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大壮的古玺印特色,三代文字古玺章法、陡峭刀法多字闲章

(0)

相关推荐

  • 万事如艺│一个“不合时宜”的篆刻家——周志群其人其印

    苏海强/文 与深圳篆刻家周志群谈篆刻,品赏他的印作,总觉得他有点不合时宜,总觉得他应该是长衫布履.至少是生活在民国时代的人.在工艺印和大写意印流行的当今篆刻界,周志群坚守着老祖宗的中庸之道,写意中求工 ...

  • 当寿山石遇见篆刻……

    寿山石与篆刻艺术的渊源颇深,寿山石最早就是因为文人篆刻而声名远播. 篆刻,是指将书法篆书以镌刻的形式留于印材表面的艺术.篆刻之技始于三代,兴于秦汉,最初仅作为印章上标记身份凭信的一部分. 至于元明清, ...

  • 朱复戡古玺印化概说,古玺文字的取法与印化的手段

    朱复戡是二十世纪的书法大师,也是篆刻大师.他以其极高的天分将自己的书法和篆刻协调统一了起来,呈现出阳刚雄强的面貌.古玺是朱复戡篆刻中个人面目最强烈,也是成就最高的风格类型,最能代表朱复戡的篆刻高度,沙 ...

  • 李广先生汉唐阁藏铜质玺印赏析,録古玺印200钮,以供品鉴

    明清以来对古玺印的搜集与著録蔚然成风,利用这些玺印材料对古 代地理.职官.姓氏.人名进行考据的研究也成爲金石学中自成体系的 热题.前者若< 十钟山房印举>.< 海上精舍藏印>. ...

  • 赵之谦鉴古堂印赏析,鉴古堂与魏锡曾,创作历史渊源

    清道光九年(1829)的七月初九,赵之谦出生于绍兴开元寺东首大坊口:光绪十年(1884)十月初一,卒于江西南城官舍,享年56岁.赵之谦的一生,生活轨迹清晰,游历.交友与创作的关系密切,有几个关键的时间 ...

  • 兼备章法、刀法、字法的和谐统一,深入诠释古玺艺术美

    古玺,上溯三代,盛行于战国.秦统一中国以前,以大篆为主的各国文字具有多样性,这就使古玺印面貌丰富,艺术性极强. 宽可走马.密不容针,是对战国古玺艺术美的经典诠释.先秦工匠注重印章形式感,擅长运用多种风 ...

  • 玩玺印的看过来:玺印全集

    玺印在商周时期即已经存在,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普遍使用.由于社会发展,工商业兴旺,各国各地区之间,人际间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因此,主要担负着凭信辩奸职能的官私玺印获得大发展.同时,由于各国间政治文化 ...

  • 古玺临摹:当文字无法布满印面时,就让它空着,其实也是一种章法

    让我们先回忆一下邓散木先生在<篆刻学>里的一段话: 吉金文字之不可及处在能散而不乱,深得"点画狼藉"(孙过庭<书谱>语)之意,故拟金文须注意离要离得极开,合 ...

  • 时代风貌 | 古玺印封泥精赏

    凤鸟印  铜 直径38.5x10mm 郢室官玺  铜 35.5x35.2x69.6mm 中行府印  铜 21x19x10.1mm 荥阳  铜 25.1x12.6x15.7mm(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印书 ...

  • 古玺印封泥精赏

    古玺可分为官玺.私玺.古语玺.图象玺.单字玺和巴蜀文字印.古玺大都以铜作印材,少量的用玉.银等.先秦的银玺不是纯银,纯金.纯银的印材到汉代才出现.玺的大小尺寸,因国而异,各行其是.官玺大小悬殊,私玺花 ...

  • 秘藏日本近百年,上千方历代古玺印精品首次集结面世

    前言: 民国期间流入东瀛的中国历代古玺印精品共计1091方全公开. 日本篆刻界的泰斗人物小林斗庵,有一个斋号叫"怀玉印室",还是请沙孟海先生题写的. "怀玉印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