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A郑一鸣老师:分享转化模型,教你学以致用

对于培训来说,不管是职业培训师,还是企业内训师,都绕不开一个话题,如何让培训产生长期的效果---“让培训有效”。

对于组织,有效就是要转化绩效。对于学员,有效就是能学以致用。

从培训的整体过程来看,那就是“老师讲清楚,学员听明白,课后记得住,工作中还能做的到!”

讲清楚是前提,之后的听明白、记得住、做的到,也就是我们常说,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既然讲清楚是一切的前提,如何讲,怎么讲,用什么讲,就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了。

具体如何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并能够讲出来给别人听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模型,叫“分享转化模型”。

众所周知,培训学习成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学员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的巩固加深,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毕竟谁都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的。

那如何才能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呢?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理顺“教”与“学”的关系。

一说到“教”,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这主要是老师的责任,而对于“学”来说,说的是听课的学员,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然,在我看来,“教与学”两者所涉及的主体,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员,因为学习的本质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相互学习的过程。

特别是在学员学完之后,要使其能有所提升、有所进步,有效的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其讲出来、分享出来,正所谓“教是最好的学!”,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提升最大的不是新学员,而是分享的“老”学员。

所以说,分享所学,是提升能力的方式之一,也是检验我们以往所学,验证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对于分享来说,基本要求是让学员能听懂。

而听懂的前提,要是自己,对于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如果你自己所分享的内容都有所分不清,那我可以肯定,你即便分享出来,你的听众也是听得很茫然的。所以,先自己搞清楚,再授之于人。

而对于分享来说,我把它划分了等级,分为了4个阶段。

分别是:讲述、讲解、讲演、讲习。

讲述,就是复述,把学到的知识能条理清晰地说出来,讲给别人听。这是最基础的复述环节。

讲解,就是不仅能清楚地讲出来,还能说明为什么,加以解释说明,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讲演,是加入演绎形式。不仅能讲清楚,说明白,还能通过通俗易懂的言语来让他人更容易理解,比如通过打比方,举例子,讲故事的形式说明一个道理,深入浅出。

讲习,学而时习之。将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经验阅历,工作中的所感所讲,成为有着自己话语系统的课程内容。

如何实现四个阶段的跨越,来完善分享的内容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提升。

一是做记录。

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你学到的内容先记录下来。为什么做记录呢,因为如果不记录详细,日后在进行复习的时候,就容易丢三落四,造成知识串联的不完整性,丢失了信息,那就失去了分享的意义了。正所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随时记录,方便后期整理归纳。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记笔记呢?

我们分为两步,一记关键词,二做再整理。记关键词,是为了在课程复习的时候引发联想,加深记忆。再整理,是为了梳理脉络,建立知识点前后的关联性。

做记录的原则是,不值得花的时间,要省下来;值得花的时间,认真记。

所以说,分享源于对知识的记录。

二是,是做加工。

说到加工,就是做进一步升级完善,是一个细化的过程。如何细化,那就是要将学到的内容,进行分类,那些是知识类,那些是技能类,可以用在哪,如何用、何时用……

我们发现,分享输出了一个成果,一个知识的应用方案。都是在以往的内容上,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体会,有心得,有教训,有障碍。从而对内容,进行反思和完善,细化知识的过程。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跟工作相结合,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不断的加入其中完善内容,让其形成特有的架构,从而帮助我们加深记忆和理解,正所谓分的越细,越容易消化吸收,也为日后分享打下基础。

所以说,分享精于对知识的加工。

三是,做推演。

做推演,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区域划分。

内容能用在哪里,不能用在哪里。用的时候,能分为几类,都如何去用。而讲的时候呢,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如何讲,如何呈现。

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推演。

推演,它是验证分享内容是否有效的关键步骤。它就好比我们日常用的“系统试用,模拟测试”一样,要先提前理顺思路和流程,才能应用到实际的培训和工作当中去,不然就容易出现问题。

打个比方来说,我学到的一种工作方式,叫做“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

如果,你想推行这种工作方式,特别是在现在的疫情期间,在家办公,就是一种很好的“弹性工作制”的表现。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推行“弹性工作制”这个管理模式前,要做分析推演,要看自己的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

很显然,对于工作时间要求不高的工作,比如保险、销售、设计等职位,这种方式就是可以使用的。

而如果,企业是做物流运输,航空交通,建筑设计,生产制造的,就不能用。因为,这些行业,是有着严格的时间管理规定的,你不能想什么时候送就什么时间送,想什么时间建设就什么时间建设,一旦拖延,就会出现经济损失,所以这类企业,就不适合,他们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

而以上这个能用在哪,不能用的过程,我们称为推演。

同样的道理,分享知识也是如此。你讲的内容,是否能用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这个工作场景中,我们需要做合理推演,小心地展开说明。

所以说,分享源于对知识的推演。

总结一下,对于分享转化模型来说,两个方向都能使用。

顺时针使用,那就是:

细化内容做加工,分类使用做推演,验证记录做提升。分享始于记录,精于加工,展于推演。

最终分享呈现,成就精彩。

同样的道理,“分享转化模型”逆时针用时:

首先,选择方向做推演,用在哪里。

其次,整合内容深加工,怎么去用。

最后,完善记录跃提升,强化效果。

所以说,对于分享来说,不管是先做推演,还是先做加工,都是为分享服务的,都是为了达成有效训练而做的充分准备。

当我们能熟练地使用“分享转化模型”的时候,我相信,您的分享能力,一定能大幅度提升,从而让“教是最好的学”的学习理念,落实到位,达成有效训练的目标。

TTT国际职业培训师标准版教程授权导师

TTT专业讲评标准技术认证课程认证导师

IPTA国际职业训练师协会授权导师

明师七剑组织人才发展导师育成项目导师团成员

(0)

相关推荐

  • 导师考核现场是这样的?看完就被圈粉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授人以渔的存在,她们其实不只是教授自己早已学到的知识而已,经常去进修学习更多新的东西,保证教给学员的都是最新最全的知识更是她们的任务. 导师团训视频欣赏 ☾ 能想象到这是我 ...

  • 人生的样子 —遇见“TTT导师训练营”

    人生有许多种样子. 每个人都希望活出幸福的样子,活出自己心中的样子.可是,岁月无情,消磨了青春的棱角,冷落了生命的情怀. 于我,工作与仪器为伴,越发的行未敏而言愈讷.用朋友的话是:事说三遍而不知其意. ...

  • IPTA郑一鸣老师:如何利用艾宾浩斯曲线,避免学员遗忘所学内容

    各位伙伴,你有没有过这样的苦恼,就是在你辛辛苦苦的,苦口婆心地教了学员半天,结果,没过几天,一考试,发现教的内容,全都忘记了,甚是懊恼,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的解决这种现象. 今天,就教大家一招,如何避免 ...

  • 郑一鸣老师:抓内容提意愿,做一个善于分享的高手

    很多朋友有提到这样的情况:自己遇上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想跟大家分享,却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者是朋友.同事想自己请教事情,自己说了半天还是没能让对方理解. 这是我们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分享导致的.解决分 ...

  • 情感触动行为,郑一鸣老师:请用故事做管理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从而直指人心,触发感悟. 而在工作中,我们则会使用另一种方式,那就是讲道理. 我们觉得,只要懂得了道理,就会行动起来. 但实际上,事与愿违. 众所 ...

  • 列事实,善反馈!郑一鸣老师:别让小事变大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或工作中,跟身边的人发生激烈的争吵,然而当冷静下来之后,却发现争吵的最初原因可能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不值得爆发这么大的情绪.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常发生, ...

  • 即兴演讲有方法,郑一鸣老师:五步成章教你做演讲高手

    如果在表彰大会上,突然领导让你上台发言,你怎么办? 我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这种感觉. 今天,教大家一个,简单好用的,会议发言技巧,五步成章法. 分别是:霸气开场.首先感谢.自我介绍.抒发几见 ...

  • 郑一鸣老师:见风使舵,寻找沟通的对接点

    俗语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意思是指"什么样的人就予以什么样的对待",见风使舵,略带贬义.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不能全当贬义来用. 从沟 ...

  • 紧张怯场不用怕,郑一鸣老师:接纳紧张化解怯场

    深呼吸,克恐惧,理思路,话慢讲. 今天,我们来说说紧张和怯场. 紧张,属于内在情绪,人的正常表现行为,要学会控制利用. 怯场,属于外在表现,会让人失常,对行为和结果有害. 紧张是本能反应: 生物性角度 ...

  • 成年人学习有难点,郑一鸣老师逐一破解,让成年人再度起飞

    培训中,课堂效果没有达成预期,课堂互动效果比较低,这是很多企业内训师碰到的一项难题.那具体如何化解呢? 我们先从了解成人的学习特点开始. 找到问题点之后,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好面子 ...

  • 郑一鸣老师:我们为什么学习?是企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

    培训目标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要在课堂上讲这个,不讲那个?谁规定的? 我相信,很多朋友会说,从调研来的,从会议讨论而来的. 没错,这些都是能明确我们培训需求的方式. 总结下来,可以分类两大类: 一是来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