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一段鲜为人知的“后契丹”时代
对于契丹王朝的历史,很多人并不陌生,通常会认为它的创始人是耶律阿保机,末代皇帝是耶律延禧。其实,还有一段“后契丹”的历史鲜为人知,它被史学家们称做“西辽”。
大石这个人
在说“西辽”之前,一定要先说说那个叫耶律大石的契丹人,他是西辽的开创者和缔造者,也是一个常被史学家们忽略的英雄皇帝。
《辽史》有简单扼要的记载:“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由此可以看出,重德同志也跟玄德同志一样,尽管都有个“皇姓”,其实与皇帝却是“七杆子戳不着,八杆子戳瞎眼”的关系了。如是,耶律大石要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只有科举这一条路了喽!
耶律大石生于1087年,幼年接受了契丹传统的骑射训练和文化教育,“通辽、汉学,善骑射”。1115年,大石考中进士,取得殿试第一名的好成绩,翰林应奉。契丹语把翰林称为林牙,所以当时的人们也称其为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
然而,这个契丹人的优质后代却是生不逢时的,刚刚当上官,迎接他的已非盛世,而是跳上了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那时的大辽帝国已是外有金、宋的联合夹击,内有起义暴动,风光不再,风雨飘摇了。
1120年前后,耶律大石升任辽兴军(卢龙)节度使,镇守南京道,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在女真人的猛烈进攻之下,上京已失守,中京危机,郡县损失近半。北宋更是趁火打劫,准备占领燕云,与金朝签约媾和,夹击辽朝。因此,南京道的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也说明辽之朝廷对大石还是非常倚重的。
1122年,金军大举出兵,攻下中京、泽州。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从南京撤退,途中受到金军的偷袭,仓皇逃走,“乘轻骑入夹山(土默特左旗西北)”,与外界隔绝了消息,数日命令不至。在这种情形之下,耶律大石开始了平生的第一次政治赌博,他联合宰相李处温、奚王萧干等人拥立耶律延禧的叔叔耶律淳为帝,号天锡皇帝,年号建福,降辽天祚帝为湘阴王,据有燕、云、平及上京、中京、辽西六路,史称“北辽”。可悲的是,这位“建福”皇帝是个没福之人,在宝座上只坐了三个月就薨了,有的说是病死的,有的说是吓死的,终年61岁。百官上谥号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在燕京西部的香山永安陵。
延禧这个帝
耶律淳死后,其妻萧德妃称制,耶律大石料到难以抵挡金军,便又挟持萧德妃逃离南京,投奔辽天祚帝去了。结果,天祚帝赦免了耶律大石,封为都统,萧德妃被杀。
北辽灭亡于1123年11月,历传耶律淳、萧德妃、耶律雅里和耶律术烈四帝,平均每位君王的在位时间还不到五个月,其中萧德妃在位时间最长,将近一年。
1123年,耶律大石率军袭击金朝军队,战败被俘。关于大石在金营的情况,有诸多版本。从《松漠记闻》和《北使记》等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完颜阿骨打对耶律大石还是非常赏识的,爱其俊辩,赐之妻。可是大石却是身在金营心在辽,并于1123年九月带领7000人,逃离金营,回到天祚帝的行营。保大四年,天祚帝在得到大石和阴山室韦漠葛失的军队,自认为这是天意相助,便又做起了白日梦——收复燕云。对此,大石认为不可,对延禧批评道:“自金人初陷长春、辽阳,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又陷上京,则都燕山,又陷中京,而幸云中,自云中而播迁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如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如此一番话表明,大石不仅才华横溢,还有些桀骜不驯。结果,延禧没有采纳大石的建议,坚持出兵。由此,耶律大石对延禧彻底失望,感觉这样一个无能的皇帝很难成就什么大业了,率铁骑二百,趁夜色离开辽营。
耶律大石出走后,天祚帝继续坚持出兵,刚开始还真的取得了一些小胜,但很快就被金军打败了。1125年春,天祚帝在逃亡西夏的途中被金军俘虏,一个雄踞中国北方二百多年的泱泱帝国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此时,距离耶律大石的出走只有半年时间。
西辽这个朝
耶律大石一行穿越沙漠,到达辽北疆重镇——西北路招讨司驻地的可敦城(今之蒙古哈达桑东北),借力当时的诸部族,得精兵十万,置北、南院官属,一个国家的雏形初具,史称“西辽”。
政权初立,耶律大石并没有像他曾经许愿的那样,去“救君父,济生民”,而是非常现实而又英明地执行了“养兵待时而动”的策略。
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西辽的实力强大了起来。但是,新兴的金国依然处于全面上升的时期,实力更强。基于此,耶律大石决定先向西扩张,那里的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朝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忙于内战,早就无力对外了。
在此后的十年间,西辽先后归并了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国,以及康里部,建成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
西辽疆域分为王朝的直辖领地和附庸国、部两部分。直辖领地为以巴拉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为中心的锡尔河上游、伊塞克湖周围地区,其附庸国有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国;附庸部族主要有乃蛮部、康里部和葛逻禄部。
耶律大石率领主力部队西征后,金朝西北前线很快得到情报。1131年,金军元帅粘罕令右都监耶律余睹率领燕云汉军和女真军一万人,北攻可敦城;又发燕云、河东夫运粮随行。金军的这次进攻最终因为沙漠的阻挡而以失败告终,《大金国志》记载:“可敦城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余里,尽沙漠无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胜计,车牛十无一二得还。”
几年后,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于叶密立城(新疆额敏县)登基称皇帝,号菊儿汗(或译为古儿汗),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汉尊号“天志皇帝”,建元“延庆”,册立皇妃萧氏为“昭德皇后”;同时规定王朝官方语言为汉语,制度典章也效仿汉族。至此,西辽王朝创立完成。
至此,东起土拉河(在蒙古共和国境内),西包括咸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到阿姆河、兴都库什山和昆仑山,都成了西辽帝国的疆境。
西辽王朝建立后,由于西辽统治者对民族问题采取宽容优待政策,在经济、文化方面也有相当的发展。
据12世纪末期的阿拉伯史学家依宾-艾尔阿梯尔记载,西辽在征服喀什噶尔后,并不干涉当地的治理,只派出一个沙黑纳(监察官),仅向当地百姓每户每年征收一个狄纳尔(货币单位)的金币,只要在衣带上系一个西辽颁发的银质腰牌,就是西辽政权派驻当地的官吏了。因此西辽社会安定,“军势日盛,锐气日倍”。
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去世,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他的去世意味着西辽从对外扩张进入到加强对内统治时期。
契丹这个族
耶律大石去世时,他的儿子耶律夷列还年幼。依据辽朝的传统,“遗命皇后权国”,皇后萧塔不烟摄政。这位皇后不仅“称制”,而且改元“咸清”,号称“感天皇后”。这个女人的确挺有本事的,在她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继续发展。
感天皇后“权国”七年后,于1150年把政权交给儿子耶律夷列。夷列继位后,改元“绍兴”。绍兴元年(1151),西辽曾进行过一次人口普查,“籍民十八以上,得户八万四千五百户”。这充分表明了西辽的强盛。
耶律夷列在位十三年,于1163年去世,庙号仁宗,儿子年幼,“遗诏以妹普速完权国”。耶律普速完“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
后来,耶律普速完与驸马之弟萧朴古只沙里通奸,又罗织罪名把驸马处死。驸马的父亲萧斡里剌是西辽的元老,官至六院司大王,是一位权势人物。驸马处死后,这位元老于1178年发动宫廷政变,杀死耶律普速完,立夷列次子耶律直鲁古为汗,改元“天禧”。
耶律直鲁古继位后,西辽达到鼎盛时期。与此同时,统治集团的老毛病又犯了,开始腐化堕落,对外连年用兵,对内加重剥削。直鲁古更是“好的没学来,孬的学不少”,跟他的那几个完蛋祖先一样,整日游猎、酗酒,不理政务,致使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至此,西辽王朝气数将尽,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随之而来的是蒙古兴起,乃蛮部被成吉思汗打垮,乃蛮部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侥幸逃脱,在1208年冬天投奔了西辽。此时,西辽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仅有花剌子模的反抗,东方的属国、属部也起来造反。屈出律见机行事,提出了纠集乃蛮旧部以强大西辽的建议。耶律直鲁古接受了这个建议,赏赐屈出律许多财富并封他为可汗。
谁能想到,这个屈出律是个言而无信的人,他纠集了自己的一些旧部后,不但没有知恩图报,还进入到西辽直辖领地进行杀戮和抢夺,并向花剌子模派出使臣,约定夹攻菊儿汗,瓜分西辽土地。结果,直鲁古派军队打败了屈出律,屈出律只好北走,重新集结兵力,等待时机。
此时,西辽财政更加困难,国库空空如洗。宰相马赫穆德巴依为保住自己的财产,建议直鲁古将军队抢劫的财物集中归国库。将军们听到这一消息后,十分的恼怒,开始煽动造反,带着各自的士兵各奔东西,不再效忠西辽。
屈出律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趁直鲁古外出狩猎的时候,带领军队进行了突袭,夺取了政权。《辽史》记载:“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据其位。”屈出律夺取西辽政权后,表面上很尊敬耶律直鲁古,称其太上皇,皇后为太后,朝夕问候起居,还娶了直鲁古之女忽浑公主为妻,实际上是借此得到契丹贵族的支持,以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耶律直鲁古在抑郁寡欢中生活了两年,于1213年死去,耶律直鲁古史称末主。
1218年,成吉思汗令哲别率领两万骑兵征讨西辽,屈出律闻风而逃,被捉并处死。蒙古军顺利进入西辽都城巴拉沙衮。
蒙古人攻占西辽后,一位叫波剌黑的契丹贵族逃到波斯的克尔曼,花剌子模苏丹利用了他,成立了一个史称后西辽的国家。1259年,后西辽向蒙古军投降,蒙古人授予其库鲁汗称号。1309年,西辽彻底灭亡。
历史这个局
契丹,就这样灭亡进而消失了。
元末明初以来,这个坚强如“镔铁”般的民族甚至在史籍上难觅它的任何蛛丝马迹。
那么,这个民族是否如逝去的时间一样不复存在了呢?
据说,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利用DNA技术解开了契丹族消失之谜: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的阿、莽、蒋氏“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后裔。
又据说,这个破解过程是这样的:在云南保山的5个小村庄,专家们取到了阿、莽、蒋姓“本人”和其他民族的血样;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我们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经过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显示出了准确的结论:达斡尔、阿、莽、蒋氏“本人”都是契丹后裔。
其实,连年征战,频繁用兵的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后者是最难寻找的,因为,契丹族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不复存在了,只有“分子意义上的后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