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话青团
清明作为一个节日由来已久,它与古代的寒食节渊源极深,以至于有观点认为“清明节脱胎于寒食节,如今已大抵成为学界的共识。”(仲富兰《节日里的中国》)由于清明节和古代的寒食节的习俗在今天逐渐重合,寒食节的一些特色食品也流传下来,这其中就包括青团。
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杨荫深先生编著的《岁时令节》里有很清楚的解释:“江浙之间,清明日有吃青团红藕的,此亦本古时寒食之意。清顾禄《清嘉录》云:'市上卖青团、焐熟藕,为居人清明祀先之品。’案:吴希哲《岁时杂记》谓两浙民俗,以养火蚕,故于此日禁火。今俗用青团红藕,皆可冷食,犹循禁火遗风,然与鬼神享气之义不合,故仍复有烧筍烹鱼以享者。”
有人说食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这当然是从古代寒食节的食品演变上来讲的。“青团作为江南寒食的主要糕点,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宋代称粉团,早期辅料并非艾草。明杭州藏书家郎瑛《七修类槁》记载:'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杭州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也提到:'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徐春伟《江南青团:艾草如何从药材变成食材?》)而江隐龙在《清明美食,正要从清明果与青团之间的“甜咸之争”说起》一文中更是提出了“从清明节饮食习俗来看,'龙舌?——寒食饼——青圆子——青团’这一美食进化轨迹或许非常直观而令人信服”这一青团的演进路线。
传统青团的做法是先制青汁,有的是用嫩艾、有的是用麦浆草、还有的是采用青菜。把青汁趁热混入糯米粉后揉成碧绿色的面团,然后摘成每个大约重五六十克的小面团,逐个按扁,包入豆沙馅等馅料,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生坯,上锅蒸约15分钟至熟,再在青团上刷上油即可。也有将将草头选净,稍加切碎,拌入米粉,揉搓成扁圆形的草头烧饼,这是青团的又一种,无馅,青白相间,玲珑可爱。
作为清明节的时令食品,青团这几年有逐渐变为“网红”产品的趋向。青团最初的口味以豆沙最为常见,前几年,上海的咸蛋黄肉松口味的青团异军突起,以至于当时要排队2小时才能买到一盒的盛况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不过此后,随着不同口味的青团的陆续上市,这款初代“网红”青团的受关注程度也被分散了不少,但其引发的“青团热”却始终没有消退。如今的馅料秉承着“甜咸之争”的传统也分为甜派与咸派。甜派依然是豆沙为主,也有以白果为馅的;而咸派则有着浓浓的上海特色:春笋肉丁、荠菜、香干马兰头,以及“网红”咸蛋黄肉松。
当然,青团的与时俱进也只是它作为清明美食的一个侧面,而它背后没有变的则是清明时节的文化内涵,它毕竟寄托着人们对先祖的纪念与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