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辩论比赛中你更容易爱上队友还是对手?

发布时间:2021-03-27 
文: L
来源: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ID:xlzxecnu)

某天小丘的高中同学来找小丘:

小丘决定把这个有趣的话题分享给大家。下面是小丘的观点,小丘在评论区等你~

小丘个人认为在辩论比赛中更容易爱上队友。

首先根据社会心理学角度中的曝光效应,人们会仅仅因为某一对象更熟悉而偏好这个对象,并且随着熟悉程度的加深,喜爱程度也会加深。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单词、汉语字符、图片和声音等事物间也存在。甚至产生曝光效应根本不需要人们有意识地熟悉某个事物,无意识状态下也会存在。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们呈现了一个出现时间极短的图像,被试无法有意识地辨别出这个图像,但在之后的实验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Ion& Stromeyer, 1980)。你想,在辩论比赛前的训练和练习阶段,队友们几乎天天都要见面,相见的频率自然比对手更高,这使得我们就会有更大的几率喜欢上队友。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大概率也是因为曝光效应,这样来看,“刷好感”的行为也并不是毫无效果的~当然,本来两个人就互相看不顺眼或是强迫别人关注,过度曝光自己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双方的厌烦。

其实曝光效应更广泛的应用还是在广告界。尽管可能每次播放广告的时候我们都不会认真地观看,或者某些广告干脆是以“闪现”的方式出现,但只要它的播放率够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次数够多,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将来的购买选择。当我们想要购买某个种类的商品时,就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曾经出现在广告中的品牌。这也告诉我们,考前多看两遍书,即使没有记住内容,正确选项也可能存在曝光效应~(不过也有可能是选项认识我,我不认识选项)

另外,如果仅仅只针对辩论比赛而言,队友之间相似的观点会被当作是对对方的支持(虽然可能是被迫相似的),也会导致人际吸引,即指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对事情有相同观点、三观相似的人也的确更容易走到一起。

假设小A和小B是同在某一辩论队的搭档,经过漫长而忙碌的备赛阶段,二人已经相互熟悉、信赖与默契,甚至可能已经互生好感,此时终于来到了辩论比赛场上,双方争锋相对,一番唇枪舌战后小A和小B都已经双颊泛红,心跳加速。此时小A和小B视线无意间撞在一起后相视一笑,感情迅速升温。然后……

停!怎么就“感情迅速升温”了?

其实这里可以解释为对应偏差,也称为基本归因错误,学术中定义为指一种将行为自发归因于行为主体的个人特征,而不是情景因素的稳定倾向,显然,个人特征并不能完全解释主体行为,甚至不一定是促使主体行为的主要变量,所以这的确是一种由偏差或错误的归因倾向。回到辩论赛场上,小A和小B“双颊泛红,心跳加速”有两个可能的解释,一个是由于进行紧张刺激的辩论比赛,即情景因素,另一个是因为对方使他们自己心动,即行为主体的个人特征。但由于存在基本归因错误,小A和小B都会系统地低估了 “双颊泛红,心跳加速”这一行为由情景因素引起的程度,把由情景引起的心跳加速理解为是对方这个人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自然就“感情迅速升温”。

最初用实验证明基本归因错误的是Jones和Harris,他们在实验中要求被试阅读一篇短文,这篇短文的内容是写目标者对于古巴的卡斯特罗政权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实验中主试告诉被试,目标者在撰写短文时,对于自己所持的立场是没有选择的。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我们通常会认为这一信息能够消除文章反映作者真实态度的任何有效线索,但有趣的是,阅读持赞成态度文章的被试明显更多地报告“文章的作者本身就可能是持赞成态度”。继这个实验后,研究者在许多实验中都发现,人们常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动机或态度等内在特质,即使有明显的场景限制也是如此。

那为什么会出现基本归因错误呢?Bertram Gawronski认为是由于人们在头脑中将某种行为和人的某种特质建立起了联系,一旦表现出这种行为,人们就会做出与这一行为相对应的特质判断。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基本归因错误也存在着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比如幼儿直到童年晚期才会将行为归因于个人特质,早期时反而会更多地关注于情景;美国的被试倾向于从行为者的人格特质来解释,印度人则倾向于从情景因素来解释。在对体育比赛进行报道时,香港记者总对比赛结果做出背景性的解释,而美国记者则通常给出特质性的解释。

另外,如果群体受到外部攻击,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也会更强。也就是说,在辩论比赛中,在受到对手质疑这一“外部攻击”后,辩论队内成员间的吸引力会增强。当然,前提是当前群体有能力应对外部攻击,并且外部攻击不会因为当前群体的解散而消失。外交部在2020年12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激化中美矛盾摩擦,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一心,建设更强大的中国。”这一句话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小丘认为在辩论赛当中人们更容易爱上自己的队友。

作者介绍:原文作者L,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东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ID:xlzxecnu),关注·接纳·成长,小丘带你聊温暖科普,搞有趣事情!
责任编辑:小鲸鱼  烊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