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酒学院064/-内格罗尼 (Negroni)
第六十四篇
页数: 91
酒名: 内格罗尼 (Negroni)
酒谱:
1 OZ. (30ml) 琴酒
1 OZ. (30ml) 肯巴利苦酒
1 OZ. (30ml) 甜香艾酒
将所有材料冰摇荡,滤冰后倒入鸡尾酒杯,或装满冰块的威士忌杯中,以橙皮捲作为装饰。
关于内格罗尼,书上记叙到,首次出现这杯酒是于1920年的某日,在佛罗伦斯的一家酒吧— 卡索尼(Casoni) 中。这杯酒可说是经典的开胃鸡尾酒,美国佬的变奏版。调酒师史嘉勒沙利(Gloomy Scarselli)为了常客,内格罗尼(Count Camillo Negroni)而创作了这杯酒,蒙大拿的牛仔纽约的赌徒他非常喜欢这杯加了琴酒的午后美国佬,之后酒吧的常客们也都纷纷要求要这杯内格罗尼版的美国佬。
关于内格罗尼 (Negroni)
一连M了好几杯(而且内容都很多),总算写到这杯N开头了,再看这篇之前,先让我们倒带,回转到调酒学院的第二杯——美国佬(Americano),来回顾一下肯巴利苦酒的故事。
*肯巴利苦酒,由嘉斯帕雷 坎帕利(Gaspare Campari)所创,公司位于意大利米兰省的赛斯托-圣乔凡尼(Sesto San Giovanni),其鲜艳的红色来自于胭脂虫色素。
内格罗尼这个名字,使我们与朋友之间常常开玩笑,说这杯叫做"那个弄你",它又苦又甜酒又重,很多习惯少女系鸡尾酒的人一喝,常常是立马懵圈,但许多重型醉汉却对这味爱不释手~究竟是为~什~么~呢?本篇带你来了解!
内格罗尼鸡尾酒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也就是翡冷翠(Firenze)来着,话说我一直到去年朋友欧洲行回来,我才赫然发现...原来这两个名字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啊啊啊...
注:翡冷翠是徐志摩从意语Firenze所翻译而来,佛罗伦斯则是英语的Florence音译
关于内格罗尼的历史,虽然在时间上并没有很确切的记载,但整个故事算是十分清楚,这杯酒大概在西元1919年至1920年之间,在翡冷翠的酒吧卡索尼(Caffè Casoni)裡被创作出来的,在欧洲地区都有许多的「Caffè」,指的并不是只卖咖啡的咖啡厅,而是有酒与各式饮料,通常也有供餐的小店。
书上也有提及,内格罗尼来自美国佬的变体。
它的诞生,大概就在客人的要求之下,调酒师以琴酒取代原本酒谱裡的苏打水,并且有别于美国鸡尾酒上常用的柠檬皮装饰,内格罗尼改用了橙皮来添加风味,除了与肯巴利苦酒的风味十分搭配之外,在当时也凸显了它独树一格的特色。而显然客人们也非常喜欢,使得这杯酒受到广泛的热爱并且流传至世界各地。
这杯酒的诞生地卡索尼(Caffè Casoni)目前已经被意大利服装设计师Roberto Cavalli给买下,改为他自己旗下品牌的Caffè Cavalli~ 一如他十分华丽的设计风格
不知道他是哪位?是的,他老兄就是Cavalli Vodka那个白蛇传主题瓶身的设计者!
个人觉得他设计的衣服挺好看的,但酒瓶......
由于这杯鸡尾酒相当地受到欢迎,当初点酒的内格罗尼先生的家族,甚至因此决定兴建了一座酒厂,用以专门製作内格罗尼,没错!一瓶瓶调好的内格罗尼~~~
这位胡子尖尖帽子高高的仁兄就是内格罗尼先生(Count Camillo Negroni)。
由内格罗尼家族建厂生产的瓶装内格罗尼~目前有三种酒款~
(瓶装内格罗尼的销售标语,"苦酒苦口但顾肝,琴酒愉悦却伤身~内格罗尼,健康与快乐之间的平衡点""Negroni, The bitters are excellent for your liver, the gin is bad for you. They balance each other.")
而内格罗尼的组成结构其实十分符合典型的鸡尾酒格式,包含了烈酒、糖、苦精、与水。其中 肯巴利苦酒的苦中带甜与甜香艾酒甜中带苦,都同时具备了糖与苦精的作用,加上琴酒与冰块所融化的水,就是一杯内格罗尼鸡尾酒了~
肯巴利苦酒这名字其实不是我因为他苦才这样叫的,而是这类型以复方草本萃取物制作,常带有苦味的香甜酒,就称之为苦酒,我们调酒时常用到的苦精,就是一种浓缩的苦酒。这类酒就称作Bitters或Amaro,后者是意大利文,都是苦的意思。
用一个冰製的容器盛装的~世界上最大杯的内格罗尼!
若各位有看过约翰尼德普与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致命伴侣(The Tourist),可以看到片中,两人在意大利大喝内格罗尼与美国佬~
致命伴侣是好莱坞翻拍自苏菲玛索主演的法国电影~逃之夭夭(Anthony Zimmer),个人很推荐后者~尤其看过后者之后再看好莱坞版会觉得实在是.........
调制心得
苦味的乐趣究竟为何?人家说会喝肯巴利酒的都是有品味的人?真的假的?当然,口味这件事因人而异,但是肯定的是很少喝酒的人,多数不大能接受这样又苦又浓的酒,不过苦味像是一种刺激,在这刺激之后若获得舒缓,随之而来风味的愉悦会令人倍感陶醉。
内格罗尼酒谱非常简单,连同比例都全是一。这样材料古典,比例古典的鸡尾酒,较少喝这类酒的人往往无法接受,因此坊间酒吧常常可以看到改变比例,或是替换材料的作法,目的都是希望能使这杯酒更加大众化一点。常见的作法就是针对肯巴利苦酒这个头号敌人,削弱它的苦味,降低它的比例,甚至以其它种类的Amaro或来代替,像是以Campari的好兄弟Aperol来取代的变奏版~Raultini(注意它已经不是Negroni)。
但如同马丁尼一般,这类的酒其实本来有著颇高的饮用门槛,为了降低门槛而调整作法所调出来的,往往会有点偏离原本的风骨来著,整个就没feel了,但不调整却又令这杯酒有"曲高和寡"的嫌疑,所以在调製这类鸡尾酒的拿捏,对于调酒师会是一大考验。
此外,这类如三重奏一般的鸡尾酒,我认为它最巧妙之处就是以相同的比例达到三种材料的平衡,因此一但选酒的风格改变,比例上就很可能要作调整。
能使这杯酒较大众化的作法就是选用清爽的琴酒(例如 英人Beefeater 24),搭配像是杜林(Dolin)这样的香艾酒,然后降低肯巴利苦酒的比例。整体可能会调整为2比2比1(肯巴利减半)。
另一种作法就是,虽然选用风格强烈的材料,但透过搅拌的影响使甜味与口感达到最适当的状态~
因为风格强烈的材料,本身就可以有较强的延展性,厚实的酒体在与水分充分的混合时,就能带出甘甜的口感,当内格罗尼的苦味较为延展开来时,味蕾就像是被分散注意力,喝起来才不会死甜中带著挥之不去的苦味,反而在苦味之后会是甘甜的风味,苦也能苦的迷人有深度,因为在苦之后是当水分所带出的丰富味道,会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彷彿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安提卡可说是非常强劲但风味却又十分迷人的甜香艾酒,其与肯巴利苦酒的搭配能使厚重的苦味获得舒缓,并使内格罗尼带有丰富的滋味,而高登琴酒的厚实感,能在搅拌后带出宜人的甘甜,这就是我调製内格罗尼的选酒首选~
如同我刚所说调製后的状态,其实会像是一个饱满的状态,因此当调製完成我个人其实不大建议加入冰块,以免水分的释出破坏了调製好的平衡。但这重口味的鸡尾酒也不是人人都负担,这时你就需要一颗能缓缓溶解大冰块了~
那个弄你的弄你家族有许多的变化,像是以波本或裸麦取代琴酒的花花公子 "Boulevardier"或是以龙舌兰作为基酒,同时使用甜与不甜的香艾酒的"Rosita",还有以裸麦与不甜香艾酒调製的老伙伴"Old Pal"(这杯后几篇会登场喔!)但最令我惊艳的版本是从Sipsmith网站所看到的Sole Gin Negroni 。
我自己使用的酒谱是
野莓琴酒1又1/3 份
肯巴利苦酒 1 份
甜香艾酒 1份
野莓琴酒的鲜果风味让肯巴利苦酒的风味获得了极佳的舒缓,留下像是葡萄柚一般的苦味,也带出香艾酒本身的果香,整体口感十分迷人~若手边有野莓琴酒非常建议尝试,因为这样的调製方法,非常合适较少喝像内格罗尼这类口味厚重的鸡尾酒的人~可说是一个绝佳的入门款!
而对于重型醉汉们来说又不失这类弄你家族的乐趣~
其实像这样口味複杂门槛又高的鸡尾酒,喝起来常常令人有种~人生的滋味的感觉
酒之所以好喝正是因为它难喝呀~而人生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经历过苦痛~
这样的酒大概就是这个概念吧~
用一杯酒,讲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