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柯 | 假若君还在
在众多描绘“端午节”的诗词中,我尤为喜欢(汉)王充的《满江红》:“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假若君在?
那悠悠长河转乾坤,米粽定幽香,谁还伤君兮?碧波荡漾,百舸争流,何来谗言横过?九九艳阳天,君逢清明邀千古,岂要沉江,更不必说苦役。
史有遗训,亦册记,无可辩驳,叹国破家亡汨罗是归处,不胜悲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共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域,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 《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用五日,终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殒命循道,苍生悲鸣。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鱼儿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大。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日所食的棕子。
假若君在,今日我唱《九歌》,溪沙裙魅,翩翩起舞,且听,且舞,且看云剑飞天;您驾龙舟竞渡,一杯雄黄酒抛去《离骚》,不闻《天问》,奏一曲《满江红》,祈愿九州同好,我愿君更好。
昨夜夏风吹来,君好似乘月而来,我起身恭迎,只见君长袍加身,汉风拂袖,已站立面前,不胜宠幸,又不得娇嗔。倒是他满身儒雅之气,披帛挂银中不失温和,慈爱,像父亲,像兄长,像朋友,欲说还休,听君且尽言:《风俗通义》中有“五月初五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即为'恶日’,家父母心生余悸,便寻祖训插上菖蒲,艾叶以驱鬼熏苍术,做到避我难之。”
我方浅笑于君,即生日月,亦为乾卦,何来“恶日”?
明眸皓齿,沁心戴月,小女何时做了君的仙姬,这般冰雕玉琢,沉静如水,款款妙姿?西月当空,猛然想起君,他穿过枪林弹雨的楚界,来我大华玄烨之地,于我对影成三人以度这风靡之夜?
悲啊,喜啊,悲喜盛宴,不错良缘。
君若在,亦这般柔情恰到好处的拿捏时光,让我们彼此穿过历史的隧道,相逢秦皇汉武结缔的渊源,不为“恶日”而疑窦丛生。
君若在,小女子愿与君调侃:“小时候,吃粽子,是个笑谈。母亲愚笨,不会包粽子,只会煮鸡蛋,或凑合炒几个菜,再就是去街上买一点油条回来,算是端午节的祭拜内容。而奶奶的手特别灵巧,她包的粽子,用的不是粽叶,而是高粱或藕莲的叶。母亲曾多次想叫她过来,教教怎么包粽子。奶奶一直嫌弃母亲太木,结果没学会,后来我们吃的粽子全是买的。母亲学会包粽子,是邻居家三娘教她的。三娘特有耐性,终于教会了母亲,可出锅的粽子落个开皮露心,让你吃不得,又笑不得。父亲忍不住对母亲大发牢骚说:不会包别逞能,糟蹋东西不给人商量,屈原在天上看着呢!”
君是否正偷笑小女,欲续阆苑仙葩之奇缘?
苍生不言这人间华帝,光复岁月,转眼上下五千年,且看“五云开,过夜来、初收几阵梅雨。画罗携芳扇,正喜逢重午。角黍星团,巧萦臂、龙纹轻缕。细祝降福天中,列箫韶歌舞。薰风凉殿开处。称绡裙雾縠,莲步俦侣。翠铺交枝艾,便手香微度。菖丝浮玉,向台榭、留连欢聚。笑语。自有冰姿消烦暑。”
君若在,必获今日欢喜:号子过江,龙船嬉戏,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包,朝歌一拜,敢问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