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沿岸黄浦段(河南路以东)历史探究(上)
苏州河沿岸黄浦段东起黄浦江苏州河口,西至成都路桥。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这段沿岸中最早筑路的一段,也就是河南路以东段(以下称本沿岸)。要讲清本沿岸的历史,我们先从这段河道的历史说起。
首先,我们要说苏州河只是一个辅助河名。这条河真正的名字应该叫吴淞江,相传,上海开埠后,外国人从吴淞江坐船到达了苏州,所以,称吴淞江为苏州河。但中国官方始终认为吴淞江是这条河的正式河名,为了便于老百姓阅图,通常在吴淞江后面用括号加苏州河标注。
历史上这段河道最初的名字叫宋家浜,据《普陀区地名志》记载:明代中叶以后,在今曹家渡以东,疏导吴淞江夺其支流宋家浜(即宋家港、减水河)河道,折向东南流入黄浦江。其引流河道,几经变迁,至清代初年吴淞江下流才完全改入今道。
图为普陀区历史河道图(局部)笔者认为红箭处就是当年宋家浜的起点。请看箭头的左侧河流是虬江也就是老吴淞江的故道,红箭的右侧虽然是彭越浦,但笔者认为它是虬江的向东延伸部分。同时,《闸北区地名志》记载中兴路包括虬江路都是填掉虬江而修筑的道路,所以,原吴淞江可能是通过红箭下的宋家浜流入黄浦江的。随即河名也改为吴淞江(苏州河)
在上海开埠前,在本沿岸是苏州河的滩地和农田,在本沿岸的东端(今乍浦路桥南堍两侧)有一座清军炮台和军工厂。清嘉庆《松江府志》中有这样一段话:“苏松要害在上海,上海要害在黄浦,黄浦要害在吴淞所,吴淞所要害在李家口”。这里的李家口指的就是清军炮台。
图为1843年前外滩历史地图(局部)
鸦片战争上海战役时,清军炮台被毁。
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台宫慕久公布《土地章程》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厂(今北京东路)以南、黄浦江以西地基准许租给英商建房居住,西界未作说明,合计约830亩土地。此为中国近代史上设立的第一块租界。1846年9月24日,英国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慕久议定,以界路(今河南中路)作为英商居留地西界,并将北界拓展至苏州河南岸。
1849年7月,英国领事馆竣工,英国领事馆从上海县城迁到外滩。
图为第一代英国领事馆
图为1855年英租界地图(局部)
红框范围大致就是本沿岸。此时本沿岸没有官道,只有107和159两块租地。
其中107号租地是咸丰四年(1854年)十二月二十日,业户曹俊荣等将4亩3分五厘土地永租给英商宝文洋行。
其中159号租地是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十六日,原业主张吉夫等将永租给英商皮尔。
1856年,英商韦尔斯联络了英商宝顺洋行大班韦勃、兆丰洋行大班霍格等12个股东,发起组织“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耗资1.2万银元,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建成了一座横跨苏州河的木桥,取名为“韦尔斯桥”,桥长450英尺,宽23英尺,桥中间设有一座吊桥,遇有大船过往时,须拉起活板。这时的韦尔斯桥还不是白渡桥,凡是过桥的中国人均要“留下买路钱”—过桥税。
图为韦尔斯桥
图为韦尔斯桥
图为1857年外滩地图
1858年,外滩至界路(今河南中路)的吴淞江南岸修筑了一段马路,初称苏州河滩路,1865年定名为苏州路。这就是今天的南苏州路(河南中路至外滩)段。
图为1860年代的苏州河口
咸丰九年(1859年),划船总会于苏州河口成立。总会的主要成员均为英国侨民。参加俱乐部比赛的有英、美、德、丹麦、瑞士、比利时、挪威、日本等国的侨民。后因苏州河船只增多,交通日繁,总会便把码头迁到今恒丰路桥边。
图为划船总会和游船,后面尖顶处为新天安教堂
图为早期划船总会(右)
1865年起,工部局用疏浚洋泾浜的河泥在苏州河口填滩造园,1868年8月8日正式开放,上海人称“公家花园”或“外滩公园”,它是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园。其简称”公园”一词,随后流行。
图为正在建造的外滩公园
图为1866年英租界平面图(局部)淡红色为外国人宅地,黄色代表中国人宅地与货栈,淡褐色代表外国人货栈仓库
1870年12月24日,英国领事馆发生大火,建筑及重要档案被全部烧毁,仅抢救出一部分地契。1872年6月1日,英国领事馆在原址上重建新楼,1873年春天建成。
重建的英国领事馆两层高,标高12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砖木结构,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典型的外廊式。原为清水砖外墙,底层中部有无孔券廊,2层为廊式内阳台,窗洞为半圆券、平券,百叶窗,四坡屋顶。
图为第二代英国领事馆
1873年8月,工部局在原韦尔斯桥东侧,建造了一座长117米,宽12米的新木桥。。因桥位于洋人的“公花园”<今黄浦公园)旁边,定名公园桥。
据说韦尔斯桥造好后,桥主声称造桥得到上海道台特许,准他们专利25年,就擅自规定中国人过桥每人须交制钱一文,车轿加倍,名曰过桥税。到了1863年,这种过桥税又增加一倍。建桥后的15年中,韦尔斯等桥主便获得近20倍于建桥费(据说建桥费为1.2万元)的暴利。为此,上海人民不断向英国领事馆提出抗议,并逐步恢复了渡船。同治十一年(1872年),广东人詹若愚在源远街(盆汤弄)的谦顺安茶庄码头,设立了两只义渡船,义务接送过河的中国人,后来义渡船增加到5艘之多。由于中国人坚决抵制,韦尔斯桥上行人稀少。英美租界的工部局看到群情激愤,于是工部局在今外白渡桥处建造新桥,新桥于1873年8月竣工,9月开放。
当时韦尔斯桥的桥主看到该桥再不能奇货可居,就折价卖给工部局,由工部局拆除。
图为1873年建造的外白渡桥
图为1873年建造的外白渡桥
1873年,工部局在今乍浦路处建了一座木桥。外国人称蓬恩桥,中国人叫头坝渡桥,亦称白渡桥。为区别东邻的外白渡桥,故称二白渡桥。
图为二白渡桥(今称乍浦路桥)
图为二白渡桥(今称乍浦路桥)
1873年—1876年,在今江西路处,工部局建造了一座六孔木桥。1882年,英商建自来水公司,在今江西中路香港路转角处建有水塔。1883年4月,自来水公司放水,为了把杨树浦水厂的送往吴淞江南岸,在这座桥旁附设巨大的自来水管,人们因此叫江西路桥为自来水桥。
图为自来水桥
图为自来水桥
1875年,工部局在今河南路处建造一座木桥,名为三摆渡桥,后因桥北建造铁路和火车站故也称铁马路桥。同时,又因桥北堍建有天妃宫,故亦称“天妃宫桥”。
图为清末河南路桥,桥下为天妃宫。
图为河南路桥
1876年,工部局在“二坝郎”渡口(今四川路位置)建造木质桥,名为里摆渡桥。
图为由北向南眺望里摆渡桥
图为四川路桥
图为四川路桥
1880年代,本沿岸已经出现了熏德里和清远里等旧式里弄。
图为1884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局部)
其中,熏德里早已湮没。清远里还有部分存在。
选自《黄浦区地名志》
光绪十一年(1885年)西侨在苏州河畔(今南苏州路)建新天安堂,供英国侨民礼拜。
图为新天安堂,最左侧是教堂公寓,最右侧为划船俱乐部
1890年12月18日, 位于四川路桥南堍东侧的新公共花园(华人公园)建成开放,民国32年更名河滨公园,解放初改为街道绿地。
选自1890年12月18 日《申报》
图为华人公园
图为华人公园
图为华人公园
图为华人公园
1892年,马加礼纪念碑在外白渡桥南堍西侧建成。马加礼出生于印度,1867年来华,1874年调往上海英国领事馆,同年奉令赴云南迎接由缅甸入滇的柏郎探路队。1875年2月21日在云南境内被人杀死,上海英侨为纪念他的冒险精神,乃集资为他建立纪念碑。1941年被日本占领当局拆除。
图为马加礼纪念碑
图为马加礼纪念碑
1899年,新礼和大楼在四川路桥南堍东侧兴建。
图为新礼和大楼(桥对岸五层楼)
图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标牌
不过,关于该楼的建造年代《黄浦区地名志》有不同的记载。
选自《黄浦区地名志》
1905年,划船总会迁回苏州河口南岸,在外白渡桥西侧建立码头,并建造4大间7小间的西式小楼1幢为会所,该处占地2.173亩,室内建有游泳池、船库、健身房等设备。
图为20世纪初的划船俱乐部
图为划船俱乐部(河对岸)
图为苏州路上划船俱乐部
1907年12月,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外白渡桥建成。
图为正在建造的外白渡桥
图为全钢结构的外白渡桥
图为优秀历史建筑标牌
图为1913年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图(局部)
1916年,新天安堂由中国人自己管理,1918年华人自行募集款项在原址翻造新堂,1924年落成。
图为扩建后的新天安堂(右侧增加了一间),请注意教堂左侧的两层建筑,它是教会公寓,当时还没扩建。
图为扩建后的新天安堂(右侧增加了一间)
图为1918年上海英租界分图(局部)
1918年8月26日,英美电车公司大楼在今南苏州路185号落成。
图为英美电车公司大楼
图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标牌
在《黄浦区地名志》对原上海电力大楼的介绍中,建造年代为1917年,和上面标识牌有明显出入。
选自《黄浦区地名志》
为此,笔者查阅了《申报》,据《申报》记载,英美电车公司建于1917年,落成于1918年。
选自1918年8月27日《申报》
1920年,在乍浦路桥南堍的西侧,英美颐中烟草公司大楼兴建。
图为颐中大楼,此时在它的东面光陆大戏院还未兴建。
图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标牌
1921年,英商自来水公司大楼在今江西中路484号兴建。
图为英商自来水公司大楼
图为优秀历史建筑标牌
1922年,四川路桥被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
图为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的四川路桥
因为四川路桥北堍是邮政总局,所以四川路桥也称为邮政局桥。
1927年,工部局拆除乍浦路木桥,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
图为正在建造中的乍浦路桥
图为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乍浦路桥
1927年,工部局拆除原河南路木桥,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桥。
图为刚刚建成的河南路桥
1928年2月8日,光陆大戏院在乍浦路桥南堍的今虎丘路146号开业。
图为光陆大戏院开张广告。选自1928年2月8日《申报》。
图为光陆大戏院(中间高楼)
选自1928年2月8日《申报》
苏州路381号,曾经是央瑞炼乳公司。
选自1936年9月15日《申报》
图为1938年本沿岸行号图
1941年8月31日,荷兰侨民庆祝荷兰女王诞辰活动,在苏州路107号新天安教堂举行。
选自1941年9月1日《申报》
1946年8月15日,海光照相器材行在四川中路681号(四川路桥南堍西角)开业。
选自1946年8月15日《申报》
右侧建筑为海光艺术照相馆(海光照相器材行)
苏州路399号,曾经是合记机油行。
选自1948年1月29日《申报》
图为1948年本沿岸行号图(四川中路—外滩公园)
图为1948年本沿岸行号图(四川中路—河南中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