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周公 姜太公》
【历史故事】
姜太公吕尚被周王封于齐后,过个五个月就来向周王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当时周公摄政,问他道:“怎么这么快?”姜太公说:“我只是简化了他们君臣上下之礼仪,又不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所以政治局面很快得到安定。”而周公的儿子伯禽到鲁国去,三年才来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迟呢?”伯禽答道:“我改变了他们的风俗,革除了他们的礼仪,让他亲丧三年而后才能除掉孝服。”周公说:“这样下去,鲁国的后代们会北面事齐、向齐称臣了吧?国政如果烦琐而不简要,尊严而不平易,则百姓们将不能和其君主相亲近;君主如果平易而近民,则民必归附他。”
周公问太公用什么办法治理齐国,太公说道:“尊重贤圣之人而推崇有功绩之人。”周公说:“那么齐国后世必有篡权弑君之臣!”太公反之问周公用什么办法治理鲁国,周公说:“尊重贤圣之人并且尊崇公族亲属。”太公说:“那么,他们公室的势力将逐渐衰弱了!”
【冯梦龙评】
周公、太公能推断出数百年后齐国与鲁国的弊端,而不能预加防护,并不是他们不想防护,而是为政所能做的,也只有如此而已。即使是古代圣明君主的治理办法,也从来没有长时间而不出现弊端的。有了弊端要改正它,就只有等待后来人了。所以孔子有“改变齐国,改变鲁国”的说法。陆葵说:“假使孔夫子的志愿实现了,那么周公、太公的话就无法被现实所验证了。”但就算孔子的志向果真实现,也不过是改变当时的齐、鲁成为以前的齐、鲁,而未必就能超过周公和太公。周公、太公的子孙,如果时时刻刻都能警戒二公的预言,又哪里需要等到孔子出现后才议论变革的事呢?
【雪峰先生曰】
没有完美无瑕的统治管理政策,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断完善,把风险降到最低。周公、太公治理方略谈不上谁更高明。齐国顺应时代不断改革走强,成为春秋第一任霸主。鲁国在夹缝中生存,多次改革未能成功打破旧有势力的格局,经济上供养不了千乘士兵,从诸侯中的一流打过逐步衰落为三流小国那也是必然。
不过关于变革,冯梦龙先生所说的周公、太公子孙如果能时时刻刻警戒二公的预言,就不会有孔子出现后讨论变革的事情。如果也只是如果,历史发展总有一个趋势,兴盛衰亡都有一个过程,至于最终谁是接盘侠,也不过是历史必然与偶然的结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