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太子找磨刀石?害国害家害自己!

背景交代

“太”者,“大”也。所以春秋时期的“太子”又叫“大子”。而这个“大”又不单指年长,更要结合嫡庶。早在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之间就形成了共识:立子以嫡,无嫡立长。所以,作为一国储君的太子,一般就是国君的嫡长子,或没有嫡子时的庶长子。如果君主不立太子,庶长子还得担心嫡母尤其是年轻的后妈的肚子哪天大起来,而嫡长子却永远天然高兄弟们一头。

君主死后,太子接班成为下一任君主,是最为理想的交接班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遵守那些写在纸上的规矩,尤其是投机分子和野心家们。如果君主没给太子接班铺好路,回头君主尸骨未寒,太子就被迫不及待地跟来尽孝了,如秦始皇;而如果太子的势力太过强大,也可能导致君主被迫提前退休。

所以,那些不想提前退休的君主们都希望把太子的势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再弱不至于不能确保接班,再强不至于骑到老子头上。于是他们就趁自己还能说话、说话还管用,利用手中说一不二的皇权对太子们的势力进行宏观调控。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君主存心扶持庶子制约太子的论调,还有一些朋友觉得这很合理,这小编就有些不服了。

觉得太子缺乏身为人君的果决狠辣就故意抬举一个其他的儿子,就能让太子得到磨砺、有所长进了?

然而,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是害国害家的自杀行为。

权术并非治国的唯一要素

你以为你用亲王磨砺了太子,太子学会了帝王之术,便会体谅你感激你吗?能经受父亲和兄弟的考验,被磨砺出满分的权术水准,就能做一个优秀的帝王了吗?

宋徽宗对早年丧母的嫡长子太子赵桓冷眼相待,偏心庶长子赵楷乃至于违反祖制让赵楷担任提举皇城司这样的实职,太傅王黼因为被赵桓厌恶而帮助赵楷夺嫡,为了动摇赵桓的地位甚至耍手段让赵桓的长子赵谌这个皇长孙失去了预期的官爵,逼得赵桓活在大太监梁师成的保护下,等大敌当前了又带着赵楷跑路,把赵桓推出去当替死鬼,准备等京城失守就在江南复位,到时候立赵楷为太子自然顺理成章——这样的“磨砺”够不够?

而这位没有根基仓促上位、大臣为了表现拥戴他不是出于私心,干脆都不去看他的宋钦宗,短期内建立起自己的执政班子,任用主战派打退了围城的敌军,将父皇诱骗回京夺取权力,诛杀奸臣,他养成的权术好不好?

但是从实际作为和效果来看,不止是宋钦宗,魏忠贤、慈禧太后还有苏联的勃列日涅夫等等虽然能够在内部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泱泱大国的掌舵人,也只能代表他们有勾心斗角的小聪明,距离真正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政治家还差得远。

二者的区别就是,同样是内部斗争的胜利者,匈奴的冒顿成为了一代雄主,而宋钦宗却为了揽权,对身为抗敌主力的军方将领们处处掣肘,最终……

再看《琅琊榜》里的誉王,不见保家卫国,只学会了蝇营狗苟,连皇帝都对他很失望;太子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结交大臣,不择手段地从百姓身上捞钱。这还不是因为皇帝设的好局带的好节奏?

《琅琊榜》的朝代是梁,却并非历史上的南朝梁:历史上的梁武帝虽然曾经把太子吓得趴下,也曾经因为过分的宠爱让一些皇子生出觊觎之念导致侯景之乱引爆了地雷,但再觊觎大位的皇子他也都早就打发去了地方,并没有让他们留在京城作妖。

如果想择贤而立,不如学波斯,从一开始就不立太子,公平竞赛,拼业绩,良性竞争。

其王初嗣位,便密选子才堪承统者,书其名字,封而藏之。王死后,大臣与王之群子发封而视之,奉所书名者为主焉。——《旧唐书·波斯传》

就算不合嫡庶,选出个钱传瓘来,大家也心服口服。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大概也是从这里吸取的。清朝在明确立储的时候也出现过褚英被众兄弟针对、胤礽自危谋反的悲剧,但没有一个是皇帝存心制造诸子对立造成的。

若像《鹤唳华亭》的男主一样,当个不想害人的纯良太子还要成天防着被自己兄弟阴、被自己亲爹猜忌,最后被逼到不造亲爹的反就只能自杀明志,一点都不奇怪。自己死也就罢了,还让那些全心支持自己的人陪了葬。更多的人在形成集团以后是不愿意让整个集团给自己陪葬的,为此他们只能选择夺取最高权力,做那个能主宰朋友和敌人们的生死的人,如李世民,哪怕退一步至少也要做一个确保自己和集团稳如泰山、不会被连根拔起的人,如范闲。同样,《鹤唳华亭》也以身为太子的男主的悲剧,对磨刀石模式进行了否定。

对家庭的危害

还有朋友似乎以为两个人都要仰仗皇帝的支持,争相孝敬皇帝,就能实现皇帝的个体利益最大化了。但是,你是皇帝啊,首先要对社稷负责,这个小编后面再说。

就算只考虑个人利益,又有哪一个受尽父皇猜忌折腾的太子,或一直被开空头支票吊胃口的亲王,在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后,在和亲兄弟你死我活筋疲力竭之余还会对那个存心设局的父皇有多谢栽培的感激?

被唐玄宗打压多年的唐肃宗翻身以后纵有千般不是,至少还维持了老子的体面。且看被宋徽宗冷眼多年的宋钦宗,一朝权在手,就把老爷子骗回京城削成了光杆司令,过节的时候连老爷子的敬酒都不接,气得老爷子回宫大哭。

这还算好的,要是遇到冒顿,直接去见列祖列宗了。

头曼死于鸣镝,一击致命,再痛苦也是一瞬间。要是遇到齐无亏、齐孝公、赵惠文王这些孝顺孩子,死都不能死得痛快。

电视剧《东周列国》给赵武灵王和惠文王来了一段父子对话,赵武灵王还为儿子公私分明有了君王器量、赵国后继有人感到欣慰、死而无憾,甚至亲口下令封锁沙丘宫让自己孤单地饿死,当然是温情化的处理。

有几个转正的太子会放过曾威胁自己地位的亲王?又有几个逆袭成功的亲王会放过废太子?太子和亲王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严重对立甚至你死我活,各自的团队也打得不可开交甚至导致国事败坏,不是君父的错,又是谁的?哪怕没有易储之念只是对亲王宠过头的唐太宗,在被于志宁指责“爱之(李泰)逾嫡,嫡庶不分”的时候,也只有低头挨批的份。

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做事不能只看自己怎么想,还要看别人看了会以为你怎么想。你做了让外人以为太子位不稳的事,就会让太子对你失去信任;就会有小人乘虚而入,让你对太子也失去信任。

当然,唐太宗家的事虽然让对储君的多年培养付诸东流,但刀和石头都侥幸得以劫后余生,比一天就闹出了三条人命的唐玄宗家、整个东宫几乎团灭的汉武帝家还是好得多了。

好一点的像汉高祖、宋孝武帝不仅没有造成国家动荡,也没有更换储君,但作为父亲和丈夫的他们仍然让无辜的爱子爱妃送了命。

刘子业虽然有惊无险当上皇帝,作为儿子,他带着满满的恨意公然吐槽父皇的酒糟鼻,口出不肖之言将病中的亲生母后活活气死;作为兄长,他让弟弟发出了莫生帝王之家的哀叹;作为皇帝,他为了巩固帝位,不仅赐死弟弟,还虐待叔叔,最后自食其果。

说回《庆余年》,太子和二皇子兄弟俩最后还能谈笑风生甚至携手并肩地造父皇的反,在有过夺嫡之争的太子亲王兄弟中已经比较温情了——虽然也可能是凸显主角实力的剧情需要,显得这些人联起手来都斗不过主角——即使各怀鬼胎都想做最大赢家,也没有像《芈月传》的秦国公子们那样在大获全胜以前就彼此拆台,更没有像《隋唐英雄》电视剧的杨谅那样自以为胜券在握了就为了独占果实提前送亲兄弟杨秀上路。

但是太子和范闲这对兄弟却又不一样了,太子的母族参与杀害了范闲之母叶轻眉,庆帝又以为叶轻眉报仇为由血洗了太子的母族即太后、皇后的娘家,看起来好像剪除了外戚之患,却让太子也失去了支持。太子为人再善良,对兄弟再友爱,一旦继位,也很难为了保护范闲对抗自己的母亲和奶奶,范闲也因此早就存了不能让太子登基的念头。

庆帝左手一个二皇子,右手一个范闲,太子焉能不自危?没有了外公和舅舅的他只能向姑姑寻求帮助,却给自己造成了新的致命的把柄,使得父皇的易储之念弄假成真,还被死要面子的父皇派去疫区出差间接谋杀未遂。

有几个废太子、尤其是被父皇厌恶的废太子下场能好的?即使能看穿弑父篡位这个唯一貌似一片光明的出路是个坑,他也没了别的选择,最终无可奈何地陷入毁灭。

觉得太子不好,想换人,并不是不可以,要么止于一时冲动,深思熟虑后发现太子并没那么糟,就当没这事了,产生不了重大影响;要么就下定决心,干净利落,把刘子业这样的太子提前拿下。这种事还想拖泥带水?别说成功的冒顿和失败的石邃、石宣这些有时间规划反杀计划的了,连楚穆王、刘劭、安庆绪这些临时起意的都能让君父提前交代。

再说亲王,他们虽然比太子低一等,但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鲜活的人,又有几个能有被亲爹开空头支票当工具用完甩还能心存感激的觉悟?又有几个愿意为了配合君父锻炼亲兄弟的宏伟计划,心甘情愿地死在或铤而走险、或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亲兄弟手上?赵章、刘如意、孙霸、石韬、姚弼、刘子鸾、李璘们,哪个不想多活几年?

也有的亲王没有老死在磨刀石的位置上,而是如愿转正了,但也重复着上一把刀继续被新的磨刀石磨、最终被磨死的宿命,如石宣;或和宋钦宗一样,被证明仅仅是内斗冠军,在需要大智慧大本事的更大的格局中一样只能死得更惨,表现不但不如那个落败的兄弟,甚至糟糕到足以把老皇帝气活,如隋炀帝杨广。

挑起儿子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就能让他们争相好好表现?杨勇的表现好不好?杨广的表现又好不好?

对国家的危害

作为一家之主,不能让一家和睦,就是治家无方;而作为一国之君,若为了自作聪明地磨刀而置国家的整体利益于不顾,就更是失职。

国家有内乱,就会为外敌所乘。你在家里瞎折腾,你的敌国可不会管你在下什么大棋洗谁的牌,先抓住机会揍你一顿比什么都实在:

(嘉平)二年,(王)昶奏:"孙权流放良臣,適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皆在江北,民夷与新城郡接,可袭取也。"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昶诣江陵,两岸引竹縆为桥,渡水击之。贼奔南岸,凿七道并来攻。於是昶使积弩同时俱发,贼大将施绩夜遁入江陵城,追斩数百级。昶欲引致平地与合战,乃先遣五军案大道发还,使贼望见以喜之,以所获铠马甲首,驰环城以怒之,设伏兵以待之。绩果追军,与战,克之。绩遁走,斩其将锺离茂、许旻,收其甲首旗鼓珍宝器仗,振旅而还。王基、州泰皆有功。於是迁昶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

还有辽朝太子耶律倍,被亲生母后述律平排挤失去继位资格后逃奔后唐,后来辽朝攻打后唐,后唐就有大臣建议以拥戴耶律倍为名出兵入辽,这一计谋如果得以实施,辽朝大概也只能放弃攘外先图安内了。

像《琅琊榜》里的剧情,其实单从夺嫡来讲,立得住的应该是支持太子的谢玉,就像在东吴二宫之争中力挺太子的陆逊,而不是支持靖王的主角团,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甚至认为支持庶子取代在位太子是步骘、全琮、吕岱这些所谓的良臣一丑遮百俊的污点。陆逊下场不如步骘好并不能说明陆逊做人不如步骘,只能说明陆逊为了社稷不惜殒身,错的是领导。

什么,你说祁王啊?他又不是太子。历史上又有几个货真价实的太子,形成了祁王那样在军界、政界都架空了父皇的小朝廷的?

当然,有了主角的支持,一切都会不再一样,主角支持即正义。

事实上,《琅琊榜》的主角团们也指出了太子亲王两强相争对国家的危害,在大开外挂让靖王成为太子以后也没有以锻炼靖王的帝王心性为由另外找个王来和靖王单挑,也就是说,即便是作者自己,也已经借主角团的视角和言行,对皇帝这种自作聪明的制衡之术做了全盘的否定。

晋献公仅仅是让两个公子出镇地方,都尚且让大夫士蒍有“一国三公”之叹:一个国家三个领导,我听谁的?

也有一些帝王如慕容垂、吕光、慕容宝、唐高祖李渊、明成祖朱棣也都曾经给太子以外的皇子军政大权乃至夺嫡的幻想,但那都是在乱世迫于形势需要依靠能干的儿子鼎力支持而不得不为之,没有谁在局势稳定下来以后仍然坐视这样两头大的畸形格局继续下去,更遑论人为制造磨刀石了。

与《琅琊榜》同理,《庆余年》也通过由主角团代表的作者意志否决了磨刀石理论。范闲决定了扶持三皇子以后,也没生过再扶持出一个谁充当磨刀石的念头。

便是以太子为主角的的《鹤唳华亭》,老皇帝最后立了新太子以后,也没有再找磨刀石。

只要有磨刀石的存在,就会有冲突。只要有冲突,故事就不能结束。

怎么做能得到继承人的孝敬和感激?

下面举一个主角很反面、但做法却很正面的例子:

宋高宗可以说是一位十分自私的皇帝了,他没有亲生儿子,故收养了两位没有根基的宗室赵伯琮、赵伯玖,分别由张婕妤和吴才人抚养,待遇不相上下。但在一旦明确了继承人是赵伯琮后,他立刻明确了二人的名分,赵伯琮改名赵玮,定位为皇子,后改名赵昚,立为皇太子;而赵伯玖则改名赵璩,定位为皇侄,明确断绝了落选者赵伯玖的念想。

后来,金军南下,宋高宗为了甩锅和跑路方便传位给了赵昚即后来的宋孝宗。

宋孝宗怎么对待让自己由落魄宗室成为万乘之尊还让这一结果提前了数十年的嗣父自不必说了,毕竟庙号不是白给的,且看宋孝宗又是如何对待曾经的竞争对手赵璩的:

孝宗即位,璩表请入贺,许之,特授少保,改静江军节度使。顷之,省绍兴府宗正事,改判西外宗正司。璩累章乞闲,改醴泉观使。淳熙中,除少傅。高宗崩,奔赴得疾,逾年而薨,年五十九,追封信王,累赠太保、太师。

  始,璩之入宫也,储位未定者垂三十年,中外颇以为疑。孝宗既立,天性友爱,璩入朝,屡召宴内殿,呼以官,不名也,赐予无算。

可以说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哪怕是落选的赵璩,也没有理由记恨宋高宗。怎么做能得到儿子——而且是非亲儿子——的孝敬和感激,啥啥都不行但勾心斗角满级的宋高宗心里门儿清。

孝宗养母张婕妤生前为婉仪,死后追赠贤妃,而赵璩养母吴才人后来做到了皇后直至太皇太后,如果赵伯玖仍然一直保留着皇帝皇后养子的身份,就像《琅琊榜》里的誉王一样一直存在着,高宗又时不时打压一下孝宗还夸一夸赵伯玖的好处,吓得孝宗整天像李玙、赵桓一样战战兢兢,以后孝宗就算当上了皇帝,还会那样感激高宗、善待兄弟吗?

《琅琊榜》的皇帝的儿子们那可都是亲儿子,可他最后得到了什么?太子怪他偏心眼,骂他“我没有德行,父皇的德行就很好吗”;誉王干脆起兵逼宫。两个都不感激他,就像历史上的孙和与孙霸都不会感激孙权。

和《琅琊榜》相似,作为石头,《庆余年》的二皇子在发现自己被父皇彻头彻尾地利用了以后,干脆选择了自裁,说:

我不想继续活着当笑话。

直接剥夺了父皇在他面前自我辩解、说他不是的机会。

而作为刀的太子,则为了一吐怨气,暂时地没那么着急地去死。

在嘲讽了父皇的自作聪明之后:

当然没有,母后势弱,可您依然立我为太子,让我在这个位置上坐了这么多年,您当然对得起我。

怯懦?那是您逼的,您太光彩夺目了,没有人敢去抢夺您的光彩。

他用这样一句精辟的话,打了父皇,也打了所有自以为是的匠人们的脸:

我不是一把刀,磨多了会磨断的!

是什么,让身为人子的他们有了弑父的勇气?又是什么,让大好年华的他们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尊严丧尽,又何必苟活?

来自至亲的伤害,比来自敌人的,要致命千百倍。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