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贾至,他诗名不显,七律却曾胜杜甫一筹,一首送别小诗《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可见一斑
七律这一传统诗歌体裁,杜甫几乎是公认的第一人,甚至是传统诗歌的第一人。
不过,人无完人,这世上也没有完美的诗人。杜甫的第一,是综合所有作品而言。其实,一些作品流传不多的诗人,却能写出一两首力压杜甫李白的诗作,从而以一诗而留名后世。
公元758年,贾至写了一首《早朝大明宫》,王维、杜甫、岑参纷纷唱和,都写了一首同主题的七律。
(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唐•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此次唱和中,杜甫的作品,竟然没有拔得头筹,并且还是垫底的成绩。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 ·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王维、岑参也是唐朝的大诗人,他们写命题诗文,偶尔力压杜甫不奇怪,但贾至又是何方神圣,竟也能在七律力压杜甫,并且这些大诗人都来唱和他的诗呢?
贾至,字幼邻,是礼部尚书贾曾的儿子。他在十八岁的时候,便进士及第,授单父县尉。这个起点,便是唐朝很多名诗人都无法企及的。
其实贾至的文章当时少有人及,他是替朝廷执掌文笔的,有什么重要的文书,都是由他起草撰写。说来有趣,唐玄宗的受命册文,是贾至的父亲贾曾写的,而玄宗传位给唐肃宗的册文,是贾至写的。
有这层关系,贾至的仕途也是比较坦荡的,官至兵部尚书,去世后获赠礼部尚书。
贾至写《早朝大明宫》,是因为当时安史之乱被平定,唐肃宗还京,入居大明宫,改年号为乾元,国家百姓都开始休养生息,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贾至王维等人便倡和了关于大明宫上朝主题的诗,以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
后世学者认为王维、岑参的应和诗最佳,所以《唐诗三百首》也选了这两首。
贾至次之,但也气象轩冕,并且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贾至这首最好。
虽然贾至在唐朝诗名不显,但作为朝廷的首席笔杆子,他诗作水平也非常高,我们再看贾至一首有风旨性情的送别诗: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诗的题目,大概介绍了写诗的背景。
乾元二年,唐军清剿安史乱军,结果在相州一战兵败,贾至因此被贬为岳州司马。
岳州,也就是巴陵,贾至又遭逢好友王八员外被贬谪长沙,不禁心有感慨。
首句是描写贾至被贬谪离开洛阳的时候。当时柳絮纷飞,正是暮春时节,贾至怀着失落的心情,告别家人好友,踏上了贬谪之路。“柳”这意象,本就是有离别不舍的意思,而“柳絮飞”更令诗有一种悲凉的情感基调。
次句则是说明自己到达岳州的时间。从“柳絮飞”到“梅花发”,已经过了一个夏秋。所以,贬谪除了政治上的打击,更是行路之难。
同时,此句也是说王八员外在寒冬之际,去往长沙任职。两人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故而诗中除了离愁,还有仕途上的失意。虽然诗中只选取了两个场景的切换,但其中包含了难以言喻的辛酸。
这种辛酸,又化为第三句的感叹。人世间的兴衰富贵、悲欢离合,都随着浮云散去。或许因为贬谪,曾经很多对贾至极为尊敬的同僚、亲友,都对他冷落了不少吧,所以他有此感叹。
心中的离恨,则随着奔流不息的江水,送王八员外到长沙。“空随”二字,这其间又蕴含着多少无奈与不舍。
这首送别诗,相比盛唐那些有名的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要差上一筹,然而其韵悠长不尽,情连绵而不绝,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