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始于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不久的1936年,目前已发现的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

一、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和江汉平原一带,因1958年在四川巫山大溪附近首次发现而得名。湖北宜昌、宜都和江陵等地也发现有类似的遗存。目前经过正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巫山大溪、宜昌中堡岛、宜都红花套、京山油子岭、澧县三元宫等。

大溪文化的陶器为手制,以红陶为主,其次是灰陶与黑陶,在个别遗址内还出现过少量的白陶。陶土中掺加石英末或碎稻壳,烧成后变为黑炭或出现大量孔隙。黑陶烧成温度一般较高,有的器壁很薄,表里一色,有的表面黑色而胎体却是灰色。红陶有的表面红色,而口沿和器里却是黑色,器物上部或表面往往施加红色陶衣,而胎质有的呈灰色或黑色或红黄色,口沿部分有的经过慢轮修整。有的陶罐的口、腹、底三部分是接合而成,少数器物里面还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这个时期陶器多为素面或磨光,少数饰有划纹、弦纹、篦纹、戳印纹、附加堆纹或镂孔等。此外还有少量的彩陶和朱绘陶。彩陶多为细泥红陶,主要用黑色彩绘,间有少量加以红彩,多绘于器外,只有个别器物里外加彩。纹饰比较简单,有波浪纹、弦线纹、横带纹、齿形纹、人字纹、菱形纹、竖线纹、几何纹以及变形旋涡纹等。朱绘只见于部分黑陶。

大溪文化陶器已大量应用圈足,以筒形彩陶瓶、双腹杯、簋形器及深腹豆等最具有代表性。常见器形有杯、碗、钵、盆、罐、壶、瓮、瓶、豆、釜、鼎、簋、盘、器盖、器座等。其他还有制作精美、刻加花纹的陶球等小型器物。

二、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在1955开始在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郧县大寺、襄阳三步二道桥、光化观音坪等地先后发现这一类遗存,因而得名。此外在河南南阳、唐河,湖北黄冈、鄂城、江陵、宜昌带也有类似的遗存。主要是分布在长江北岸的江汉地区。

屈家岭文化大约为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早期屈家岭文化黑陶较灰陶为多,并有蛋壳黑陶与绘黑陶,且曾发现少量的仰韶文化彩陶,因此有人认为它曾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陶器有薄如蛋壳的彩陶,厚仅0.1~0.2米,器形规整,有碗、杯两种,反映了当时陶器工艺已有相当高的平,亦有“蛋壳彩陶”之称。彩纹多施于器外,少有里外兼施者。惯用卵点、叶形、方块、弧点、条纹、网纹、菱形格纹、“U”形等纹饰。

陶器造大多为中小型日用器皿,如盆、钵、豆、盂、盘、杯、壶、鼎等,并且现有榫式器盖及盖碗等精巧造型。陶塑如鸡、羊、球环等上面多绘有各种精美图案。

三、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目前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年代比较早的一种原始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000——前300年,因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

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于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原一带,舟山群岛上也有发现。从1973至1978年两次正式发掘的遗来看,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特征为陶质比较单一,绝大部分是夹炭黑陶。当时制作方法还处于手制阶段,器形很不规整,器壁比较粗厚,火候较低而且胎质粗松。其中夹炭黑陶乃是河姆渡文化的代表遗物。它的成因与龙山文化的黑陶有本质的不同,是在绢云母质黏土内有意识地搀入炭化的植物茎叶和稻壳制作而成的。根据显微镜观察的结果来看,这些植物可能是事先经过燃烧炭化,而后放进黏土中加水拌和使用的。它们大的可达厘米,但绝大多数的颗粒均在零点几毫米左右,而且炭化的茎叶周围并不存在较大的缩孔。至于搀加此种物质的原因,估计是由于人们为了减黏土的黏性和因干燥收缩或烧成收缩而造成的裂痕。

陶器造型以釜、罐最多。此外有盘、杯、盂、盆、钵、器盖和攴座等,其中以釜和支座最富有代表性。釜形式多种多样,有敛口、撇口、盘口之分,有的釜将口部外沿作十八形,上面饰有树叶纹。有的盘呈六角椭圆形,盘沿上也饰有连续的叶形图案,无论造型、花纹都十分美观。支座陶质与一般器物不同,表灰色,胎中不夹炭,制作粗糙,器形略呈方柱或圆柱形,稍为倾斜,里侧常有烟熏痕迹,似为支撑陶釜之用。一般陶器除了表面磨光外,往往饰有比较繁密的绳纹和各式各样的刻划花纹,也有一些是堆塑成的动物纹和彩绘。刻划花纹主要是植物纹或由此变化而成的种图案,多施于敛口釜上面。个别的盆上刻划有类似鱼藻、凤鸟的花。动物纹见于钵的口沿上面,形似蜥蜴,造型生动,神态逼真。绳纹主要见于釜的圜底部分。

彩陶的花纹却很别致,是在印有绳纹的黑陶上面施一层较厚的灰白色土、再画上黑褐色和咖色的变形动植物花纹。它们在造型上虽不大规整,然而某些器物的设计和装图案却相当别致、美观。如前所引的十八角釜与六角盘之类,都可说是当时的艺术杰作。

四、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因1959年首次在浙江嘉兴马浜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与浙江北部。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000——前4000年左右。

马家浜文化制陶以手制为主,但已开始采用慢轮修整。这一时期随同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上的需要,在陶器器形方面出现了若干新的类型。例如除圜底、平底、三足、圈足之外,有的带着把、流。器形有盘、豆、盆、钵、罐、壶、盉、釜、鼎和支座等,其特点是:豆的形制行把柄镂孔,有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弧边三角形和弧边菱形等。有的是用几种相间组成的环带状的镂孔装饰,少数的把柄呈竹节状。釜的样式比较复杂,以“腰沿釜”为典型。鼎有扁锥形的釜式鼎、凿形足的盆式鼎,也有少数的鼎足形似鱼鳍。其他如牛鼻式器耳以及花瓣形圈足等也具有明显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个别器物肩部和底部刻划有某种符号或动物形花纹,与上述的仰韶文化半坡彩陶或大汶口文化器上面出现的许多符号(或称象形文字)同样具有研究的价值。

彩陶比较罕见,在江苏常州圩墩遗址内曾现过一片泥质灰陶(似为钵、盆的腹部),器内绘有黑彩网纹与斜格三角。而陶塑则发现于河姆渡遗址上层,有一件人头塑像作长圆形,前额突出而高耸,眼口均用细线勾划,形态相当逼真。此外还有陶纺轮、陶垫、陶网坠生产工具以及陶埙之类的乐器。

五、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而得名,大约出现在公元前4000——前3300年。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崧泽文化陶器以泥质灰、黑陶为主,多以泥条筑法成形后再加轮修。器形有鼎、甗、釜、罐、豆、碗、簋、盆、瓶、壶杯、觚、匜和澄滤器等。此时鼎已成为主要炊器,觚、瓶及澄滤器是马家浜文化所不具备的,而与马家浜文化共有的器形罐、豆、壶,则以折腹附棱和鸡冠耳的罐、竹节形把豆以及折肩或折肩折腹壶为多见。纹饰常见压划编织纹、镂刻圆形和凹弧边三角形的镂孔,还有锯齿形的附加堆纹以及宽带形和弧线组成的纹饰,也有少量纹样简单的彩陶和彩绘。

崧泽文化陶器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器物的特造型或雕塑装饰具有浪漫的想象空间。如江苏吴县出土的一件灰陶形器,状如昂首伫立、张口呼吼的怪兽,结合器物的特殊造型,躯体两侧镂有三角形及圆形纹饰。另一件兽面壶,整个壶身圆弧顶、上小下大,像一个倒扣的羽毛球,口也是开在一侧;另一侧外壁塑兽面,尖耳尖鼻,眼睛和龇着牙的嘴是刻划出来的,形象稚拙而夸张。

六、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解放前曾在浙江北部、钱塘江下游及太湖周一带发现过一些良渚文化遗存,因资料有限而归入龙山文化系统。放后对杭州良渚、老和山、水田畈、吴兴钱山漾及嘉兴马家浜等遗址的陆续发现,进一步揭示出它们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名之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750-前1890年左右,是在崧泽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泥质黑陶是良渚文化中最富有特征的遗物陶质细软,多为轮制,打磨光亮漆黑。但绝大部分都属于灰胎黑陶,因火候较低而胎质松软,陶衣呈灰色,极易脱落。少数为表里皆黑薄胎黑陶,火候较高,厚仅1.3-2毫米。据化验其烧成温度为94±20℃,与龙山文化的典型蛋壳陶颇为近似。器形有盘、豆、尊、觯、、簋、双鼻壶、鳖形壶等。

良渚文化陶器造型相当规整,一般圈足多有孔,饰以弦纹、竹节纹。有些器形与龙山文化相似,但在质地和纹饰上则有很大差别。此外还有泥质和夹砂的红陶、灰陶,其夹砂红陶的表面往往施有红褐色陶衣。这类陶器轮制、手制均有。器形多为鼎、鬶、罐、盆、盘及大口尖底器物。其中鱼鳍形的陶鼎乃夹砂陶器的代表作。有的制作技巧十分精致,如上海马桥出土的足盉,器身部分采用泥质陶,底部和三足则采用夹砂陶,如此由两种不同质的陶土配合而成,说明当时的制陶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良渚文化陶器除器表磨光外,纹饰有弦纹、划纹、篮纹、绳纹、波浪纹、锥刺纹、附加堆纹、镂孔等。而以镂孔较为见,主要见于豆柄上面,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弧线三角形等多种形式。

除上述品种外,还发现有一些彩陶、彩绘与朱绘黑陶。彩陶表面施加一层粉红色陶衣,绘以红褐色旋纹、云纹黑褐色斜方格纹。彩绘陶有黄底红彩和黑底金黄彩两种。朱黑陶曾在良渚遗址有所发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