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责的原因和危害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术语“阴影”。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躲在阴影后,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方式出现。
大部分人不会在意“阴影”的形成,不会在意怎么主导我们的情绪。但会因这个阴影埋怨自己,迁怒他人。把夫妻关系,父母关系,和上司的关系中的情绪迁怒于弱者。
这个连锁的反应被称为“踢猫效应”,源自一则寓言:一位骑士在晚宴上被领主训斥,怒气冲冲回到庄园,对没及时迎接的管家,大发脾气,管家心理窝火,回家找鸡毛蒜皮的理由,把妻子骂了一顿,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床上蹦跶,上去给了儿子一个耳光,最后孩子莫名其妙的挨了一耳光,心情极度糟糕,一脚把正在身边打滚的猫踢了个跟斗。
那么骑士在被训斥时的情绪决定了下面的一连串的行为。这种反应与埋藏在内心的“阴影”有关。激活在童年里,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
很多父母打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百善孝为先”“不打不成器”的旗号,可以放肆的伤害孩子,像他们的父母伤害他们一样,把这种伤害传递下去,等长大之后,会陷入“这不是你的错,却无法摆脱”的局面。
比如中国人好面子,在孩子时期是没有面子的,即使父母怎么对孩子,都是对的。可以在大厅广众之下批评孩子,讽刺孩子,打孩子,孩子的尊严荡然无存。于是长大后有了力量,就会过度的捍卫自己的面子。
作为孩子,当你犯了父母眼中的错,必然会被纠正。也许因为洗碗时洗不净,也许因为弄脏了刚换洗的衣服。在父母纠正时流露出了“你很差劲”的信息。
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信息“内化”,并继承了犯错的批评。长大后,犯错时内心会升起批评的声音“你真笨”。
在习惯性自责的同时,自尊的脆弱容易被别人无意的话伤害,并引起情绪的爆发。迁怒由高到低,由强到弱传递,最终弱小的成了牺牲品。
记得上次带孩子在河里玩,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也带着孩子,他的孩子把一个小朋友的河坝推到了,只因这个小朋友说了几句“妈妈,他推到了我的河坝,让他赔”,这个男子就恶狠狠的对这个小朋友说:你叨叨什么?可想而知,他生活中的情绪是什么样子?
没有人是完美的,包括我们的父母。他们的教育方式源于他们的父母,他们在童年里也承受了不该承受的痛苦。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在现在检视和察觉自己,阻断这个阴影。拿出信心和勇气,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