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营造的过程中殿身分槽详解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在学习中国古建营造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容易被一般人弄懂:一是古建的材分制与斗口模数;二是关于屋顶举折、举架和提栈的算法;三是大木构架的殿身分槽制。这次整理《古建词典汇编》,我就把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了重点解说,今天单就古建大木构架殿阁分槽制给与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要说明的是,古建中的“槽”是宋式建筑中特有的概念,有人看到《营造法式》中殿阁地盘分槽图,就认为由纵横柱列分隔出来的殿身内部空间就是槽,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地盘分槽图中“单槽”会将殿身内分隔出两个空间,而双槽会分隔出三个空间。那么如果认为殿内柱网分隔的空间是槽的话,为什么两个空间不说是双槽,而说是单槽呢?三个空间的殿身不说是三槽而说成是双槽呢?
《营造法式》中的“槽”,其实指的是由室内柱头铺作(斗栱)与梁枋上的隔架铺作层向两边出跳形成的铺作层内的狭长空间。说得直观点,单槽就是一行铺作,双槽指两行铺作,这是由铺作层以上视角俯视得出的观感。
为什么说殿身分槽是宋式建筑特有的概念呢,道理很简单,明清建筑除了殿身外檐柱额枋上有斗栱外,殿身内是没有斗栱的,因此,明清建筑是没有分槽之说的。
宋代建筑的分槽,一方面作为对柱网和铺作层的描述,另外也是对整个殿身基本框架的描述。例如,我们想告诉人家有座大殿是什么情况,会这样形容:“十架椽殿阁九间身内分心用三柱”,这个“分心”指的就是“分心槽”,由此我们对这个殿阁的整体架构,包括开间、进深、体量大小都清楚了。
宋代建筑共有四种分槽,下面我分别给大家介绍,并配以图示说明。
●单槽:宋式建筑中,底层柱列与上层斗栱相对应,在建筑底层形成一圈以檐柱或金柱为殿身外围的基本结构空间,不同形式的建筑支撑结构都是通过在殿身内部设置不同的内柱构成的。单槽,即是在殿身内再设一行内柱作为前金柱或后金柱,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平面扁长空间。例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便是单槽形制。
●分心槽:在殿内正中对应屋脊的位置设一行与前后檐柱相平行的柱子(中柱),把殿身内部分成前后两个相等的空间,这样的平面形式叫分心槽,这种柱网形式常用于门庑建筑中。例如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
如果是九开间大殿,还可以在中柱与檐柱之间再增加金柱,将屋内分为更多均等的空间,这种平面形式叫“分心斗底槽”。
●双槽:在建筑檐柱为主构成的殿身内设前后两行内柱,把整个殿内平面分成前、后、中三个大小不等的空间,中间空大于前后的空间,此种做法宋《营造法式》称为双槽。如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金箱斗底槽: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相似“回”字的内外两层柱网形式,因外圈柱像“斗口”,内圈柱像“斗底”或“箱底”,故而叫做金厢斗底槽。其实,金箱斗底槽就是在双槽的基础上,在两端稍间各多加一根中柱。例如佛光寺大殿。
上图指的是殿堂正身柱网,不包括副阶(围廊)柱列。地盘分槽图是以柱头尺度为准,是平暗以下的结构俯视平面图,而不是以柱脚尺度为准的基础平面图。
此处“槽”表面上指的是一排柱子的柱中线或柱缝,其实不然,因为从柱网上来看,给人只能形成几行几列的柱子的概念,不但没有“槽”的观感,而且还容易造成柱子行列之间的空间以为是“槽”这样的错误。只有殿身内部柱子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补作层才会给人以“槽”的观感,从而有单槽、双槽、斗底槽这样的概念。
如上所述,宋代《营造法式》殿身内部大梁柱之间都是有铺作的,这种做法到明朝早期还有保留,到了清代,只剩下檐柱斗栱,殿身内部梁柱斗栱完全被抛弃了。人们看不到室内有斗栱,这正是造成了今人对宋制分槽现象不太了解的原因。
来源:中式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