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上的明珠——涞水县

涞水县历史悠久。1998年8月在罗古台乡北边桥村(现隶属九龙镇)出土的一具旧石器时代的智取人化石表明,距今约2.8万年前,涞水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现存文物古迹中,有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庆华寺花塔),有清怡贤亲王墓、西岗古塔等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数量列保定第二。

涞水县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过许多杰出人物,最有影响的有东晋时期的祖逖、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以及当代的郭琨等。祖逖是东晋时期最有宏愿恢复沦陷山河的人物。他是“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竞著先鞭”三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上,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的七位数字,比欧洲早1100多年。郭琨曾三次带队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并担任首任中国南极长城站站长,为发展中国海洋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涞水县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为平西抗日根据地腹地,杨成武、肖克等一批建国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工作和战斗在这里。涞水古乐源远流长、特色突出,以南高洛古乐最为有名,据专家考证,涞水古乐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引起中外音乐界的高度重视。涞水文艺创作非常活跃,特别是版画创作享誉国内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土坷拉版画

涞水县土坷拉版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绘画风格,以展现北方农民的粗犷豪情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独树一帜。它是由该县农民为主的版画创作队伍——土坷垃版画会集体创作出来的。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专业美术培训,他们扎根乡土,立足生活,选用适合浓墨重彩表现冀中乡风的木板和综合板为创作材料,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版画作品。

土坷垃版画作品充满农村的浓郁生活气息,洋溢着中国农民对农村新生活的热爱,有明朗的思想感情和中国当代田园诗的境界。作品数次参加国内外各种画展,多件获国家、省、市级奖励,200余件作品在国内外各类刊物发表。

土坷垃版画画面造型古朴,变形大胆,色块对比强烈,既保持了民间美术的特点,又揉进了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一经派生便震动河北版画界,成为美术园地一支生力军,得到了美术界的一致认同。

祖冲之

祖冲之(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六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也就是圆周率的祖先。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巧妙机械多种。 此外,他对音乐也有研究。 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但早已失传。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后的一百七十年中间,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称作南北朝。南朝从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夺取帝位,建立宋政权开始,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同南朝对峙的是北朝,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祖冲之是南朝人,出生在宋,死的时候已是南齐时期了。

当时由于南朝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的进步,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科学的前进。因此,在这一段时期内,南朝出现了一些很有成就的科学家,祖冲之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祖冲之的原籍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在西晋末年,祖家由于故乡遭到战争的破坏,迁到江南居住。祖冲之的祖父祖昌,曾在宋朝政府里担任过大匠卿,负责主持建筑工程,是掌握了一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祖家历代对于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因此祖冲之从小就有接触科学技术的机会。

祖冲之对于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都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对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更有强烈的爱好和深入的钻研。

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有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并且被政府派到当时的一个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去做研究工作。后来他又担任过地方官职。公元461年,他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的从事。464年,宋朝政府调他到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东北)作县令。

祖冲之在这一段期间,虽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研究学术的态度非常严谨。他十分重视古人研究的成果,但又决不迷信古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决不“虚推(盲目崇拜)古人”,而要“搜炼古今(从大量的古今著作中吸取精华)”。一方面,他对于古代科学家刘歆〔xin欣〕、张衡、阚[kan看]泽、刘徽、刘洪等人的著述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其中一切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从而取得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所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在数学方面,他推算出准确到六位小数的圆周率,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成绩。

宋朝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今南京),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从这时起,一直到齐朝初年,他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当祖冲之晚年的时候,齐朝统治集团发生了内乱,政治腐败黑暗,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北朝的魏乘机发大兵向南进攻。

从公元494年到500年间,江南一带又陷入战火。对于这种内忧外患重重逼迫的政治局面,祖冲之非常关心。大约在公元494年到498年之间,他担任长水校尉的官职。当时他写了一篇《安边论》,建议政府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安定民生,巩固国防。齐明帝看到了这篇文章,打算派祖冲之巡行四方,兴办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但是由于连年战争,他的建议始终没有能够实现。过不多久,这位卓越的大科学家活到七十二岁,就在公元500年的时候去世了。

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汉族,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名将。西晋末年,率亲朋党友避乱于江淮。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势力强盛,受到朝廷的忌惮,并派戴渊相牵制。321年,祖逖因朝廷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祖家为北地大姓,世代担任两千石的高官。祖逖的父亲祖武,曾任晋王掾、上谷太守。

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乡里宗族很看重他。后来发奋读书,“博览书记,该涉古今”,有经时辅国之才。后侨居阳平郡。

289年(太康十年),二十四岁的祖逖被阳平郡举为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都没有应命。不久,祖逖与刘琨一起出任司州主簿。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常纵论世事,相互勉励道:“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291年(元康元年),八王之乱爆发,祖逖得到诸王的重视,先后担任齐王司马冏的大司马府掾属、长沙王司马乂的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又迁任为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司马炽的从事中郎。

304年(永兴元年),东海王司马越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随军北伐。结果,大军在荡阴战败,惠帝被挟持到长安,而祖逖则随军逃回洛阳。后来,东海王司马越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适遇母亲病逝,祖逖守丧不出。

历史评价

《晋书》将祖逖与刘琨同列一传,并在赞语中给予非常中肯的评价:“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萦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于是素丝改色,跅弛易情,各运奇才,并腾英气,遇时屯而感激,因世乱以驱驰,陈力危邦,犯疾风而表劲,励其贞操,契寒松而立节,咸能自致三铉,成名一时。古人有言曰:‘世乱识忠良。’益斯之谓矣。……士稚叶迹中兴,克复九州之半,而灾星告衅,笠毂徒招,惜矣!”“祖生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邻丑景附,遗萌载悦。天妖是征,国耻奚雪!”

宋人胡曾作《咏史诗·豫州》,表达了对祖逖病亡的历史遗憾:“策马行行到豫州,祖生寂寞水空流。当时更有三年寿,石勒寻为关下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