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冷漠的“道理教育”,让孩子成为“情感孤儿”

这篇面诊手记中的主角依琳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她是被母亲以“留学之前的心理评估”为名义带来我们机构的。但孩子很聪明,从进门开始就意识到不对劲。

依琳又是05后,她跟我之间的年龄差距让信任关系的建立变得更艰难了。所以,在面诊中我费尽了心思。我成功抓住了一个点,幽默地自嘲我“长相丑”,打破了依琳对传统医生都“非常死板”的刻板印象,她一下子放松下来。

依琳的学习理念与国内的教育方式存在明显冲突,如果将她强行留在国内,可能会加重病情。将她送出国学习是比较理性的选择,家人也支持。

因此,我给她提了很多关于出国留学的建议,比如修复现有的心理创伤、高效地学习、提高逆商、加强对毒品的心理防线、对文化冲突的心理准备、提高独立能力以及良好的家庭关系等,这都是能顺利出国留学的前提。

依琳还说到她有“同性恋”的倾向,但因面诊时间有限,没来得及深入了解。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开明,我感觉到依琳的父母已经有很大提升。

可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部分“同性恋”可能是心理创伤导致的。如果本人希望通过创伤修复恢复或调整自己的性取向,这也是他们的权利。以后我会找机会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总而言之,在与依琳面诊过程中,困难重重,但也很有乐趣。我们接诊的患者年龄越来越小,00后、05后、甚至10后,他们成长所处的年代与我们完全不一样,是典型的“数字星球原居民”,所思所想不再与我们相同。

这对我们的接诊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了解世界,理解他们的诉求,感受他们的情感,迅速建立起信任,这是后续治疗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名70后,我在努力往“数字星球”移民。

——何日辉


(下文作者:何日辉助理Chris)

依琳,初二在读,单眼皮女生,面诊时身着校服。

依琳妈妈,公务员,依琳爸爸,私企职员。

第一眼看到依琳,我马上把她和迪士尼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形象进行重叠,这个眼角眉梢流露出倔强的女孩,在面诊的初期,对我们满是防备和猜疑。

“我是要到俄罗斯留学的,我妈说你们这里是留学评估机构,所以我想知道自己的评分?”开场白,依琳如是说。

“为什么你会选择到俄罗斯留学?而不是其他国家,可以告诉我吗?”何主任问道。

“因为俄罗斯美女多,我很喜欢看美女!”依琳耸肩笑答。

我和同事Lily相视一笑,如此不走寻常路的回答,预示着这一次的面诊,充满“惊喜”。

父母眼中的“熊孩子”

依琳的妈妈告诉我们,孩子的性格虽然表面看起来开朗直率,但内心非常敏感和脆弱。

据依琳的班主任反馈,依琳在校期间曾经出现过几次情绪崩溃的事件,会突然无端的哭泣,并用小刀在手臂上刻划,老师向她了解原因时,依琳的回答几乎都是“父母吵架,我心情不好”。

回到家里后,依琳又会把自己的情绪掩饰得很好,即便老师专门与妈妈沟通过此事,妈妈向她询问时,也总是被她云淡风轻的一带而过。

依琳爸爸忙于工作,妈妈又要照顾年幼的弟弟,经常忽视与依琳的沟通和交流。

相比与同龄人做朋友,依琳更喜欢和高年级的的学姐玩儿。在一位“有能力”的学姐的影响下,依琳学会了抽烟、喝酒、爆粗口,经常偷偷的出入酒吧,还跟一起网游的一个队友谈起了网恋……等到父母有所察觉时,依琳已经对外宣称,她是同性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依琳爸爸为此火冒三丈,把依琳狠狠揍了一顿。依琳父母认为,这是孩子青春期的过度叛逆的表现,需要“好好管教”,于是不断的跟依琳讲道理!

道理越讲越多,依琳也愈发的“能折腾”,她焦虑情绪也开始集中爆发,认为周围的人总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情绪非常不稳定,无法集中注意力,总觉得头痛欲裂。

晚上,依琳会不眠不休在床上玩游戏,兴奋的大叫大笑;白天,她会蒙头呼呼大睡,睡足十个小时,叫都叫不醒!

无奈之下,父母给依琳办理了休学,并辗转多地求医诊治,但收效甚微。因为孩子非常抗拒治疗,来我们诊所面诊时,依琳妈妈告诉她,是带她去留学评估机构做测评,为明年出国留学做准备,依琳才肯配合。

你何叔叔我长得丑!   嗯,你是丑!

面诊中,依琳告诉主任,从小到大,父母对她以打骂式教育为主,把更多的关爱给了弟弟,不论她多努力、取得多亮眼的成绩,父母的关注点始终在弟弟身上,她感觉自己在家里可有可无。

上初中后,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她很反感,她更希望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填鸭式的教育。

正因为如此,她认为国外的教育方式会更适合自己,她也想尽快逃离现在的生活环境!

“其实我选择去俄罗斯留学最主要的原因是,那里离中国很远,我自由了之后,他们休想干涉我的生活!”依琳两眼放光,兴奋地直搓手。

莫斯科国立大学是全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么说你并不知道,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与中国接壤,黑龙江省西北部有个城市叫黑河,就是中国和俄罗斯交界的口岸城市。”何主任瞬间化身初中地理老师。

“呃……真的么?这个……”依琳一时语塞,依琳妈妈在旁边扶额摇头。

“你说你喜欢看美女,那你知道么,俄罗斯的美女,年轻的时候确实非常漂亮,但是她们的保鲜期很短暂,年级大了之后,就会从喀秋莎小姐姐变成阿廖沙大妈!”何主任再次补刀。

“哈哈哈哈,你好逗啊!”

“美的事物我也喜欢欣赏啊,别看你何叔叔我长得丑!”

“嗯,你是丑!”依琳马上补了一句。

因为依琳这句“神补刀”,面诊现场笑翻了天!

“哎呦小姑娘,你这也太不给你何叔叔面子了,我以为你能说,你长得还行!不过我跟你讲,我虽然丑,可是我真的很温柔,而且,我娶到的老婆非常漂亮哦,说明你何叔叔我的个人能力还是很优秀的!”

“说实话,你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那你觉得,我出国前后,还需要做些什么?”依琳开始渐渐卸下防备。

你说的对!他才是真正的神经病!

在初步建立信任的基础上,何主任开始慢慢引导依琳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依琳告诉我们,其实她晚上并非不想睡觉,而是胸闷到无法入睡,只要闭上双眼,记忆中那些不愉快的事件就会一一浮现在眼前,让她莫名的烦躁。只有玩手机游戏时,才能暂时逃避这种痛苦的感觉!

可依琳的妈妈却认为,依琳的行为就是游戏成瘾,母女俩为此经常在言语甚至肢体上发生冲突,妈妈甚至萌发了送依琳去网瘾戒除机构的念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作为父母,你们只是看到了孩子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却并不知道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源是什么!”何主任对依琳的妈妈说。

“依琳在玩游戏时,她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进入到一种类似场景催眠的状态,也只有在进入这个状态时,那些曾经的创伤事件带给她的痛苦,才能暂时性的解脱,这也是为什么孩子沉迷网游的主要原因之一。”何主任的分析,得到了依琳的高度认同,小姑娘点头如捣蒜。

“另外,我要非常郑重的提醒你,千万不要把孩子送去类似于杨永信之流设立的网瘾戒除机构,那不是在救孩子,那是真正把孩子推进了火坑,如果你有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你应该有看到,我曾经给国家卫计委写过公开信,并连续发布文章,分析杨永信这种行为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你一定不要病急乱投医!”最后几个字,何主任提高了音量。

“你说的对!”依琳情绪激动起来。“我看杨永信才是真正的神经病!”

杨永信,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知道这个人?”何主任问依琳。

“知道!我看过新闻的,他电击那些学生,逼得他们只能听话,我看他更需要治疗!他有病!绝对有病!”小姑娘认真讨伐杨永信的模样,再次引发全员爆笑。

“没错,我怀疑这个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和偏执型人格,这个杨叫兽应该积极接受治疗。”

“嗯,同意!我觉得你真挺有见识的!” 依琳很认真的看着何主任说出了这句话。

其实我知道你们是医疗机构

面诊中,何主任还围绕着留学过程中如何将文化和语言的冲突风险降到最低,如何解决现有的学习、心理和情绪问题,如何避免在国外发生滥用药物和毒品等等话题跟依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面诊结束时,何主任说:“依琳,不论你将来在哪个国家学习和生活,我都希望你能树立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你能培养出越挫越勇的性格,在逆境到来时,也能抗压前行!”

送依琳离开诊所回来时,护士小吕告诉我,依琳在洽谈室等待时,盯着墙上挂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看了许久。

也就是说,在正式开始面诊之前,这个小姑娘就已经知道,我们并不是留学评估机构,得益于何主任极佳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这场面诊,笑点不断、金句频发、顺利完成!

但由于我们的治疗位排期已经排到2019年6月份,依琳父母很怕在等待治疗期间孩子出现其他不可控的问题,目前,他们依然在多方寻求帮助。

【写在最后】

依琳的这个案例,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亲子沟通的障碍,多数都是源于父母只讲道理、不谈感受!很多父母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我们讲的道理,孩子都能理解,所以才会一直苦口婆心唠叨个不停。

在孩子面临情绪的困境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坦然接受孩子的情绪,试图和他站在一起,感受他的心情,与孩子共情,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认同后再询问事情的原因。亲子间有了正性情感的流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沟通状态!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应该体现在情感方面,多关注情绪,少评判是非对错;多一些交流和了解,少一些否定和打击。很多时候,都比那些所谓的“大道理”有效的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