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苏庙村志略》里的甘苏庙村(上)

2003年,本报曾刊发过这样一条消息:“66岁的刘景泉历时15年,写成了赤峰市第一部村志《甘苏庙村志略》,用15万字记录了赤峰市喀喇沁旗甘苏庙近500年的历史。

刘景泉出生在喀喇沁旗甘苏庙村,完成学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

1969年,刘景泉回家探亲,看到当地有几百年历史的白塔和寺庙等古代建筑都不见了,十分痛心,随即萌发了记录甘苏庙村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历史事件以流传后代的念头。从此,他经常回到家乡,与村里的老人们聊天,获取资料。

1986年,刘景泉动笔写作,经过15年呕心沥血,厚厚的9册《甘苏庙志略》终于完成。”

那么,这本《甘苏庙村志略》里的甘苏庙村到底有哪些故事呢?8月12日,本报记者在元宝山区平庄镇再一次见到了已80岁的刘景泉先生……

村名的由来

在上个世纪末出版的《喀喇沁旗地名志》中,关于“甘苏庙村民委员会”的记载如下:“1958年建大队,以驻地村命名为甘苏庙大队,1984年改建成甘苏庙村民委员会。位于乃林镇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402户、1963人,其中蒙古族420人,满族19人,余为汉族,耕地7967庙,以农为主。

甘苏庙,清康熙三十九年,即公元1700年建村,康熙皇帝巡幸经过此地,修一座庙,内藏甘珠尔经,得名甘珠尔庙,经演变成甘苏庙,村以庙名。系甘苏庙村委会驻地。”

据刘景泉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其实早在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在甘苏庙村白塔山的东侧就已经开始有人居住了,主要是喀喇沁王爷的乌姓本家,住蒙古包,以游牧为主,雇用汉人为菜圃园丁。到了清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甘苏庙白塔山下开始有汉人居住,春种秋归。据现在推测,最早来此地的以山东人为主,大约有张姓和李姓等,为蒙古人耕作土地。传说,那时的土地极肥沃,长出的夏麻秸杆对手粗,收割时要用菜刀去砍。

“乾隆十六年五月初一日铸钟一颗重一千斤 哈扯秦火烧大北末地庙佛爷香前铸  壹颗  重壹千斤 塔子沟北街   金火匠人初致玉初致修……”这段铭文出现在现存于甘苏庙村的一口大铁钟之上 。这口钟高1米26厘米,最大直径1米6厘米,八角铸八卦符号,原为甘苏庙法宪寺所铸。“哈扯秦火烧大北末地庙”是现在发现的关于甘苏庙村名的最早记录,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据刘景泉先生介绍,在上世纪40年代,他曾见过法宪寺经堂万灯台东西向各有一黑色大理石碑,碑文阴刻并涂白。另据当年的老人们回忆,这两块石碑应记录有在康熙、乾隆时期,朝廷修造山云寺、法宪寺的年代、经过、规模、宗教等情况。可惜的是,俩碑均毁于土改时期。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清廷派叶志超将军到赤峰、朝阳地区清剿“红帽子”后,在上报朝廷的奏文中提到过“甘珠苏木庙“。1916年,喀喇沁人汪国钧撰写的《蒙古纪闻》一书中也提到了“甘珠苏木庙”。1956年,刘景泉先生在王爷府读书时,那一带的人也称甘苏庙为甘珠苏木抑或是甘茬松木庙。据此,可以这样认为,清康熙、乾隆年间在修造山云寺、法宪寺时,所需木料全都是松柏,并且全部采伐自白塔山周围松林、宁城蟠龙山和辽宁建平石台沟。这时,甘苏庙始称甘茬松木庙是不难理解的。后来,法宪寺珍藏甘珠尔经,得名甘珠尔庙。到民国年间,民间对甘苏庙的称谓由甘茬松木庙、甘珠尔松木庙、甘珠苏庙,进而简称甘苏庙。

其实,早在金元时期,甘苏庙一带可能就已修建有庙宇,今有石碑书“方丈”为佐证。

神奇传说

甘苏庙村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东部,老哈河从南向北穿过村东。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文化底蕴厚重,而且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奉玉皇旨意,要在紫蒙川引造出一条大江来。他派出100个龙子龙孙,在本领最大的老哈的带领下,腾云驾雾地来到紫蒙川一座名叫光秃山的地方落了地。老哈很尽力,指挥着龙子龙孙各司其责。本领大的引造出大支流,比如黑里河、坤都河和锡泊河、英金河等;本领小的也不闲着,造出一条条的小河沟子。众志成城,工程很快完工了。老哈非常得意地向东海龙王报功,请求嘉奖。万万没想到,老龙王不但没有一点儿笑模样,反而勃然大怒,对老哈吼道:“你把我的100个龙子龙孙都带回来了吗?!”老哈一听,慌了神,连忙去核对,竟然只回来了99条龙。东海龙王又训斥老哈道:“原本是让你修一条江,你却只修了一条河。你就带着回来的这些朕的子孙去守它吧。”从此,这条原本应当是江的河就叫老哈河了。至于没有回去的那条龙,到底跑到哪儿去了呢?在下面会有交待。

甘苏庙村地处老哈河的冲击平原上,一马平川,只有一座高出地平面31米的小土石山显得非常的突兀。这座裸露着火红色岩石的无名小山,因山顶上曾有一座藏式白塔,被刘景泉先生唤做白塔山。关于这座白塔山,也有着一段传说。

康熙二十年,即公元1681年,清帝玄烨巡视塞外,出喜峰口,经喀喇沁,驻跸巴尔罕汤泉、甘苏庙,到盛京;

康熙三十二年,即公元1693年,清帝玄烨巡视塞外,8月28日入卓索图盟境,驻跸端静公主府、甘苏庙康熙行宫,到盛京;

乾隆八年,即1743年和乾隆十一年,清帝弘历东巡去盛京时也曾驻跸甘苏庙康熙行宫;

乾隆十九年,即公元1754年7月5日,弘历由承德出发,经喀喇沁、甘苏庙康熙行宫、敖汉王府,去盛京谒祖陵。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得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都曾驻跸甘苏庙“康熙行宫”。“康熙行宫”修建于公元1682年,被老百姓称做东凤楼和西凤楼。其中,东凤楼是皇帝随行人员的住所,而西凤楼则是皇帝的住所,嘉庆年间改行宫为喇嘛庙。这两座楼均占地两亩以上,两进院落,分大门和二门布局。1891年,东、西凤楼在“红帽子”事件中受到破坏,各仅存一间硬山式建筑,于1967年拆除。

相传,有一年秋天,康熙皇帝曾带领着大臣们来到紫蒙川坤都河南岸一个叫二八台的地方。此时,天色已晚,不能回行宫了,只好住在一个乌姓的富裕人家。这天深夜,康熙正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看见有一个穿着黄色兜肚的小男孩儿正顺着廊檐的明柱向上爬。这个小男孩儿的头上有角,越长越大,猛地向康熙扑了过来。康熙吓了一头的白毛汗,睁开眼,原来是南柌一梦。

第二天早上,惊魂未定的康熙起炕洗漱,吃完早饭后又隐隐约约地看到那个小男孩儿在爬柱子。于是,他叫来大臣们,将梦境说了一遍。大学士刘统勋告诉皇帝:“据微臣所见,这个穿黄兜肚的小孩儿是条反龙,今属试探。微臣夜观天象、地象,查知紫蒙川这地方要出皇上,欲与吾皇争夺天下。”康熙一听,急眼了,连忙问怎么办呀。刘大学士说:“这条反龙已沿紫蒙川向北逃走,我们必须马上追赶。”康熙带着大队人马追过坤都河,正要登岸北进。刘大学士突然又跪在皇帝的马前说:“皇上,微臣视山相,前面有座山呈椅圈状,那条反龙就藏于此。依臣之见,马上在椅圈山西300步的地方修造一座灰塔,可将反龙镇压于此。”皇帝当然准奏了。仅用一天的时间,一座高9米的藏式喇嘛塔就修成了,此即灰塔。不久,清廷又去出资在灰塔东北修造普云寺,后人称其为雁翅庙。此庙及灰塔在1966年10月被毁,荡然无存。

又有一天,康熙皇帝带领大臣们登上白塔山一游。见这座小山虽不高险但奇秀,山下松涛阵阵,不禁龙颜大悦。这时,有一个当官的上前奏报道:“村中老者说这座小孤山是一座活山,正在不分昼夜地向东爬,而老哈河东也有一座山正在慢慢地向西爬,大有横截老哈河水之势呀。奴才不信,登山向东查看,果见小孤山躬身东爬,特向皇上奏报。”康熙一听,大吃一惊,连忙问道:“此为何兆?”大学士刘统勋上前跪奏道:“据微臣卜算,这是不祥之兆……”欲言又止。康熙见状,着急了,连忙催问道:“快说吧,朕不会怪你!”刘大学士这才慢吞吞地告诉皇帝:“如果老哈河岸这两座山对爬入大河,那在这个地方会出皇上的,而柴达木那地是要出娘娘的。此即‘龙凤呈祥’,届时这条龙会争夺我大清江山啊。这条反龙就是从坤都河椅圈山那里跑到这里的,想是灰塔压不住它。“康熙一听,当然很害怕,连忙问:“怎么才能治住它呢?”刘大学士说:“据微臣卜算,可召集民工在小孤山的腰部掘一条南北走向、两丈深的大沟,这叫绝龙沟。再在距这座小孤山东南半里、一里、一里半的地方各挖一个一丈深的大坑,直径要50丈,此为北绝龙坑、中绝龙坑和南绝龙坑。绝龙沟是截断反龙东走入河之路,绝龙坑是为了断其向东南逃跑之路。除此之外,还要在这小孤山顶修一座镇压反龙的藏式白塔,然后再建寺。用臣的这两个办法,反龙即亡。”康熙一听,转忧为喜,准奏。

说来也巧,当年在白塔山的山后有一个姓白的人家,住三间茅草房,日子过得挺清苦。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已50岁了,儿子却只有3岁。在儿子一岁时,白家男人死去了,母子俩相依为命。有一天深夜,这个3岁的小男孩儿突然大叫:“娘呀,我的脊梁骨压得慌!”他的母亲说:“你翻翻身!”结果,小男孩儿这一翻身可了不得了,正在建造的那座藏式白塔倾斜了。第二天深夜,这个小男孩儿又大叫:”娘呀,我的脊梁骨又压得慌了。“他的妈妈又说:”你再翻翻身!“那座藏式白塔倾斜得更厉害了。这一下,监工的可吓坏了,连忙禀告给了康熙。康熙没有办法,又问刘统勋有何良策。刘统勋告诉皇上:“可将皇上乘坐的御辇抬到山顶,再将皇上御用的宝剑插入绝龙沟的东边,还要在小孤山东北方向800步处再修一座关帝庙,可保山顶白塔不倒。”康熙皇帝又准奏了。第三天晚上,小男孩儿又大叫:“娘呀,我的脊梁骨压得慌。”他的母亲不耐烦了,说:”压得慌活该!“说完就睡觉了。早晨起来时,小男孩儿已死了,白塔再也没有倾斜过,顺利竣工。

据说,死掉的这个小男孩儿就是那条反龙的化身。至于条反龙嘛,当然就是老哈引造老哈河时丢掉的那一条了。

龙须尚存

藏式白塔建成后,清廷又以白塔为轴心,出资在正南建了天王殿,在白塔后建了据说有七七四十九个房间的都根殿。后来,康熙又来到甘苏庙,为这组建筑御赐寺名山云寺。绝龙沟东北的关帝庙叫截龙寺。

在山云寺的西南和东北曾各有一处红色的山石,从黄土层中裸露出来。在那两组红色山石的夹缝中生有老榆树3株,西南方两株,东北角1株。传说,这就是那条反龙的两根龙须和一条龙尾,红色岩石即反龙的龙骨。现在,东北角的红色石头被人挖走了,龙尾的那棵古榆在1967年被烧毁,现存炭质树墩遗址,两根龙须尚存。

当年,在甘苏庙修塔建寺的同时,柴达木也在修塔筑庙。柴达木的塔是修在由东向西绵延接近老哈河的一座高山顶上,为5层7米灰色密檐式砖塔。在灰塔东南的1座高岗顶上,也修了1座关帝庙,为一大间硬山顶式建筑。关帝庙内仅塑有1尊关公坐像,庙门朝西,门前有两棵古柳。据传,白姓小男孩儿死了以后,在老哈河对岸的柴达木村一郝家幼女也死了。从此,“甘苏庙出皇上,柴达木出娘娘”的说法就流传开来。因怕反龙潜往老哈河,同柴达木郝家娘娘携手出走,又建吉龙寺,截住反龙的出路。娘娘死后,一腔血形成了一个大水泡子,呈张口团鱼形,口含关帝庙的山岗,有双喷泉位于团状鱼上下唇间。清康熙年间,水泡面积约500亩,清末民初仍有100多亩。泡内水满时,流入老哈河,水欠时老哈河水流入。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柴达木泡子盛产鱼和鸭蛋,皆为贡品,平头百姓不准捕食,违者斩。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水泡干涸,现为良田,贡鱼和贡蛋自然是无处可觅了。

柴达木泡子在建平县八家乡柴达木村西北,距老哈河3里地,灰塔山呈馒头状。(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