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系辞下传》译注(2)

(2019-05-29 12:41:08)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国学经典

【原文】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译文〗易经作为一本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远离的,用它来指导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经常发生变迁,变化运动不会停止,周遍流通到六爻所代表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空间,上上下下没有经常不变的模式,阳刚与阴柔相互变易转化,不可把它看成是典籍机要文书不能更改,只有变化才是适当的。人们出入时用易经预测考量,无论身在外还是在内都使人知道有所戒惧,并使他们明白忧虑担心及其缘由,虽然没有老师和看护人在身边,就像父母在身边一样。起初,运用卦爻辞来琢磨解疑释惑的方式方法,逐渐形成习惯常态。如果不是这样去做的人,易经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是不会凭空自己运行的。〖注释〗六虚,一是指卦画有六个爻,二是指空间有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面。要(yao4),关键,要领;主要、简要;重要等,引申为重要文件、机要文书等。率,率领,带领;做,从事等。揆,度量,考察,引申为测量,估量。词语揆度,揣度,估量的意思。【原文】《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译文〗易经作为一部书,探究事物初始状态,概括事物发展终局,这是它的本质。六个爻相互交杂,只能是反映顺应时势的事物。事物在初爻时难以知晓,在上爻时就容易知晓了,它代表事物的开始和结尾。从初爻开始按照卦爻辞模拟研判它,结束时就会在上爻体现成效。如果要使繁杂的事物保持各自功能特征,辨别是非,那么不是中间四个爻是不能做到完备的。啊,要知道存在、消亡、吉祥、凶险,那么看看处在哪个爻位就知道了。有智慧的人看看彖辞,就能想到一大半情况了。二爻与四爻,功能相同位置不同,其好坏程度不同,二爻可获得很多荣誉,四爻却有许多的恐惧,因为他离九五君王太近了。柔爻事物要认识并运用自然规律,不适宜远离刚爻,关键在于做到没有过失,他的功用是发挥阴柔特长和保持守中品德。三爻与五爻,有同样的功能却有不同的位置,三爻存在许多凶险,五爻却能获得许多功劳,这是因为尊贵和卑贱的等级差别造成的。大概是在三五爻位上柔爻危险、刚爻能胜任吧?〖注释〗原,推究,考察。要(yao4),总括,概括。质,本质,本体;质地,底子。撰(zhuan4),持;具备,才具等。其要无咎之“要”(yao4),关键,要领;主要,简要;重要等。其柔危,其刚胜邪?其,表示疑问语气,是种委婉的说法,相当于大概、也许、可能等。由于三五为阳爻位,阳爻居阳位是当位,阴爻居阳位则不当位,因此如果是阴爻处于三五的爻位上则存在风险因素,故有“柔危”之说;而阳爻居于三五爻位上却是能够胜任的体现,故有“刚胜”之说。【原文】《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译文〗易经作为一部书,宽广博大齐全完备,有天体运行规律,有人文运行规律,有大地运行规律。兼顾了天、人、地三类事物,每类事物用两个爻表示,因此一个别卦有六个爻。六个爻不是别的,它反映了天、人、地三类事物的运行规律。规律的表现是变化动态的,因此称其为爻。爻是有等级差别的,因此称其为物。事物相互交杂,因此称其为花样。花样如果不恰当,吉凶就在那里产生了。易经的兴起,大概是殷商末期、周朝兴盛德治的时期吧?应当是周文王与商纣王有交集的时候吧?因此,易经的卦爻辞蕴含着危机意识。危险能使事物变成平易,平易却能使事物变成倾覆,其中的规律适用范围广大,百物都不会被它废弃。始终保持警惕,关键在于做到没有灾祸,这就是所称的易经之道的内涵所在。〖注释〗焉,代词,那里。倾,倒塌,倾覆。惧,戒惧,警惕;担心;害怕,恐惧等。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危与平、易与倾是两对反义词,反映了古人的朴素辩证法思维,这也是易经的鲜明特色。强化危机意识可以促进人们积极预防,采取措施,努力行动,从而化解危难,实现转危为安;过惯太平日子,容易使人麻痹大意,疏于防范,丧失斗志,当危险来临时不堪一击,人生事业、江山社稷等就会如同歪斜的大厦倾刻倒塌。类似这样的辩证法道理博大精深,涵盖范围相当广泛,数以百计的事物概莫能外,都包括在它的适用范围之内。其要无咎,学习易经的关键在于做到没有灾祸。这是易经的真谛。学习易经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大吉大利,因为大吉大利概率极低而且不能持久,只有无咎是可以做到并且能够持久的,因此无咎应当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原文】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wei3)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译文〗乾卦代表天下最刚健的事物,其卦德和运行是恒常与平易的,可让人知道危险所在;坤卦代表天下最为柔顺的事物,其卦德和运行是恒常与简洁的,可让人知道艰阻所在。这些易经的道理能够使人内心喜悦,能够探讨诸侯所担心的问题,分析判定天下的吉凶,成就天下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良好局面。因此,易经能够改变教化人们的所言所为,吉祥的事情事先有祥兆,研究卦象可用来知道如何制造器具,占卜可用来预知未来。天地设定位置,圣明君王成就天地功能,人的智谋与鬼的智谋相结合,百姓也参与天地功能的开发应用。〖注释〗德行恒易以知险,德行恒简以知阻。恒易与知险、恒简与知阻存在逻辑关系。乾卦的卦德和运行是恒常平易的,坤卦的卦德和运行是恒常简洁的,也就是说人们学习乾卦积极进取的创始精神和坤卦柔顺承载的配合精神,本来都是恒常稳定、平易、简洁的,能够帮助人们顺利推进人生事业。但是,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偏要违反乾坤法则,那么恒易就将变成危险,恒简就将变成艰阻。这些结果是人们学了易经之后可以预知的,从而也是可以尽可能避免的。研,研究,探讨。亹亹(wei3),勤勉不倦的样子;运行不息的样子;深远的样子,古代汉语词典取此意;水流进的样子等。变化云为,变,改变、变更、调整等;化,感化、教化、潜移默化等;云,说、讲、言等;为,行为、作为、有为等。祥,祥兆、祥瑞、预兆等。象事,指研究卦象,模拟卦象,从而制作成器具的工作。圣人,指君王、领袖、三皇五帝等,如伏羲、炎帝、黄帝、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等。【原文】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译文〗八卦以卦象来告知,爻辞和彖辞用事物情形说话,刚爻柔爻交错排列,吉凶就可以发现了。变化行动用是否适宜来说,吉凶根据具体情况发生变迁。因此,喜爱与厌恶相互冲突就产生了吉凶,远的近的如何选择便产生了悔恨遗憾,真实与虚伪相互交感而产生利害。大凡易经所反映的情形是,两爻相近而不能相互协调就凶,可能损害对方,就产生悔恨与遗憾。将要背叛者言辞羞惭,内心有狐疑的人说话枝枝蔓蔓,吉祥的人言语少,浮躁的人话多,诬陷好人者说话游移,丧失节操者说话理屈。〖注释〗取,提取,引申为采取,择取。情伪,情,真情,实情,引申为情况,情态;伪,人为的;不诚实,诡诈;虚假,假装;非正统的,非法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情伪,真伪;弊病。【原文】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译文〗八卦排成序列,卦象就在其中了。两个经卦顺着一定次序而重叠,爻就在其中了。阳刚阴柔相互作用,变化就在其中了。系挂文辞而赋予概念表达内容,行动指向就在其中了。吉、凶、悔、吝是在人们行动中产生的。阳刚阴柔是确立事物的根本。通过调整变化能实现通达的人,是顺应时势而行动的人。吉凶,是指从正义视角考察事物,在阴阳两大因素的较量中取胜方所代表的状况。天地自然运行规律,是坚守正道观察实践所获得的结果。日月运行之道,是正大光明的体现和要求。天下万物的运动,是正常状态下最终归一的大道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注释〗因,根据,按照,顺着。趋,跑,疾走,特指礼貌性的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奔向,奔赴;追逐等。趋时,言顺应时势,随时势变通。吉凶者,贞胜者也。这是对吉凶概念所下的定义,也就是说什么叫吉,什么叫凶?任何事物内部都是阴阳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体,也可理解为正负两大阵营或正反两股势力处于交战对垒之中,获胜方为吉,战败方为凶;如正方获胜,则正方吉反方凶;如反方获胜,则反方吉正方凶。可见,吉凶是相对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吉凶,同时吉凶是有道德性的。比如,对小偷来说,偷到东西是吉,行窃时被抓是凶;作为物主来看,东西被偷为凶,抓住小偷为吉。所以,评价吉凶时就有站在谁的立场的问题,因而前面加了限定语“贞”,贞即“正”,坚守正道,主持正义,出于正当动机等。提示人们要站在正义立场看待吉凶,而不能站在类似小偷的非正义立场来看待吉凶。吉凶并非做事的唯一标准,道义要求该做的事,即是凶也必须做;道义要求不能做的事,即是吉也不能做。贞夫一者也的“一”,是指支配天下万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总和,归结为一,与太极、道等概念相仿。【原文】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tui2)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译文〗乾阳明确地显示给人以平易,坤阴安顺地显示给人以简便。爻就是效仿这些,象就是模拟这些。爻象在卦内变动,吉凶在卦外表现出来,成效业绩在事物变化中表现出来,圣人的思想情态在卦爻辞中表现出来。天地的明显特征是创生,圣人的重大法宝是地位。用什么守住地位?它叫仁德;用什么凝聚人?它叫财富。获取财富要名正言顺,禁止百姓胡作非为,这叫道义原则。〖注释〗隤(tui2),坠下,崩塌;使倒塌,落;降,降下;倒,跌倒;安顺;水地下流动等。隤然,安顺的样子。理财,理,治理,管理,理财,治理财富,引申为获取财富或积累财富。【原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gu3),以佃(tian2) 以渔,盖取诸离。〖译文〗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抬头观察天文景象,低头观察大地法则,观察鸟兽羽毛皮毛的花纹与大地相协调的情况,就近取材于自身,往远取材于各种事物,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通达神圣光明的品德,用来类推万物的形态。创作出结绳为网的方法,用来狩猎捕鱼,大概取象于离卦。〖注释〗包牺氏,即伏羲氏。诸,“之于”的合词。作,创作,制造。类,类推,类比。罟(gu3),网。佃(tian2),打猎。【原文】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zhuo2)木为耜(si4),揉木为耒(lei3),耒耨(nou4)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译文〗伏羲氏终了之后,神农氏兴起。削木做成像锹的农具,使木变形做成叉形尖头的农具,把用农具除草的好处教给天下百姓,大概取象于益卦。在太阳当头的正午开设市场,召集天下百姓,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换之后离开市场,各自得到想得到的东西,大概取象于噬嗑卦。神农氏终了之后,黄帝、尧、舜兴起,他们融通各种变化,使百姓不厌倦,以神妙的效果教化民众,使百姓的行为保持适宜。易经倡导困穷就要设法改变,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持久。因此“来自老天的护佑,吉祥无所不宜”。黄帝、尧、舜只需将宽松的衣裳自然下垂,便能使天下得到治理,大概取象于乾坤两卦。〖注释〗没,完了,终了;极尽,尽头;消灭,消亡;死亡,寿终等。神农氏,即炎帝。斲(zhuo2),砍,削。耜(si4),古代一种农具,安在耒的下端,形状如锹,用于翻土。揉,通“煣”,使木变形,使弯曲,或使直。耒(lei3),上古木制翻土农具,叉形,尖头;耒耜的曲柄。耨(nou4),除草的农具;除草。倦,疲劳;厌倦。垂衣裳,这是一种比喻,指黄帝、尧、舜等首领只需穿着宽松服饰,自然下垂,轻松地就把天下治理好了,而用不着卷衣挽袖亲自劳作,关键得益于乾坤、君臣、上下的密切配合与协作。乾坤,乾代表衣(上衣),坤代表裳(下衣),下衣匹配上衣,坤阴配合乾阳。此段揭示了乾坤两卦所包含的君臣分工、上下配合、密切协作从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的道理。【原文】刳(ku1)木为舟,剡(yan3)木为楫(ji2),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chong2)门击柝(tuo4),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chu3),掘地为臼(jiu4),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以威天下,盖取诸睽。〖译文〗挖空树木制作舟船,削木做成船桨,用舟船船桨的便利功能,渡过陆路不通的水域,到达远方为天下百姓带来便利,大概取象于涣卦。驯服牛骑乘马,拉拽重物到远方,给天下百姓带来便利,大概取象于随卦。走过一道道门击打梆子,用来预防偷抢盗贼,大概取象于豫卦。截断树木做成木锤,挖掘地面做成臼穴,百姓用它舂粮,大概取象于小过卦。将弦安在木上做成弓,削尖木棍做成箭,用来扬威天下,大概取象于睽卦。〖注释〗刳(ku1),剖,剖开;挖空;开凿。剡(yan3),削。楫(ji2),船桨。柝(tuo4),梆子,古代巡夜时用以报更的木梆。杵(chu3),舂米、捶衣、筑木等捣物用的棒槌或木棒;用杵舂捣。臼(jiu4),古人为舂米在地上掘成的坑,后多用木石为之。弦,弓弦。弧(hu2),木弓。【原文】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译文〗上古时人们居住在洞穴并在野外活动,后世圣人改变了这种生活方式代之以宫殿屋宇,上面是栋梁下面是屋宇空间,用来遮风挡雨,大概取象于大壮卦。古时葬人时,用柴草厚厚地将其包裹,葬在不近不远的野地,不埋土不树碑,守丧期限不固定。后世圣人改变做法代之以棺材椁木,大概取象于大过卦。上古时用结绳记事来治理天下,后世圣人改变做法代之以书写和刀刻,各级文武官员得以治理,百姓大众的民生状况得以体察,大概取象于夬卦。〖注释〗书契,书,书写;契,古代龟卜时用以钻凿龟甲的工具。【原文】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何故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一民,小人之道也。〖译文〗所以易经显示出来的是卦象,卦象便是模拟并反映自然万物景象和人文社会现象的,彖就是对卦的含义意境作出裁定判断,爻就是效仿天下万事万物的运动情况。因此吉凶产生了,并且悔恨、遗憾的结果非常明显。阳卦阴爻多,阴卦阳爻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阳卦用奇数表示,阴卦用偶数表示。其道德品行如何?阳卦类事物是一位君主率领两位平民,这是君子的行为方式;阴卦类事物是两位君主管理一位平民,这是小人的行为方式。〖注释〗材,通“裁”。耦,通“偶”。【原文】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尽蠖(huo4)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译文〗易经说:“心潮起伏频繁往来,情侣顺从了你的心思。”孔子说:“天下人思念什么、忧虑什么?天下人虽然各自行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但最终的归宿是相同的;天下人各自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但最终归结于共同的认识。天下人思念什么、忧虑什么?太阳走了,月亮到来;月亮走了,太阳到来。太阳、月亮相互配合交替推进,使得天下展现光明。寒冷走了暑热到来,暑热走了寒冷到来,寒冷、暑热相互配合交替推进完成了年岁更迭。过去的卷屈,将来的伸展,卷屈与伸展相互感应配合好处便从中产生了。毛毛虫卷屈身子,是为了伸展身体往前爬行。龙蛇冬眠蛰伏是为了保存身体性命。精微道义出神入化,是为了经世致用。适宜用来安身立命的法宝,是崇尚道德修养。过了此时再往前发展,虽然未到那个时间,但也有可能预知届时的情况。穷尽神妙功能而达到以智慧教化天下,正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注释〗“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这是咸卦九四的爻辞。憧憧(chong1),摇曳不定的样子;来往不绝的样子。焉,那里。信,通“伸”。尺蠖,蠖(huo4),蛾的幼虫,即毛毛虫。毛毛虫很短,为何称其为尺蠖?一是毛毛虫屈体时形状如同“尺”字;二是毛毛虫是直的,形似直尺;三是毛毛虫有格子花纹,与尺子的一寸一格的花纹相似。未之或知,不少版本译成不知、不清楚,值得商榷。未,是尚未、没有;之,是动词,去、往、到达等,未之,是指尚未到达那个时间节点或地方。或是也许,可能。【原文】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其妻可得见邪?”易曰:“公用射隼(sun3)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译文〗易经说:“受困于乱石丛中,被荆棘缠阻,回到家里,不见妻子,凶险”孔子说:“不该困厄的地方却困厄在那儿了,名声必定受辱;不该拮据的地方却拮据在那儿了,人身必定危险。既耻辱又危险,死期就将到来,怎么能见得到妻子呢?”易经说:“王公在高大城墙上射击鹞鹰,并将其擒获,没有什么不适宜的。”孔子说:“隼就是鸟禽,弓箭是器械,射鸟的是人。君子随身携带器械,等待时机而采取行动,哪有什么不适宜的?行动而不拘泥,所以出手就有收获,说的便是成就器具功能而付诸行动的人。”〖注释〗“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这是困卦六三的爻辞。据,拮据,处境窘迫。蒺藜,草名,又名茨,茎杆坚韧,长有坚硬尖锐的棘,像锯齿,类似荆棘,但比普通荆棘更加粗壮、坚硬和锐利。焉,代词,那里,那儿等。“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这是解卦上六的爻辞。括,结扎、捆束的意思,引申为拘泥、拘束。不括,就是不受条条框框、陈规陋习束缚。隼(sun3),猛禽、鹰类,俗称鹞子,一种恶鸟,是邪恶奸佞之徒的象征,与狐狸的寓意有相似之处。墉,是城墙。

(0)

相关推荐

  • 《周易·系辞上传》初读之九十五:《系辞上传》第十章古义另译

    原文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译文 此句所言圣人之道,似当是圣人(得道之高人)作<易经>的构思和用心,体现在<易经>的辞 ...

  • 《易经》导读(四十三)——第20卦《观》卦(上)

    观卦第二十:坤下巽上(风地观) [原文] 观:(guàn)盥而不荐,有孚(yóng)顒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 ...

  • 《易经》导读(六十六)——第31卦《咸》卦(下)

    [原文] 九四:贞吉悔亡,(chōng)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chōng)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注释] (1)贞吉悔亡:处上卦之初,应下卦之始,居体之中, ...

  • 易经·系辞下传(第1节)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八个卦上下排列,宇宙各种现象就都在64卦中:把三爻卦的图案重叠起来变成六爻卦,万物的交互变化关系都在中间. ...

  • [转载]易经·系辞下传

    原文地址:易经·系辞下传作者:纵横辰坤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

  • 易经·系辞下传(第2节)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古时伏羲氏统治天下,向上观察宇 ...

  • 易经·系辞下传(第3节)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阳卦一个阳爻两个阴爻,阴卦一个阴爻两个阳爻,这是为什么呢?阳卦是一个阳爻,单数:阴卦是二 ...

  • 易经·系辞下传(第4节)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孔子说:乾卦和坤卦是研究<易经>的入门钥匙.乾代表 ...

  • 易经·系辞下传(第5节:成功之道)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易经>最兴盛是在殷商革命时代,周文王是在痛苦忧患中写的<易经>,懂得的人生道理,成功道理.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 ...

  • 易经·系辞下传(第6节)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经>这本书的学问非常接地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高远的深奥道理.<易经 ...

  • 易经·系辞下传(第7节:相由心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乾为天,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天的功能很平常.很容易,但越平易的事,当中也越有危险(越安全越危险).坤为地,坤至柔至顺, ...

  • 白话易经全文:易经·系辞下传

    (一)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1)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2)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 ...

  •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3)

    (2019-05-29 12:42:42) 转载▼标签: 易经系辞下传译注国学经典 [原文]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