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文章,真正搞清楚'摩擦与撞击'的前世今生——正手攻球篇
2021年/第110篇原创
作者:杨 磊
文字的经典之处,在与其历久弥新,常读常新。
关于'乒乓球到底是应该多摩擦还是多撞击?摩擦与撞击如何把握?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之类的探讨,相关文字数不胜数,热度一直很高,观点也是层出不穷,本人就看过很多。
恕我直言,真正有观点、站得住脚、看完之后有启发有收获的文章,极少。
或观点先行,或以偏概全,或缺乏改进抓手。好东西永远是稀缺的。
春节期间,闲暇时刻,翻出一篇早年收藏的旧文:马凯旋教练的'无处不在的撞击'。之前读过很多遍,甚至专门打印出来留存。几年未读,一读,还是'放不下'。无论选取的角度,还是论证的方式,包括观点结论,句句说到心坎里。经典的东西就是有这样独特的魅力。
那么,我以三篇'读后感'的形式,遴选里面精华观点,加上自身理解进行解读,与大家分享。
第一篇:正手攻球篇
一、历史由来
历史地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后,乒乓球的攻击性越来越强。乒乓球在欧洲起源时,削球是主流,那时没有海绵拍,光胶皮拍,一场球打上一两个小时很常见,以至于国际乒联增加了一条12板之内定胜负的规则。现在你甭规定,比赛很少能打到那个份上,要真是能打到12板,那球得多好看!
在此演进过程中,中国人要在世界乒坛上脱颖而出,如何突围?如何去理解和开展这项运动?
我们最终选择的道路是:第一快,第二灵。
这两个重要因素促使我们去研究'我怎么能把球控制好?'
因为不管是快也好,灵也罢,球打不到台子上全是白搭。日本的乒乓球杂志时常请一些欧洲教练撰写技战术文章,在笔者看来,其中思路不能说没有可取之处,但中国人肯定难以接受,因为我们不会那么练。
这就好比要德国人像巴西人那样踢足球,别说再过50年,就算再过500年都不可能。因为巴西人脚下对足球的那种感觉是全球独一份,同样,中国人手上对乒乓球的那种感觉也是举世无双的。
这种感觉怎么练出来的?这就回到我们今天所说的'撞击'了。
个人感悟:
阅读完本段,有如下感悟
二、理论研究
那么撞击与摩擦到底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马教练在本段谈了自己的理解,其实就是理论支撑,事实背后隐藏着很多观点,大家可以仔细体会。
初学乒乓球建立技术动作时,大家都知道第一要学会放松,第二就是要学会撞击。有人会说:我打乒乓球几年了,没练过撞击,照样打得不错。甚至还能找到一些例子,部分很有天分的孩子能打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我们可以数数,近二三十年来,真正站到乒坛巅峰的职业男子选手,没有一个是以旋转为主的。再就绝大多数习球者而言,先掌握撞击,进而建立良好的手感仍是首先要解决的课题。
随着弧圈球的风靡,以撞击为主的进攻技术似乎已踪迹难觅。其实撞击从来都没有过时:现代弧圈讲究的是'打摩结合',我认为,中国初学者第一课仍然是快攻——撞击,今天仍是无处不在,无法绕过。千万不要把撞击与旋转(摩擦)对立起来看,而是要统一起来,因为撞击有助于更快、更好地建立手上感觉。
中国人一直没有丢掉'快'字,所以到今天仍屹立于世界乒坛巅峰而不倒。这种'快'不仅仅是击球时间上的快,还有方法上的快——也就是撞击的合理使用。笔者一贯认为,在中近台的争夺中,撞击技术仍有生命力。而且只要你想打好乒乓球,就得解决这个问题。适当地在撞击上花一些时间,既可以保证出球速度,又容易合上对方来球的力量。引申一点讲:容易合上力也就容易发出力。初学时用点儿功夫建立撞击、快攻技术的基本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后,再改练任何打法,掌握不同打法的高级技术,包括练削球打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个人感悟:
阅读完本段,有如下感悟
三、正手攻球(基本原则、训练方法、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以'正手攻球'为例,就如何体现'摩擦与撞击',谈了11条内容,我打乱了顺序,分了分类,归结为基本原则、训练方法、注意事项三大项。
1、基本原则
共3条
①先易后难
⑤把球打长
⑧打出节奏
个人感悟:
2、训练方法
共5条
②徒手起步
④先推后收
⑥以退为进
⑩尽早侧身
11多练直线
个人感悟:
3、注意事项
共3条
③简化动作
⑦逐级换挡
⑨死球活练
个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