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忆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扬州情缘

来源:扬州发布

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母亲是扬州人

他曾多次表示:“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

袁隆平母亲。资料图片

袁隆平的母亲叫华静,生在江苏扬州的大户人家。华家的家境十分殷实,因此从小就被父亲送到英国教会学校读书。毕业之后,她被安排到了芜湖的一所小学当英语老师,也就是在此期间她认识了袁父——袁兴烈。经过长久的相处,袁父对华静暗生情愫,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袁隆平的一生中,受到母亲的影响最多。

虽然华静出生在富商家庭,但是没有一点大小姐的架子,反倒是平易近人,待人宽厚仁慈。袁兴烈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非要和华静结婚。

1930年9月7号,袁兴烈和华静的第二个孩子出生,这就是袁隆平。袁隆平从小被父亲袁兴烈和华静寄予厚望,当时父亲袁兴烈并不希望孩子学农种地,但他偏偏就走上了农业的道路。袁隆平回忆:小学春游的时候,看到五颜六色的植物和绿油油的庄稼,顿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学农的种子。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常常因一口流利的英语“惊艳”年轻人。其实,袁隆平今天飙的英文,是他母亲80多年前打的底。他的母亲华静早年在江苏镇江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袁隆平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我们家自曾祖起,就有一个重视教育的好传统。我生长在这个家庭中很幸运,是这一传统的受益者。”

袁隆平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妈妈,稻子熟了》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袁隆平院士是南师附中1949届校友

扬州教育家黄泰是袁隆平老师

昨日,扬州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友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扬州教育家黄泰是袁隆平当年在南师附中的老师。

2002年,袁隆平曾回到母校南师附中参加百年校庆,并与学生亲切交谈。李友仁为记者查找了当时的相关文字资料,资料显示,袁隆平回母校南师附中时,特向老师询问一位教过他的“黄泰老师”。黄泰老师1946-1951年期间曾在南师附中任教,1951年后回扬州筹备苏北师专,为扬州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友仁介绍,黄泰先生教育造诣深厚。1931年他编写的《高中解析几何》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本中学教材,1934年出版的《初中代数》被评定为“国定教科书”。一生培养了数千学子,其中有百位成为教授学者,院士就有十余位,袁隆平是其中之一。

11年前全国两会期间,袁隆平和扬州晚报记者聊“家常话”——

“乖乖隆地咚,我是扬州滴!”

2010年《扬州晚报》的报道。

袁隆平去世的消息,令人感到无比惋惜。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扬州晚报》记者包闻军、周正兵、马进现场采访了袁隆平。昨天下午,周正兵也深情回顾了采访一幕。

“那是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去会场采访。当时全国政协委员里有不少明星,明星委员们一出现,就有很多媒体围上去。但我们那时就想采访一些在各自领域最有建树的专家,比如袁隆平,比如梅葆玖等。”周正兵说道。

周正兵回忆,当时正处于界别讨论期间,记者们在大厅等候,这时候袁隆平正好出来。他立刻走上前,介绍自己,说是《扬州晚报》的记者,并递上了名片。袁隆平知道这是来自扬州的记者后,非常开心,开口就来了一句:“乖乖隆地咚,我是扬州滴!”说完之后,像孩子一样仰头哈哈大笑,又偏头问记者:“怎么样啊?标准吗?”随后,袁隆平告诉周正兵,现在还在开会期间,要等到休息的时候,才能和记者聊一会。

于是,在休息期间,周正兵就得到了这份特殊的“礼遇”。袁隆平说,自己母亲是扬州人,他当时回忆说:“我外婆是扬州的,家在老城里,街道特别窄,只够两辆黄包车会面。现在扬州还有黄包车吗?扬州街道现在应该变宽了吧,我小时候经常去扬州玩,因为我妈妈在扬州长大,她就讲扬州话,我也会说扬州话呢。”

在和周正兵聊完这些“家常话”后,其他媒体记者才蜂拥而上围住袁隆平。袁隆平对待记者的提问,也是和蔼可亲,对答如流。

“在采访之前我们并不知道,袁隆平和扬州还有这种缘分,他当时还说对扬州瘦西湖有印象,也很关注扬州这些年的发展,包括提到和扬州程顺和院士的交往等,以及高度评价了扬州的农业科研水平。今天他的去世,令人非常惋惜。”周正兵说道。

推荐“扬稻6号”,在扬州巧解“饭”字

“杂交水稻之父”的扬州情缘

曾任扬州大学植物生物技术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现已退休的潘学彪教授于201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袁隆平定了“调”后,才有人跟进尝试做亲本选育和杂交种测配试验。此后,通过技术改进,我国实现了杂交稻稻谷产量大幅提高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1987年,潘学彪跟随全国著名的水稻科学家、曾任扬大校长的顾铭洪教授加入杂交水稻863计划。“如果没有先生的毅力,就没有杂交稻的成功。”潘学彪回忆当时与袁隆平共事的场景说,“试验田就是他的中心,他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这里,不得不提及里下河农科所的“明星”——“扬稻6号”。出自原里下河农科所所长、扬大兼职教授张洪熙之手的“扬稻6号”,经袁隆平推荐,成为我国第一个水稻基因测序材料,并成为世界上两个最有影响的基因测序材料之一,这也是我国两系杂交水稻最好的“父本”。它“养育”出了“扬两优1号”“两优培九”“丰两优1号”“Y两优1号”。这四大品种,位居我国杂交籼稻年推广面积中的前列。

“中国人造字很讲究,左为食,右为反”这是袁隆平来扬州时的一段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扬州日报》副总编拾景炎在扬州大学工作时,曾采访袁隆平,专访稿件题为《袁隆平巧解“饭”字》,这个标题的来由令拾景炎印象深刻。“当时袁隆平应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合并组建院校之一)农学系邀请前来作讲座,讲座结束后接受了采访,开口第一句话就说,'中国人造字很讲究,左为食,右为反,有了充足的食物,天下太平,否则天下大乱。’通过多年推广杂交水稻,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老百姓吃饱肚子,这是他最引以骄傲的事。”

记者 刘冠霖 王鑫 楚楚 向家富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