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对待性,女孩才不亏

欢迎大家来到全新版《冷爱问答》栏目,目前提问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 知识星球【三张门票】点击【提问】框,另一种是通过公众号菜单栏左下方【提问冷爱】免费通道。

今天的这个故事来自《冷爱分享会—第20期》。看完之后,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或者体会,欢迎留言讨论。

By冷爱

01

关键词:压抑不住的生理需求

问:我有很强烈的情感需求,但不知道算不算强烈,可我的对象、前任都不像我这样。

我希望每周见面,有肢体接触,会以男朋友的身份提要求。

如果没有达到要求,我就会很哀怨。

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忙碌了,但还是压抑不住这样的需求,怎么办呢?

答:在视频连线中,我们向这位女主做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了一些前尘往事:

在他们见面当中,不仅有肢体的接触,也有进一步接触的需要。

她曾经也有过一段恋情交往,也尝试过跟男朋友同居,但同居半个月后就结束了。

因为在同居半个月时间里,她发现男生不能够每天晚上都和她发生关系,因此有点失望。

了解到这里,我们基本上看到了真相:这个女生不仅有强烈的情感需求,生理层面也有一些需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每个人需要就好像是一朵花,只是开花的姿态不一样,每个女生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有的女生就像花蕾一样,没有太多的需求。

但有的女生就像那怒放的花朵,需求可能非常多。

所以,每一个人都应当找到一个跟自己频率相匹配的需求对象。

在当代两性关系当中,【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因此,一定要找到一个彼此契合的对象,没有必要觉得自己的需求太多就压抑自己。

没有需求,是能被压抑住的。

人一旦产生了一种需求,那么这个需求只能被满足,没有办法被消灭。

所谓的压抑,其实只是晚一点释放出来而已。

作为一个成年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正确看待和接受自己的身体,以及接受自己的生理的需求。

当然,如果双方还没有达成生育方面意愿的时候,做好避孕的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安全前提下,我觉得作为成年人在一段亲密关系当中,满足彼此性的需求是一件应当被坦诚讨论的事情。

而故事里的双方,可能还没有就此议题达成一致。

这,可能是双方在这段关系里的冲突点。

如果能清楚表达出来,这段关系会走向一个更和谐的地方。

再者,如果双方磨合了一段时间,确彼此满足不了对方的需求,那就选择找一个彼此能够满足的人。

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毕竟大家都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期间。

总的来说,坦诚是性关系和谐的第一前提。

人们时常因为害羞不好意思去讲,从而导致很多误会。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个作家,他曾经打过一个比喻:

每次在商场里看到怒气冲冲、拼命购物的女人们,就不禁想这些女人可能都没被满足。

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他的这个比喻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个世界应当是美好的,两人坦诚地去沟通,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找不到契合点的。

这种欲望,来自于身体的一种本能。

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坦诚地去沟通和达到彼此的满足,衷心地祝愿所有人都能幸福。

02

关键词:“我”和“自己”,有何区别?

问:“我”、“自己”、“我自己”之间有什么区别?日常怎么觉察他们呢?

想了两天,也没想到能用生活中的事情去举例,回想每一个当下,都是“我”做的选择。

偶尔遇到让自己迷茫的事,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再做选择的决定:这是我想要的吗?这是我需要的吗?

当这两个问题都是统一、肯定的答案时,就是我选择的方向。

念头是怎么产生的?会超越“我”而不自知吗?

答:我想举一个情感中的例子,方便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

比如,有一个姑娘提问说“我年龄近三十岁大关,就有点焦虑,想要脱单”。

这里面就可以把“我”、“自己”作为一个例子。

一个人为什么会在年龄接近三十岁大关的时候,感到焦虑呢?

一定有人告诉过她:“过了三十岁,你就是大龄单身未婚女青年了,你就嫁不出去了。”

所以,当出现这样的声音,并自己接受了的时候,“过了三十岁,我就嫁不出去”的念头就产生了。

念头产生,是因为有人在一个人种下一颗种子。

念头,就是外界给予的一个声音。

如果把声音当成一回事,它就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念头。

“我”和“自己”,有何区别?

比如我发现自己面对三十岁很焦虑,这里面的“我”跟“自己”其实是两个不同主体。

一个是面对三十岁焦虑的自己,另一个是发现了的自己。

我们做一个区分,前者这个“我”称之为「大我」,后者这个“自己”称之为「小我」。

换句话说,就是这里面有两个不同的主体结构。

一个主体结构叫「发现的我」,一个主体结构叫「焦虑的自己」,前者是「大我」,后者是「小我」。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真正的大我」没有情绪,是本自具足的圆满,而「小我」在七情六欲和种种念头之中。

这个焦虑的「小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

被别人的声音感染说“三十岁,我没结婚,我很焦虑”,这个“我”是「小我」。

“我”跟“自己”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真正高维度上的「大我」,后者是处在七情六欲、有种种念头中的「小我」。

所以,当你问自己说“这是我想要的吗”,回答你的声音通常都是「小我」,都是种种念头的影响结果。

因为「大我」没有念头,也没有情绪、本自具足。

「大我」是本来就有一切答案,是所有终极真理都连通的地方。

我再从两个阐释的角度,来帮助大家去理解。

第一,人生特别像一场电影。

比如三十岁,还结不了婚的那个焦虑的“我”,其实是一段剧情。

它是「小我」所想象出来的剧情,而「大我」一直在观察这个剧情。

如果我们把目光从这个剧情移开,就会发现这些东西都不是最本质的。

这就有点像在电影院看电影,逐渐沉浸在剧情里面。

但如果忽然从电影院的剧情当中移开,再看一下周围,会发现大家其实都坐在这里,跟这个电影没关系。

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逻辑,所谓的“开悟”、认识到真正的「大我」就在于把注意力从剧情中移开。

这,是我想给大家就这个问题阐释的一种理解角度。

当「大我」的注意力从剧情离开之后,会发现这个世界是空无的。

第二,理解角度。

问题里面提到“好像每一个当下都是我在做选择”,这其实是「小我」的一种幻觉。

「小我」在说“那我可以选择三十岁前结婚,或三十岁后结婚”,但这是一种幻觉。

因为每个人,根本不能决定自己出生在哪个时代、哪个空间。

出生的时间是一定的,那又哪来所谓的选择要不要在三十岁之前结婚呢?

这,其实是一个很荒谬的状态。

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小我」的一种虚妄。

如果现在出生在1920年,“能不能活到三十岁”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又哪来的三十岁前一定要结婚的选项呢?

我们所有的选择,都被时空球包裹在里面,都是极其有限的。

甚至连认识多少人,在刚刚开始出生的时候,整个选择数都已经可以看到。

比如出生在北京,和出生在江苏常州的某个乡下的选择空间就会不一样。

所以,这里面的所谓的“选择”,很多时候其实是个人的妄念。

如果认真观察这个电影,就会发现它最多是不同屏幕上的剧情而已,并不是所谓的“真正的选择”。

真正的「大我」,对我们来说是顺势而为,只是去接受、去臣服一切的发生。

真正的「大我」里,在看到这场电影的所有发展跟自己想象不一样的时候,自己一定还在剧情里。

因为在「大我」里,没有想象和念头,是真正的本自具足,是'道’本身。

当然,我刚刚的这些分享,如果没有缘分,可能看不进去,也听不进去,但都很正常。

因为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也完全对这些不感兴趣,也觉得这些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一直到2017年,我才开始对这个体系的事情感兴趣,对这一类的思考感兴趣。

人生需要很多的阅历和沉淀,才有可能对于我们「三生理论」的第三阶段感兴趣。 

就好像在没有遇到那个正确的人之前,对所有的人感觉就是怎么都不对。

因此,今天给到大家这样一段分享,希望尽可能的去帮助你们,也希望大家都能够领悟到本自具足中真正的“我”。

感情的事,虽然不是人生的全部,却影响着很多人的人生。

有些人因为爱情锦上添花,而有些人因为爱情伤痕累累。

于是,总有人在困惑时喜欢问“什么是合适的人?”,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点击蓝色链接延伸阅读:

重新定义什么叫「合适的人」

合作与转载 | 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转载 获得作者本人许可与授权。任何未获得冷爱公众号及作者授权的转载均为侵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