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出洋的“是非”
郭嵩焘是大清帝国首任出使西洋的钦差大臣,也是首任驻英、驻法公使,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外交家中堪称具有世界眼光。
1875年2月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擅自带领一支英军由缅甸闯入云南,开枪打死中国居民。当地人民奋起抵抗,打死了马嘉理,并把侵略军赶出云南。英国借此事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要求清政府派钦差大臣到英国去“道歉”,并开馆设使长驻英国。
选派使臣出洋,不仅要懂洋务,而且更要愿意出洋,这在当时困难至极。满腹经纶的大臣们去向洋人“道歉”,本身就是一件屈辱使命,“道歉”后还要长住下来“做人质”,众人更唯恐避之不及。清廷为此反复遴选、大费周章,后来李鸿章推荐了郭嵩焘,说他“系正途之士,通外情,知洋务”,慈禧立即予以采纳。
郭嵩焘是饱学之士,太平军兴起时,他赞助曾国藩办团练,建立湘軍,人称“湘军财神”。击败太平军后,又致力洋务,对西方的器物制度有一定了解。后来他一直倾心西学,注意搜求研究,逐渐形成了关于洋务的卓越见解,成为洋务派要员。当时主持总理衙门的重要人物恭亲王奕和文祥,都佩服郭嵩焘“洋务精透”。
清政府将派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消息传开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认为华夏民族是最先进的民族,中华文明以其灿烂辉煌辐射四方。现在遣使出洋,在士大夫们的眼里,仍无异于屈辱求和,示弱于蛮邦,“天朝上国”的颜面何存?一时间朝野上下,捶胸顿足,无不认为是大伤国体的奇耻大辱。在强大压力下,郭嵩焘身心俱疲,意绪全无,他三次上奏朝廷,全力告病,求免出洋,但都未获准。无奈之下,郭嵩焘踏上了出洋的坎坷历程。
当时清朝有个规定,要出使各国的大臣都写日记。日记要将所见所闻,所作所为,详细记载,随时咨报。郭嵩焘将他的出使日记,抄寄一份,给了总理衙门。这份日记,两万来字,总理衙门以《使西纪程》为名刊印出来。书一问世,就引爆了舆论,让人大跌了一把眼镜。时任翰林院编修的何金寿,直接弹劾郭嵩焘,说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何的同事、翰林院侍讲张佩纶则干脆建议朝廷撤换使臣。官员李慈铭在日记里更是抨击郭嵩焘:“诚不知是何肺肝,居心何在!”在朝野上下猛烈攻击下,《使西纪程》最终被毁板。
郭嵩焘在任英法公使期间遭遇更多的“非议”,副使刘锡鸿更是给总理衙门写了一封洋洋数千言的告状信,全面列举了郭嵩焘在使馆的“十大罪状”。今天看来,这些“罪状”不但子虚乌有,而且显得十分可笑。比如“崇效洋人,用伞不用扇,穿洋服”,“令小妾学英语,败坏中国闺教”,“效洋人尚右”等,列举郭之“用夷变夏”的种种“罪行”。
郭嵩焘深陷“非议”之中,虽经李鸿章出手相助,但清政府还是决定将郭嵩焘撤回。1879年5月落寞的郭嵩焘乘船抵达故乡长沙。当时湖南正发生守旧排外风潮,郭嵩焘的突然归来犹如火上浇油,大骂郭嵩焘“汉奸卖国贼”“勾通洋人”的标语揭帖贴满大街小巷。众多百姓在岸边对郭侮辱唾骂,阻止其船上岸。作为二品的当朝大员,他的船抵达故乡,当地七品的知县竟也不来拜见。读史至此,郭嵩焘的出洋际遇真是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