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技术员被判刑7个月”引发热议,执法大队回应后期该怎么做
随着国家和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已摆上了渔业部门日常管理的重要位置。渔业部门通过多种抽样检测手段来发现养殖户违法使用禁用渔药的情况。一旦发现有违禁药物残留渔业部门会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处理残留水产品,但对水体和池塘底泥的处理比较棘手,没有规范的处理方式。某地发生了一起养殖户违法使用孔雀石绿的案件,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处理方式作个介绍
一、主要案情
某地一养殖户有4口养殖池塘(分别为1、2、3、4号塘),其中2号塘实行鱼蟹混养,面积20亩。4月份2号塘放养的中华绒螯蟹苗种因发水霉病,养殖户就用孔雀石绿溶液分3次对发病较重的蟹进行浸泡,浸泡过的溶液全部泼撒到池塘中,3次用量为500克。9月,当地渔业部门在随机抽样检测时,检出中华绒螯蟹和混养的所有鱼类均有孔雀石绿严重残留,当地渔业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对所有水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然而,水体及底泥肯定有残留,如不采取措施也会对下茬养殖造成影响,于是根据有关资料,本人提出了处理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处理方法
1、不合格水产品的处理
采用“焚烧法”对所有不合格水产品进行处理。
(1)起捕及处置
把2号池塘中存水抽排到3号池塘(空塘),再将所有存塘在2号池塘中的不合格水产品彻底起捕,用网袋或蛇皮袋装袋清点袋数和称重后送至某县垃圾焚烧场,过磅后焚烧。
(2)消毒药剂的应用
不合格水产品起捕后,用100公斤/亩生石灰对所有池塘进行1次彻底消毒。
(3)监督管理
渔政部门对整个起捕、装袋、运输、过磅、池塘消毒等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做好相关记录,相关记录备查2年。
2、存塘水、底泥的处理
2、3号塘实施封塘处理,并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3号塘中存塘水严禁外排,每周加开增氧机2次,每次3小时左右对池水进行搅动曝气,连续3个月,并栽种水草(水花生也可),水草占全池面积1/3。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投放大规格经检测无任何药物残留的健康鱼种50尾(鲢鱼40尾、鲤鱼10尾)试养,试养过程中严禁投喂饵料和用药。3个月后起捕鲢鲤鱼送检,检查有无孔雀石绿残留,如无残留,解除封塘,同时将池塘中水草捞起晒干作垃圾处理,不得用作鱼类、动物饲料。
2号塘水产品起捕消毒后,将池塘底泥深翻30厘米,晒塘1个月后耙细,以后每月进行1次深翻耙细,连续3个月。2019年4月份在塘中进水达到正常养殖水位,投放大规格经检测无任何药物残留的健康鱼种50尾(鲢鱼40尾、鲤鱼10尾)试养,并栽种水草(水花生也可),水草占全池面积1/3,试养过程中严禁投喂饵料和用药,并每月用旋耕机(或泥浆泵)搅动底泥1次。3个月后起捕鲢鲤鱼送检,检查有无孔雀石绿残留,如无残留,解除封塘,同时将池塘中水草捞起晒干作垃圾处理,不得用作鱼类、动物饲料。
如检测到试验鱼仍有孔雀石绿残留,试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相关池塘重复上述处理方法,直至达标。
三、处理结果
3号塘,3个月后,起捕试养鱼检测,未检出孔雀石绿残留;2号塘,6个月后,试养鱼也未检出残留。7月,对2、3号塘恢复养殖的鱼蟹抽检,也未检出孔雀石绿残留。
四、讨论
1、孔雀石绿在空气中的半衰期较短,但在水体和土壤中半衰期较长,水体采取增氧机搅动曝气加快了衰减。土壤进行多次深翻、耙细、晒塘同样也加快了衰减。
2、栽种水草能吸附水体中的物质,改善水质。
3、鲢鱼摄食浮游藻类、鲤鱼有啃食底泥的习性,所以选用这两种鱼能较好地检测孔雀石绿残留情况。
附报道:
日前,福建省霞浦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被告人陈某树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案,依法判处被告人陈某树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同时,禁止陈某树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三年内从事水产品养殖的技术指导等相关工作。
经审理查明,2018年1月份,被告人陈某树担任霞浦县长春镇某育苗场大黄鱼苗种养殖的技术人员。2018年2月份,陈某树在明知氯霉素禁止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情况下,与该育苗场经营者陈某明(另案处理)商议,将从药店购买的氯霉素药品添加到饵料中,用于投放喂养大黄鱼苗种。福建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分别于2018年2月27日、2018年3月27日对育苗场的大黄鱼苗种,进行抽样检查,检测出氯霉素含量分别为每千克46.8微克、每千克3.6微克。后上述涉案大黄鱼苗种均已被无公害销毁。
霞浦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陈某树违法国家规定,伙同他人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禁药,构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陈某树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且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且愿意接受处罚,对其可从轻处罚。据此,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来源:科学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