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伯利亚的森林中》:脱离了社会,个体便失去了意义

现代生活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厌烦和疲倦,快节奏的都市,无处安放的灵魂。虽然整天和人打交道,但时常会感觉到孤独寂寞,没有一个人可以互诉衷肠。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这种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无法避免的节奏,一定意义上让每个人成为了一个定了时间的闹钟,每天机械性的重复着,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会有人想到要归隐。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这部归隐的电影。

《在西伯利亚的森林中》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媒体人泰迪想要自由,因此,抛妻弃子来到了西伯利亚的一处人迹罕至的丛林。这里被冰雪覆盖着,气候环境很是恶劣,然而却能满足泰迪少有的宁静的感觉。来到这里的泰迪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这种感觉了。然而现实中的生活条件却并没有很好的支持泰迪。

暴风雪到来了,泰迪时常会觉得有人在自己的周围,某一天,当暴风雪肆虐,泰迪在外面找柴火的时候摔倒昏了过去。醒来后的泰迪发现自己被人救了,后来一个叫做亚历克赛的俄国人走进了他的生活。两个人结下了友谊,然而亚历克赛的身份却是一个逃犯,他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了。

这是本片发展的背景,这个背景一定意义上可以为我们去掉一些冗余的部分,很显然,本片中的冗余说的是社会规则。这是一部让人有所感悟的电影。诚然如泰迪一样,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想要的宁静的梦,然而这个梦的本身并不会都有实现的机会。泰迪对于现代社会的感触,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多数人的共情。所以,当泰迪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之后,就会很明显的感觉到这种隔绝带给自己的自由。

这是泰迪想要的自由吗?也是,也不是。泰迪想要的自由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自由,而不是彻彻底底的自由。他逃离现代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寻找自己心灵中的归宿,而这种归宿本身还是依靠现代生活赋予的。泰迪眼中的世界太过于快速,以至于人的灵魂经常被遗忘。

每一个想要去归隐的人的目的都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单纯的寻找自由,然而事实上,这种自由就真的存在吗?好像不然,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自由的另一边就是限制,至少对泰迪来说,自由的另一边是现代社会的限制。他不过是从一边逃到了另一边而已,并没有完全的逃离出来了整个社会。泰迪想要的与整个社会的脱节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当房子的主人和泰迪做交接的时候,他留给泰迪的一句话很值得玩味“这是一个值得自杀的地方”。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因为这个地方确实是与世隔绝,宁静的平日并不能掩盖暴风雪到来的时候的那种肃杀和绝望。因为屋子的主人在这里呆了很久,所以他知道当一个人长久的呆在这里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泰迪与他的交换,实际上是两个身处不同世界的人做出来的旅行选择。

旅行的意义就在于从一个你已经厌烦了的地方来到一个别人已经厌烦了的地方。而泰迪的交换的意义正是如此。在泰迪看来,来到这所房子意味着自由,但在房子的主人看来,离开才是。而亚历克赛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泰迪意识到生活的美好,而自己选择来到这个地方,毫无疑问是糟糕的。

冰雪覆盖,鲜有人烟。在泰迪看来,这是一个适合隐居的世外桃源,但他却忽视了现代社会对于这个世外桃源的支持,生病了要吃药,这是一种物质上的支持,自己即将暴毙在风雪中的时候,幸亏有亚历克赛的救助才能活下来,这是社会关系的支持。而这些支持,泰迪却忽视了。他只想到自己来到这个地方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一定意义上会给他带来宁静,然而就像离开房子的主人以及躲在这里的亚历克赛一样,他们并非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这里,他们是带着无奈走进这片土地的。他们渴望现代生活就如同泰迪渴望“宁静”是一样的。

人总是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独自存在的。泰迪的尝试不过是给予了自己一种自欺欺人的宁静,他所营造的这种宁静时时刻刻都能被打败。觅食的黑熊,漫天的暴风雪、路过的居民以及躲在森林中的亚历克赛等等,这些元素都能轻而易举地将泰迪宁静的生活打破,然而泰迪却不能彻底的脱离这些独自生活,这就是他的悲哀之处。

离开是一种到达,这种到达一定意义上来说促成了我们去感触新的生活带来的惊喜,然而这种惊喜不过是厌倦了眼前之后,寻找另一个眼前。人总是在寻找,却一直都不会找到。所谓的宁静不过一种新鲜感,只要是新鲜感,时间久了就会厌倦,或许当你离开,就已经预示着回来。

……

你好,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