听说你喜欢这鲫鱼汤,所以,就特地让厨房网来活鱼烹之,用来下酒。可惜,我不爱这东西,不知味道可好,也没有这个口福。黄某且吃且笑,说:这么好的佳肴,你不思享受,那我可就独自享用了,主人的计谋也太笨拙了啊!
饮罢食毕,二人又杂谈别语。渐渐地,黄某不胜酒力,已有醉意,就辞别许氏归回家去了。许氏也未曾多留。
可是,黄归家之后未过数时,忽然狂呼腹痛欲裂,无法自忍。家人见此,更是惶恐异常。初以为他中了寒气,就给他灌了些姜汤水喝,可是,却没有一点点效果。这时,才赶快去请医生来诊治。若是找来一位优秀的郎中,或许可以使他转危为安。可是,黄某的家人竟然叫来了一、两个庸碌无能之辈,不知病状,任意敷衍对付,胡乱地用了几副药剂,仍然没有作用。第二天,天尚未亮时,黄某竟然就亡命了。
黄某的儿子,认为父亲死得不明不白,而且过去与许家有仇怨。恰恰他相邀去家,对酒共食归来就突发恶疾,竟然不治死去。恐怕许氏心存不良。何况,据随黄某去的仆人说,当时饮酒吃饭,仅黄某与许二人,另外没有别的客人。又把黄某和许氏初入园时论谈生死的那些调谑的话全都告诉黄子。黄子更加坚定地相信,父亲必定为许氏所毒杀。心想,这许氏真是处心积虑,原来作出和解之态是要寻机杀人,真是恶毒至深。吃饭时上的鱼汤,主人却以不喜之辞,不沾一滴,让客人独自去吃喝,那毒药必定已在其中!这一切,都是最明白不过的确凿证据,不甘心就这样默不作声,了结此事,于是请来讼师告到县衙。
接到黄某儿子的控告之后,县令即传许氏到县衙候审。可许氏这时候竟还未知黄某已死去的消息。突然听捕快传讯,说是因黄某暴毙,自己已被控告,许氏一下子感到十分愕然,还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可是,外边的人听到这事之后,都以为黄许二人过去不能相处,必定是暗杀无疑,一时间传播得满城风雨。许氏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也速速地为自己请来讼师。
两家的讼师在大堂上辩论许久。眼见许家讼师已处败势,许氏犯罪就要坐实了,幸亏县令为一明达之人,他在听过双方反复的控诉和申辩之后,总觉得各有道理,若真判许氏毒杀罪,恐怕致冤,所以,心怀疑虑。鉴于此情,他果断地宣布暂时收押许氏,再作探访。
县令亲自到许氏家园访探,而且令那天当值的厨人为之作导游。他偶然见亭侧有藤花一架,花朵零落地洒满路径,不禁一惊。马上询问,当时许氏请黄某吃饭时,是否菜中有鲫鱼。厨人回答说有的。还说那条鱼十分肥大,好过平常所产,价钱也十分昂贵。法官又问,你把菜做好,若是把它送到桌上是不是一定要走这条路。厨房的仆人说,是的,这里是必经之路。但是,那天主人却曾嘱咐我,不要走这里的藤架下经过,必须绕道送过来。可是,我们为了上菜方便快速,不解主人之所以要我们绕道的原因,就仍选了这条便捷的路,未遵从主人的嘱咐。
县令听过厨役这番话后,手托下颔,说,这就对了。可是,你的罪过已不能辞掉了。随之就把这厨役拘之去了县衙,立即升堂,判许氏无罪。原因是:藤花鲫鱼二物其性相反。若偶尔合为一体,其毒性超过砒霜,世上许多人都知道,所以,许氏在宴请黄某时特别嘱咐仆人送鲫鱼汤时不要经过藤花架下。可见,他绝无毒杀黄某的企图。然而,发生了这样的不幸,许氏也非常不安。当时,许氏确实深悔过去的过错,不想再跟黄某对峙下去。所以,他极愿与黄某交好,消除此前的不愉快。
可是,他哪里知道,因为这个特殊的偶然,竟让黄某殒命。事已至此,许氏懊丧不已。而那位未遵主人嘱咐的厨役则被处以徒刑。此案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