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脑部CT分辨不同病变?

小界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4天前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脑部 CT 入门,看这节课够了
在之前的《阅片技巧:脑梗塞头部CT》一文中,我们跟着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的唐伟主任学习了如何正确观察CT以及如何判定脑CT组织是否扫偏。有同学好奇,MRI可以替代CT吗?
不可以。唐老师认为CT较MRI更加便捷,适合急症患者、老年群体首选,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好如何阅读CT。
在脑部CT的运用中,我们仅仅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还远远不够。在接下来这节课中,唐伟老师将为我们详细介绍不同层面的头CT解剖结构、基底节区的解剖和影像、各部位病变时的产生的临床综合征等。
首先让小界带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不同层面的头CT图。

一、各个层面看头CT

从不同层面看头CT,观察到的部位不同,图中红线指出的部位应该重点记忆。

图 :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

图 :蝶窦层面

图 :蝶窦顶部层面

图 :鞍上池层面

图 :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不同层面看头CT可以观察到很多不同的部位,各个部位都对应着不同的功能,唐老师在视频中更全面的讲解了相关知识,扫描下方二维码,直达教学现场《阅片技巧:脑梗塞头部CT(二)》。

二、 基底节区的解剖与影像

基底节又叫基底核,是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一些灰质团块,是组成锥外体系的主要结构。它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和苍白球)、屏状核以及杏仁复合体。

基底节的功能很复杂,这些结构主要涉及运动的产生,并且是锥体外系运动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参与记忆、情绪和其他认知功能。

由于壳核和苍白球富含线粒体、血管供应和神经递质,且代谢活性高、葡萄糖和氧的利用更多,因此易受代谢异常和许多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图 :基底节区结构
1.尾状核:外形侧面观略呈豆点状,头部膨大,突入侧脑室前角内,构成侧脑室前角的下外侧壁。全长与侧脑室的前角、中央部和后角伴行,分为头、体和尾3部分。
2.豆状核:是由壳核和苍白球组合而成的,因其外形近似板栗板,故称豆状核。苍白球在豆状核的内侧部,借外髓板与豆状核外侧的壳核分开,而其自身又被内髓板分为外侧与内侧部。
豆状核的前缘、上缘和后缘都与放射冠(进出大脑皮质的重要传导束所在处)相邻。内囊由传入大脑和由大脑向外传出的神经纤维组成,是人体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束最为集中的部位。

图 :左侧白圈内与右侧红圈内为基底节区

三、 脑部病变时的临床综合征

1.纹状体让位于皮质运动区而受制于后者,维持肌张力和调节身体姿势,负责半自动刻板性及反射性运动,如行走时两臂摇摆联带运动、表情、防御反应和饮食动作等。

2.基底节病变临床综合征

(1)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综合征:临床见于Parkinson病,患者表现静止性震颤,齿轮样或铅管样肌张力增高,面具脸,躯干前屈,随意运动减少,肢体联合运动减少,步履急促,呈慌张步态。系黑质色素神经元及与纹状体联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所致。

图 :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综合征

(2)运动过多-肌张力减低综合征:临床表现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扭转疼挛和偏侧投掷症等。可能为新纹状体下行至苍白球和黑质的抑制性神经元丧失所致。

图 :运动过多-肌张力减低综合征

3.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 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
  • 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对侧交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
  • 同侧Horner征(下行交感神经纤维受损)。
  •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疑核受损)。
  • 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绳状体或小脑受损)。
脑部CT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唐伟老师也提到,只依赖脑CT阅读容易产生误诊,查体、病史、辅助检查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判断疾病。
(0)

相关推荐