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温阳散寒开喑窍治暴喑咽痛
冬季为一年中的最后一季。冬季气候寒冷,流水结冰,寒水的太过则为淫邪。其时间为:阴历十月至十二月的六个节气。冬三月属寒水,是冬令的主运与主气,其气运严寒冷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所谓“闭藏”,其特征为:天气寒冷,生机潜伏,阳气内藏。冬季大气沉降收藏,大寒前后,阳气沉潜,人与天地相应,内有阳气虚弱的人,感大气寒湿之气,内外合邪,容易发生少阴兼太阳感寒的暴喑证。笔者临证30余年,对少阴兼太阳感寒暴喑证,用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屡收捷效。
王某某,女,41岁。2010年12月16日初诊。患者3天前因受寒气侵袭后,引起暴喑并咽痛,手、足、膝冷痛,在外经过输液抗炎治疗,服用清热利咽等药,声音嘶哑反而加重,转我处求治。有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减少病史。诊见:声哑不能够发出来声音,咳嗽咽喉不爽,扁桃体无肿大,咽后壁淡黄、有少许淋巴滤泡增生,手触冷感,舌淡苔白,脉沉而紧。此乃少阴虚寒之体,复感太阳风寒所致。证属少阴兼太阳感寒,而致阳气凝滞不能升腾滋濡,声窍为之闭塞,则声嘶音哑的暴喑证。当治以温阳散寒开喑窍,予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10克,制附子30克(先煎30分钟),细辛6克,甘草10克,百部10克,桔梗10克,蝉蜕6克。2剂,水煎服。
服完2剂后,声音恢复,疼痛缓解。继以当归四逆汤加减3剂,手、足、膝冷痛诸症亦随之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
暴喑咽痛之证,辨证必须分清阴阳。临床多以阳热论治,药用甘寒、苦寒之品,而附子大热药往往视为大忌。本例声哑咽痛,参之舌脉诸症,与风热、燥热邪实上犯之咽痛有本质区别。此患者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久服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更损阳气,导致白细胞减少,体内阳气防御功能明显降低,风寒外邪极易乘虚而入少阴,寒邪闭束少阴,寒客咽喉而致暴喑咽痛,此乃为本虚标实,阳虚寒凝,太少两感之暴喑咽痛。故太阳少阴两经同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阳解表,通达内外,发中有补,于扶阳中促进驱寒,于散寒中不伤阳气,以致邪去正安。由此亦见,咽痛非阳热独有,临床上属阴寒证屡见不鲜。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所谓太少两感证而设。阳气素弱,多有内寒相兼;复感风寒,病位也较深,且阳弱而无力鼓邪外出。治宜助阳扶正与解表散寒开喑窍兼顾,以祛邪不伤正。方中麻黄辛苦温,发散风寒;附子温经散寒,温肾助阳;细辛通达内外,助麻黄以驱表寒,助附子以温阳逐痼寒,此方有强大的温通肾阳、宣肺散寒、开窍启闭的功用。故不论临床表现怎么千变万化,应用该方抓住阳虚感寒这一病机,就能很好地应变。这其中阳虚可能因素体羸弱,或者医者错投发汗及苦寒剂以致伤阳,此均为阳虚之因。在临证过程中,除暴喑咽痛之证及《伤寒论》中少阴病“发热,脉沉”,“脉微细,但欲寐”等表现外,尚可见口淡不渴,神形憔悴,畏寒怕冷,恶寒发热,阳痿尿频,四肢欠温、舌质胖大多白嫩水滑或暗红(此因寒凝血滞故)等全身症状,同时注意详细询问病史,查找有无受寒病史及既往阳虚体质的可能,为正确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提供详尽的依据。
值得强调的是,现在很多病人在病起初期,多求助输液抗炎药或自服清热解毒药,此皆寒凉之品,易伤阳气,如久治不愈反会有加重趋势,应结合时令、体质、脉证考虑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