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临渭 阿妮】原创//遥远的耧铃声
2019第244期
总第858期
遥远的耧铃声
秋更深了,白云像散漫悠闲的神仙,遥远得你来自天堂,目光又跑向远方,耳畔响起"叮当、叮当"的声音,像从古老的田野里传来,那就是熟悉清脆的耧铃声。
在希望的田野里,播下希望的种子,把腰弯成弓形的父亲在后面,握紧摇耧,将小麦播散进新翻的土地里。

有人说:"农业社时,麦子没有行,所以三行或五行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在新时代机械化种麦子才是一行一行!"我看到后,回复他,你见过摇麦耧吗?见过以前种麦时节播种吗?听到过叮当…叮当…叮当的耧铃声吗?
你头摇的像拨浪鼓……好吧! 那我就让你看看,咱们古代流传下来的种麦耧吧!
过去播种没有机器,都是要靠耧来摇的,那时不行,一个村好几百亩地,实在是慢得很。
庄稼苗能否出好,出匀,节省种子,甚至夺取丰收,完全取决于摇耧的水平和技术。
父辈们也算为播种做出了贡献的,可以和机器匹美的。只要听到叮当叮当耧玲的声音,那是父辈们手扶摇:耧,正在播种呢!

耧”是古代播种用的一种生产农具,由人或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把扶,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它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
据东汉《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为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里说的三犁共一牛即后来的三角耧。耧由耧斗、耧脚等构成。耧脚直通耧斗,斗贮种子,使用时由牛拉,后由人控制,种子顺着耧脚播种到地里。可见我们的祖先在2100多年前就掌握了播种技术。农耕的根本就在于播种。耕是播的基础,楼的出现就是农耕技术革命的开始。但是经过这么漫长的历史,耧的基本技术元素没变,耧的外在形式依然,足显得耧在农耕中的先进的实用的历史地位。
耧在农民的心目中是一件很有讲究的家具。打(做)耧需要很高的技术,手艺很高的匠人才敢去下手。用的材料也有严格的要求
耧辕(也叫耧杆)用槐木,图个硬棒;耧斗需是柳木,因为造型,弯曲伸张起来木质有韧性;楼的三条腿必须枣木。腿里要勒漏槽,枣木结实又光滑,便于种子顺当当往下流。
在播种前,必须做好细致的播前工作。
父辈们是一把好手,要播种了,该拉粪了。
到了啥时节,就有啥时节的活,就用啥样的家俱,铁锨,可以在收秋之后撒粪。那时侯,化肥很少,除了氨水、氢铵,就是农家肥了,所以当八月十五后,掰完玉米,修垄,平整好土地,就剩下拉粪,撒粪了,全部土地都要与粪见面才行,这样来年的麦子不缺肥,是高产保证之一。

再套上牛、马或骡子犁地,将地深翻一遍,才能保证麦子虫害少,产量高。所有能干活的牛马驴骡,全出动了,不准撒懒的。
犁好的地,用人或牛拉磨,把地磨平,保墒,保证麦子出苗率。
那时侯年龄小,爱坐磨,磨地,觉得很好玩,坐上舒服。现在想起来,父母出了多少力气,像牛一样,想想都心疼。
用耧种完麦子,庄稼把式套上牛或驴,站上磨,磨平,不让麦子外露,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要节约种子的。以保证质量,出苗率高。
马、驴或骡子,干累了,解开僵绳,卸去鞍套,在有沙土的地方,打个滚,洗去一天的累,歇息了。
耧铃声停了,停在遥远的记忆里,那一行行麦子发芽了,带着父辈们的希望,驻足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当现代播种机响起,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记忆……
如今,农家已用机械播种代替摆耧播种了,耧已退出农耕的历史舞台,但人类还是应当记住它的历史功劳。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阿妮,本名贾敏菊,女,陕西渭南临渭人。文学爱好者,《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曾有散文《西北男人》,《务瓜人》,《爱的味道》,诗歌《心海》,《一粒沙的爱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见诸于各种媒体平台。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平台公告
汗滴化雨伴笔耕平台承蒙各位文友支持与厚爱,目前发展良好,为感恩各位,特决定推出三重好礼送文友。
一曰:文之有礼
每周选出最具人气文章一篇(阅读量不少于200且最高),送红包(10元)!
二曰:转之有礼
每周选出转载量最多的文章一篇(转载量不少于20次且最高),送红包(5元)!
三曰:言之有礼
每周选出留言最多的文章(留言获赞量不少于30个且最高),送红包(5元)!
以上好礼从2019年5月4日起执行。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具体实施以平台解释为准。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